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2025年05月27日14:40:17 育儿 5627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里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

然而,这款儿童玩具却引起了家长们的不安。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左图为医务工作者在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右图为孩子的注射器玩具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发现这款玩具已经在北京、四川、江西、广东多地校园周边出现,家长们觉得危险,是因为这款玩具需要使用注射器将空气注入玩具中,作为尖锐物体,注射器在孩子中传递家长们担心会发生意外。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网友表示: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

电商公开售卖部分店铺
月均销售1000件以上

据佛山日报消息,位于禅城区霍藻棉学校附近的一家文具店老板称,此类“针筒玩具”并非现在才有,早在两三年前就在玩具市场兴起。但因针头过于细,且出售后无法保证注射器的用途;万一孩子将针头刺入皮肤或是刺向他人,都有可能造成意外发生,因此店内从未采购过类似玩具。

老板还展示了店内的一支小型玩具注射器(不含针头),肉眼看上去与医护人员日常使用的医用注射器并未太大区别,都标有刻度,只是大小上有所差异。“像这种,有些小朋友会买来玩玩水;但目前也只有这一支厂家赠送的样品,平时店里基本不会进货,即便有客户有大批量采购需求,也只出售不带针头的。”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文具店老板展示小型玩具注射器(不含针头)

与线下不同,线上多家电商平台的不少店铺仍在售卖这种“针筒玩具”,部分店铺销量可观,月均销售1000件以上。记者检索发现,产品页面上多标注着“解压”“好玩”“可爱”等字样,单个价格从0.8元到2元不等,适用年龄多写明3岁以上或14岁以上。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线上电商平台内,不少店铺仍出售“针筒玩具”

其中一家店铺客服介绍,这种玩具的针头是平口的,不会扎伤人,并非医疗器械,适用年龄6岁以上;但材质为塑胶类,会带有气味,对此敏感的孩子就不建议玩。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线上店铺客服咨询页面

值得留意的是,多数店铺并未在产品页面直接标明配有针筒,而是将表述改为“送打泡泡工具”并且表述模糊,并未直接提及针筒或注射器等字眼。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线上店铺客服咨询页面

━━━━━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
此类玩具存安全隐患 

这种产品主要通过网络渠道销售,总体销量可观,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近期针对此类玩具做了一次检测,发现该玩具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从多个电商平台上采集的玩具样品,价格分布在3~25元不等。

上海质检院轻化所工程师宋子珺表示,比如某些产品,它明示的年龄是3岁以上的。我们要求3到8岁儿童使用的玩具,如果存在功能性锐利尖端,它要设有警示说明。如果产品,没有功能性锐利尖端的警示说明,就无法提示消费者在玩耍的过程中警示刺伤的风险。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经检测,本次采集的27批次样品中,26批次产品注射器及针头,属于含有功能性锐利尖端,但未设警示说明;还有12批次产品的塑料袋薄膜不符合标准要求,袋的平均厚度和最薄厚度均小于规定值,且正反面均未打孔。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二级主任科员卢崔铉称,经过专家综合研判之后,认为这款产品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一是建议消费者不要给孩子购买使用含有注射器针头的玩具,这种产品有功能性锐利尖端,即使有警示语,在儿童玩耍时仍然可能会刺伤皮肤,对儿童人身造成伤害。二是提示生产者应当提供安全性更高的替代工具,或者改进玩具塑胶体的原材料配比、生产工艺,使非锐利尖端类工具也能实现玩耍功能

━━━━━

危险:

“针筒玩具”可轻易刺穿 

生肉和西瓜 

那么,这种针筒玩具的注射器穿刺力到底如何,央视记者从网上购买了这款捏捏乐针筒玩具,进行了实测。

总台央视记者崔世杰称,它从外观上它跟医疗的针筒没有什么区别。唯一有区别的地方是尖端部位是平角,而不是锐角。没使很大力气,针头轻易就穿进了生肉里。同样用西瓜试验,结果也是如此。针就直接进去了,基本上没有任何阻力。刺西瓜一次性全部都穿进去了,整个针头都全部进入西瓜里边了。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提示,对于此类含有针头的玩具产品,即使设有“功能性锐利尖端”警示语,在儿童玩耍时仍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建议销售、购买。同时,在宣传时应全面准确地展示产品信息,以显著的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产品的适用年龄和相关警示。此外,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只有获取医疗器械经营证的企业,可以线下销售。

此前,在云南就已经发生小朋友因为玩这种玩具伤到眼睛的医疗案例。记者发现这款针筒捏捏乐解压玩具,在网购平台均有销售,价格在1~30元之间,商家们多数在强调被注入空气的玩具使用了环保安全的材质,却不提注入空气的注射器的安全隐患。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

线上售卖或涉嫌违法

这样一款具有安全隐患的“三无”产品,为何会被包装成儿童玩具堂而皇之地在网络购物平台销售呢?又该如何监管?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表示,第一个原因,虽然提出异议,比如说监管部门,但是对相关的产品没有作出定性的处罚。第二,对这个产品本身来讲,包括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其实都没有对这个产品本身的性质,包括产品能不能生产,适合几岁孩童玩,对这个问题作出定性。目前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定性之前,平台处很难去做到普遍性的处理。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专家表示,如果想让这类针筒玩具在网络平台禁售,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定性。

有律师则表示,根据我国《玩具安全》系列标准(如gb 6675),其中明确规定玩具应符合物理安全性要求,而针筒玩具的针头即便磨平,仍属尖锐物体,易刺伤儿童,不符合安全标准。此外,针筒玩具外形与医用注射器相似,容易让孩子混淆玩具和医学用品的区分和用途,诱发不安全事件;“挤泡泡” “扎针”等玩法也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暴力倾向,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来源:央视财经、佛山日报、网友评论
值班编辑 王丹妮 实习生 康斯诺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里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这款儿童玩具却引起了家长们的不安。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 天天要闻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什么是遗腹子?《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况下,遗腹子是先怀孕、丈夫死亡之后出生的孩子。那么,一对不孕不育的夫妻进行胚胎体外培育,在丈夫工伤死亡后,胚胎再植入妻子体内之后出生的儿子小强(化名)是遗腹子吗?小强能申领其父工亡后供养亲属抚恤金吗?近日,在江苏某...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 天天要闻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夏季炎热,亲水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溺亡悲剧时有发生。掌握科学防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发生...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 天天要闻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本文2227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 天天要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初夏的风拂过门前的苞谷地,两个孙女弯腰除着多余的杂苗。“当年她不要,如今就是给一座金山银山也不换,咱家这一对小棉袄比啥都金贵。”李爷爷在地头抽着烟袋,心里的满足不知不觉爬上了眼梢。庄上的人都知道李爷爷有一对孝顺孙女,虽然儿子儿媳都不在身边,可家里有一对双生姐妹花,这在庄上属于独一份。七十岁的李爷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