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多幼童玩具砸中姑父,被扇倒在地:父母不要高估别人的善良

2022年10月08日20:44:33 育儿 1209

大家好,我是果妈~

一个人,可以有多“恶”?

在看到这件事情的视频的时候,果妈的整个人是懵的。作为母亲,我的第一想法便是带入了自己的孩子,如果 有一天,有一个人这么对待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该有多害怕,多疼……

这么一想,心就揪得不行,更何况这个孩子还亲身经历了。

01 两岁多幼童玩具砸中姑父,被扇倒在地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这个视频,一个2岁多的幼童,在堆满玩具的家中玩着自己的玩具。在玩的过程中,不小心将一个玩具,扔到了正坐在沙发上的姑父身上。

两岁多幼童玩具砸中姑父,被扇倒在地:父母不要高估别人的善良 - 天天要闻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被玩具砸到的姑父,立马起身,直接上手将孩子打飞。可怜的孩子,头上被打了一巴掌之后,身体重重落在了地上。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孩子的疼痛。

孩子随即爬起来,嚎啕大哭。不懂事、又很疼、还受到了惊吓的孩子,甚至还伸手向姑父寻求抱抱。还好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声,立即过来了,给了孩子安慰。

两岁多幼童玩具砸中姑父,被扇倒在地:父母不要高估别人的善良 - 天天要闻

面对哭闹的孩子,姑父甚至还狡辩,是孩子自己摔倒的。

幸好,幼童家里是有监控的,姑父的恶行也被公之于众。宝妈也是非常清醒,及时报警,让这个施暴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02 父母不要高估别人的善良与责任心

你放心让别人帮你带孩子吗?

你会让心让孩子一个人,和其他人玩耍吗?

如果果妈说不放心,可能会有很多人说:孩子要放养,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着孩子。

确实,但是放养不是放任,因为我们真的不能高估别人的善良与责任心。

两岁多幼童玩具砸中姑父,被扇倒在地:父母不要高估别人的善良 - 天天要闻

关于别人的善良

对于这位姑父的行为,其实就是人性的“善”与“恶”。

孩子一个玩具,打在姑父身上真有那么疼吗?可能,是真的有点疼,但不可能疼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毕竟他还有力气去打孩子。

他为什么会打孩子?

或许,是他本性就“恶”,睚眦必报,这个孩子让自己有点疼,那么他就必需报复回来;

或许,是他心情不好,刚巧孩子触碰了他的眉头,所以孩子就遭殃了;

或许,是他欺软怕硬,见一个2岁多的孩子毫无还手之力,所以下手就非常狠。

他对孩子下手,有无数种可能,但是追根究底,那就是我们不能去高估一个人的善良。

说一个身边让果妈觉得毛骨悚然的事情。

两岁多幼童玩具砸中姑父,被扇倒在地:父母不要高估别人的善良 - 天天要闻

有一次去亲戚家玩,亲戚们都在楼下聊天,孩子们都在楼上玩,只有一个大人在。开心果在楼上玩了好一会儿了,我不太放心,便想去楼上看一下。

然后有一位亲戚说:“你看你,就是把孩子看得太紧了,孩子都没自由了。

我笑笑没说话,还是去楼上看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几个大点的孩子,正在轮流去捏一个2岁孩子的脸。那些大点的孩子,基本都8岁以上了。

有一个小女孩说:“我们再捏捏他其他的地方吧!”

然后好几个孩子在她的怂恿下,继续捏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很疼,便哭了起来,小女孩立即起身去关门,关门的时候看到我,吓了一大跳。而这个屋里唯一的大人,便是这个小女孩的妈妈,她妈妈看到我之后,尴尬地说:“小孩子们正在玩闹呢。”

好一句“小孩子们正在玩闹呢”,随即,果妈抱起在墙角玩玩具的开心果,下楼了。

两岁多幼童玩具砸中姑父,被扇倒在地:父母不要高估别人的善良 - 天天要闻

有时候,不要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因为孩子的不懂事,很有可能就是父母纵容出来的,甚至教出来的。

我们是要给孩子自由,但是这不代表,自由就是离开父母的视线。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又或者是孩子,在孩子还小、没有自保能力与表述能力的时候,就将孩子全权交给他们陪伴。我们不能去高估人性的善良,也不能低估人性的恶。

关于别人的责任心

你是否会将孩子交由别人带,然后自己去忙自己的?

