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2025年05月18日16:32:05 育儿 1239

(码字不易,请勿搬运,全网维权!)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 天天要闻

01

要说这当父母的,谁不盼着自家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过得好?可是这“好”字背后,学问大着呢。

我年轻的时候,也琢磨过,是不是给孩子报最贵的辅导班,买最新的玩具,就是顶好的教育了?

后来看着身边人、身边事多了,才慢慢琢磨出点别的意味来。

我有个邻居老李,人不错,就是有些大大咧咧。

他常跟儿子说:“孩子,在外面要讲文明,不能随地吐痰,不能乱扔垃圾。”

话说得在理,可是他自己呢,有时候烟抽完了,烟蒂随手就那么一扔,或者一口痰就吐出去了。

他儿子小眼睛看着,什么也不说。过了没几天,我就看见那孩子学着他父亲的样子,吃完的糖纸,也是随手一扬。

老李看见了,气不打一处来,把儿子训了一顿。

孩子很委屈,小声嘟囔:“爸爸,你也这样……”老李当时脸就红了。

这件事不大,可道理不浅。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你自己做不到,光拿大道理去要求孩子,那不是徒劳吗。

孩子那双眼睛,跟明镜一样,你做得好不好,他看得真真切切。

所以说,这最好的家庭教育,头一条,就是父母自己得先做得正,行得端。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 天天要闻

02

再说这第二个细节,就是“好好说话”。

你可能觉得,跟自家孩子说话,还有什么讲究?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很深。

菜市场里,小区楼下,总能看见些家长,对着孩子不是吼就是骂:“你怎么这么笨!”“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还记不住!”“再哭,再哭就不要你了!”那嗓门,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孩子,要么吓得一哆嗦,要么就梗着脖子对抗,要么就“哇”地一声哭得更凶。

话说得难听了,孩子心里能舒服?他能听进去你的道理?恐怕早就被你的火气给吓懵了,或者心里也憋着一股怨气。

我认识一位小学老师,她跟我说,班上那些性格比较温和、有礼貌、也乐于助人的孩子,家里父母说话大多也是和风细雨的。

即便孩子犯了错,父母也是先问清楚情况,再慢慢跟他讲道理,而不是不问情由一顿训斥。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话用在大人身上是这个理,用在孩子身上,更是这样。

你今天对他吼,明天对他骂,他心里那点自信、那点安全感,慢慢就给磨没了。

你尊重他,好好跟他说话,他才能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心里也亮堂。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 天天要闻

03

第三个细节,说起来也简单,就是“陪孩子读点书”。

如今这时代,手机、平板,好玩的很多,能静下心看书的孩子,不多了。可读书这件事,真是件非常要紧的事。

我老家有个远房亲戚,夫妻俩都是普通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夫妻俩有个习惯,晚上吃完饭,没什么事就关了电视,一人捧本书看。

他们孩子小的时候,不认字,就给他买图画书,夫妻俩轮流给他讲。

孩子大一些了,就给他买带拼音的故事书,鼓励他自己看。

那孩子从小就爱看书,不吵不闹的。后来上学了,学习也没让父母操多少心,一路读到名牌大学。

如今工作了,也是个知书达理、做事稳重的人。

有人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这话不假。你陪孩子读点书,不是说非要他将来成为什么家,做个什么学者,而是让书香气浸润他的童年,让他在书里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明白更多的道理。

大文豪苏东坡,他不就是从小泡在书堆里长大的吗?书读多了,眼界宽了,心胸也跟着大了,遇事自然就比别人看得远,想得深。

这笔精神财富,比什么都金贵。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 天天要闻

04

最后这个细节,可能有的家长听了会皱眉头,那就是“舍得让孩子吃点亏,受点挫折”。

现在家里孩子都少,金贵得很。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一点委屈不能受,一点亏不能吃。

在学校跟同学闹点小矛盾,家长一下子就冲到学校去了,非要讨个说法。

孩子走路摔一跤,心疼得不得了,恨不得把地都给铲平了。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就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看着鲜艳,真拿到外面风吹雨打,一下就蔫了。

我认识个小伙子,从小家里条件好,父母要星星不给月亮。

学习上一帆风顺,没遇到过什么坎坷。结果一到工作岗位上,稍微遇到点不顺心,被领导批评两句,或者同事之间有点小摩擦,他就受不了了,觉得天都塌了,动不动就想放弃不干。

你说这样,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其实,孩子小的时候,适当让他吃点小亏,受点小挫折,不是坏事。让他知道,世界不是围着他转的,不是所有事都能顺心如意。

他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去适应环境,这个过程比你替他包办一切重要得多。

“吃一堑,长一智。” 老话都是有道理的。别怕孩子“吃亏”,很多时候,今天吃的这个“亏”,恰恰是明天成功的“垫脚石”。

让他自己去闯,去摔打,才能练出真本事,以后走到社会上,才站得稳。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 天天要闻

说到底,这家庭教育,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花多少钱的事。它就藏在当父母的一言一行里,藏在每天过日子的这些小细节里面。

你用心了,孩子就能感受到;你做好了,孩子自然就差不了。

教育家梁启超先生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这所学校里的“老师”——也就是我们当父母的,责任重大。

把这些小细节做好了,比什么都强。

喜欢文章请点个赞、收藏或者转发,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观点,多谢支持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经常说4句话,孩子的学习效率远超同龄人 - 天天要闻

经常说4句话,孩子的学习效率远超同龄人

你好,我是蓁蓁,一个80后宝妈~ 家有12岁儿子,在科学养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最近小区邻居李姐家搬家,我没事就过去帮忙。 李姐的女儿去年考上重点高中了,她把闺女....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 天天要闻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码字不易,请勿搬运,全网维权!)01要说这当父母的,谁不盼着自家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过得好?可是这“好”字背后,学问大着呢。我年轻的时候,也琢磨过,是不是给孩子报最贵的辅导班,买最新的玩具,就是顶好的教育了?后来看着身边人、身边事多了,才
我们生孩子究竟是为什么? - 天天要闻

我们生孩子究竟是为什么?

这是一个触及生命本质的追问,在不同维度会折射出彩虹般的答案。或许我们可以像中医观察脉象般,细细触摸其中流转的层次:阴阳相推的天地道二十四节气在母亲子宫里轮回,脐带缠绕着人类三十八亿年的基因长河。当新生命叩响世界,是碳基生命最古老的诺言——以
女子先兆流产后请假,公司用一个理由把她开除…… - 天天要闻

女子先兆流产后请假,公司用一个理由把她开除……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请假,也是职工的正当权益。如果用人单位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不批准职工的请假,然后再以旷工为由将职工开除,这样的做法合理吗?“先兆流产请假,单位不批准还开除” 法院判了闫女士在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多年,并签订有劳动合同。闫女士怀孕后身体不适,经医院确诊为先兆...
和孩子的“缘分”不到2个月,女子9年内4次流产 - 天天要闻

和孩子的“缘分”不到2个月,女子9年内4次流产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来舒 李月如 产科病房里,33岁的阿俞(化名)紧紧攥着B超单,指尖在“胎心搏动正常”的字样上来回摩挲。泪水模糊了镜片,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九年间四次流产....
亲子欢乐时光,共度温馨时刻 - 天天要闻

亲子欢乐时光,共度温馨时刻

万家丽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和互动项目,是一个亲子共度欢乐时光的好去处,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家长们也能在陪伴中收获满满的幸福。儿童游乐区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这里有各种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游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