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怎么度过尖叫期

学龄前的婴幼儿喜欢尖叫的原因

1、 发泄情绪

这个不用多说了,大人不爽了或者太兴奋了也很想尖叫,只不过孩子不像大人那样在乎面子好不好看,直接放飞自我,想叫就叫了。

2、可以成功地引起你的注意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乖乖一声不响的时候,反而会失去父母的关注,一旦尖叫制造一下噪音,父母就立即围上来了,百试百灵啊有木有!

3、探索自己声音的极限

孩子是很好奇的,喜欢探索和冒险。譬如他会尝试看看自己能爬多高、能把东西扔多远、能把家里弄多乱等等。


探索自己声音的极限也是他的日常探索之一。他会想知道自己究竟能叫多大声、能达到多高频率、用多大力气嗓子会哑、叫到什么程度会把父母搞到抓狂……


应对方法


1、轻声回应宝宝的尖叫

许多家长觉得宝宝尖叫起来很可爱,会表现夸张的模仿尖叫的声音和他对话。这只会做只会让孩子觉得尖叫是特别有趣的事,是爸爸妈妈喜欢的表现,越喊越来劲,越喊越大声,把尖叫当成和他妈妈互动的游戏。正确的方式,是对宝宝的尖叫声有所回应,还要注意跟他对话的声音要尽量地小,且语气温柔。宝宝听不懂大人喊他“闭嘴”,但他会模仿大人轻声细语的样子,不再疯狂尖叫。因为大人的音量很小,宝宝只有安静下来,才能听清大人在说什么,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宝宝的情绪,教他与人沟通时需要仔细聆听的技巧。

2、用等待换取主动权

假如宝宝还是很激动,一直尖叫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可以选择等待。等待意味着待在宝宝身边,但不做其他反应。既不向宝宝妥协,满足他的要求,也不大声呵斥,以吼制吼。只要保持冷静,安静地等上一会儿,宝宝最终会因为没有观众,没能达到目的,或者发泄够了而安静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松拿回主导权。我会在她尖叫的时候,把食指竖起来,放在嘴前,或者把手张开,放在耳边,做出“听”的动作。一开始的宝宝不理会我,但是她每次只要尖叫,我就会做这个动作,经过多次反复的做,慢慢的她好像理解了,我做这个动作就是让她停止尖叫,配合的非常好。

3、及时教宝宝说话代替尖叫

若家长能早一些学会分辨出宝宝的情绪,并做出宝宝相应的反应,他的“尖叫”行为就慢慢就会消失。另外记得及时引导宝宝说话,当宝宝没有了下意识地尖叫却不会说话,无法表达自己仍然会尖叫。教小宝宝说话从简单的字开始,例如爸爸妈妈、奶、抱,还可以在做一些动作时,把这个动作讲给宝宝听。宝宝学说话早一些,就能早一些表达自己,说出简单的词来代替尖叫。

那个时候,为了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有时候学小女孩细声细语地说话,学大叔用低沉的嗓音说话。还学小鸟、大象、老虎等不同的动物,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当我用这种方式说话后,她就不会只迷恋于用尖叫的方式说话了。养娃这个游戏,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言,从小到大,每一个小小的问题,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需要爸爸妈妈一步一个脚印的攻克。常言到妈妈辛苦,比起生育的辛苦,养育孩子真的是让人倍感疲倦,劳心劳力,但是开弓的箭不能回头,怎么办呢,只能见招拆招,跟她一起慢慢学习,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