有两户邻居,原本关系非常好,李奶奶每到下雨天,都会将4岁的二胎放到邻居蔡奶奶家,然后自己去学校接正在读小学的大宝。

两岁多幼童玩具砸中姑父,被扇倒在地:父母不要高估别人的善良 - 天天要闻

一直以来,也相安无事,但是有一次李奶奶回来,看蔡奶奶没在家,就下楼去找。然后看到蔡奶奶正在哄哭闹的孙女,于是便问自家孩子去哪儿了。蔡奶奶忽然一拍大腿:“哎哟,天气放晴了,俩孩子要下来玩,刚才他们还在捉迷藏,我都忘了你孩子也在这儿玩。

然后,李奶奶便赶紧去找孩子,最后是物业调监控才发现,孩子跟着一个大点的孩子,去人家家里玩了,那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

为此,李奶奶和蔡奶奶闹得很不愉快,两家关系也生疏了。

这还好是没出什么事儿,如果出事儿了,谁担责任?

有时候我们有点事情,然后会拜托别人帮照看一下孩子。

两岁多幼童玩具砸中姑父,被扇倒在地:父母不要高估别人的善良 - 天天要闻

对于有孩子的人而言,他们的主要中心,都在自家孩子身上,没突发事情还好,有突发事情,家长肯定优先顾自家的孩子。

对于没有孩子的人而言,对于孩子这种“生物”,他们不了解,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照顾一个孩子,甚至会将孩子当做一个成熟的个体。这类人照顾孩子,危险系数也很高。

总的来说,不要试图让一个外人,对你家孩子,有着和你一样的责任心。

寄语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虽说像这样“恶毒姑父”的人难以避免,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看顾到。但是在日常带娃的日子里,家人还是尽量不要单独将孩子,长时间独处于没有家人的环境中,人性,是我们所赌不起的。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南京一医院68万“定制”985混血宝宝?基因优生学卷土重来? - 天天要闻

南京一医院68万“定制”985混血宝宝?基因优生学卷土重来?

描述: 南京某医院推出“精英试管婴儿”服务,号称68万元即可定制985硕士基因混血宝宝,更提供性别选择、精子“选秀”等服务,引发巨大伦理争议!这究竟是科技进步还是道德沦丧?生育权与基因优生学,我们该如何平衡?正文最近,一条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
鼻炎孩子——3种果子轮流吃,对付鼻炎“火力全开” - 天天要闻

鼻炎孩子——3种果子轮流吃,对付鼻炎“火力全开”

在和很多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大家还是比较倾向于食疗方,这和我“药补不如食补”的治病理念也是契合的。当然了,就算要吃也得吃对。今天给大家分享三种果子,有鼻炎的孩子可以换着吃,各个证型都有侧重,大家按需取用。
突发讣告!周晴在上海去世,年仅57岁...她用优秀作品滋养孩子心灵 - 天天要闻

突发讣告!周晴在上海去世,年仅57岁...她用优秀作品滋养孩子心灵

上海市作家协会5月5日发布讣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编审周晴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2日在上海市中山医院病逝享年57周岁据介绍,周晴,生于1968年3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少年儿童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原上海作家协会儿委会副主任,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第九届全国作代会代表...
七言诗 父母之春爱应有度 - 天天要闻

七言诗 父母之春爱应有度

莫让子女成全部生命意义自寻路关怀过度是束缚↗放手方能展宏图别把一切托孩孺自我价值莫荒芜子女未来需自主适度空间心不孤父母之爱应有度过犹不及终添苦给予自由和鼓舞儿女飞翔展鸿鹄莫在爱中迷双目自身梦想也追逐孩子终会寻归属父母生活应丰富父母应当心有数
孩子社交受伤的根源:父母如何用「接纳」替代「纠正」 - 天天要闻

孩子社交受伤的根源:父母如何用「接纳」替代「纠正」

在孩子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矛盾:父母拼命推动社交,孩子却在社交中频频「受伤」。这些伤害的背后,往往藏着家庭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真相——孩子对他人认同的过度渴求,本质是父母认同的缺失。通过多年观察与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重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