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不再学习,而是沉迷于吃喝玩乐、沉迷于玩游戏。
主要是因为一、他们从小被灌输了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个好大学的思维。
二、他们从小的世界里被学习安排满了,被父母都规划好了,自己没有规划能力。
三、他们从小被植入了我学习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的思维。
考上大学之后,没有了目标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再加上大学老师也不再像以前的老师那样管理,又远离父母,他们会把小时候失去的玩的机会都弥补回来。
所以从小给孩子种下远大的志向、愿力,而不是短期的目标,让孩子学着自己规划自己的时间。
不要让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学习,特别0-12岁之前要带孩子去各地旅游提高孩子的认知。
0-12岁之前大部分的选择来源于父母的选择,父母的选择来源于父母的认知。
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好多父母都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
但是父母有没有思考过给孩子报辅导班有没有等时间花出了更多的时间成本。
比如:我们认为无限的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孩子分数就会增加,就像工作后无限增加工作时间,挣钱就越多。
我原来8小时挣5000元,现在我16小时挣了6000元。
多挣了1000元却用了两倍的时间,孩子若水用了2倍的时间只提高了5分、10分,说明孩子的学习效率是下降的。
家长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提高孩子学习效率上花时间,而不是在增加时间上花时间,这就是思维方式。
小学一直在学习的孩子会有其它方面的不足。
如果孩子一直和书本打交道,他整天面对题目,那他如何与人打交道呢?
他不知如何与同学相处,没有和同学玩在一起,有些孩子为啥喜欢玩游戏,因为在游戏中他能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有共同的朋友,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话题。
家长应该多在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效率上下功夫。
家庭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是提高父母的认知,在自我效率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我们的行为会因为我们的认知有所不同。
暑假是引导孩子做自我规划的时间,现在很多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规划时间。
因为小时候规划全被老师和父母做好了,一旦到了大学课业轻松了,社团活动多了,没人管了就不知道如何规划时间了。
所以家长要逐步放手让孩子进行时间规划。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如何培养孩子:
一、0-6岁的孩子要给他一个无聊的时间。
0-6岁孩子比较容易规划,他不会让自己闲着这时不要给他电子产品。
0-6岁孩子对电子产品并不依赖,这时给孩子一些乐高、洋娃娃、过家家的一些东西,邀请几个小朋友到家里玩,他们一般不会去粘着父母。
他会在他的世界里去发现无数新奇的东西。
0-6岁要给孩子留白的时间,孩子在留白的时间里就会自我创造。
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塞得太满,就是给孩子留白的时间让他在他的世界里去玩。
二、6-12岁构建孩子的思维方式,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带着孩子去长见识。
思维方式的培养给孩子读一些经典,比如《论语》,或让孩子去参加一些关于心性培养的课程。
不要完全禁止孩子看电视、玩手机,适当的看电视、玩手机,但是要和孩子沟通好时间,慢慢引导他手机是工具。
让孩子大量去参加一些运动,运动会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终生受益。
旅游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让孩子去规划,比如买车票、做攻略。
对孩子来讲他没有去过的任何地方对他来说都是风景,路上所有的经历都可以成为他人生的财富。
不要给孩子设计的面面俱到,不要很多事情给他安排的那么周全。
当你把孩子所有的规划设计的面面俱到,孩子就会丧失规划的能力。
爱孩子就是要给他留白让他去规划,允许他丢东西、允许他走弯路、允许他走错路、允许他坐错高铁、地铁,这些都是他人生的经历。
规划要在实践中去学习。
当孩子心中有了志向,又会规划自己的时间,这样的孩子将会有一个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