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学期开学后,我儿子学校老师要求孩子们每人带一个平板电脑到学校去,因为课堂上经常需要使用网络资源。老师承诺会限制孩子们使用平板电脑的时间和用途。于是我儿子就把家里的iPad带去了。
上周一天放学后,他对我说:爸爸,我的 iPad 上只能用那几个老师规定的 APP,其他 APP都用不了,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的 iPad 是这样的。
我说:是的。我给你的 iPad 加了一些限制,你只能用老师规定的那几个 APP。你知道为什么要给你加限制吗?
我儿子说:知道。你怕我控制不住,偷偷玩游戏。
我说:嗯,学校其他同学有偷偷玩游戏的吗?
他说:有啊!很多。他们常常趁老师不注意就打开玩,而且他们的 iPad 上几乎全是游戏。
我说:在学校玩游戏合适吗?
他斩钉截铁地说:不合适。
我问:你们同学在学校都玩什么游戏呢?
他说:几乎每个男生都装了“吃鸡”。他们有时候就玩吃鸡。还有个同学跟我显摆说他玩过所有的游戏,只要是我玩过的,他就一定玩过。
我说:我猜,你玩过的游戏,他怕是一个都没玩过。
我儿子哈哈大笑,得意洋洋地说:我当时就是这么跟他说的,我立刻说了几款编程游戏的名字,问他玩过吗?他说,啊~~~,那是什么游戏?
我说:为什么我不让你玩“吃鸡”,你知道吗?
他说:嗯,是因为吃鸡不属于益智游戏?
我说:对。游戏的主要作用是娱乐,我们人是需要娱乐的。你玩的游戏,都是我挑选过的,既有娱乐的作用,还有益智的作用。所以你玩的游戏能让你在娱乐的同时,更加聪明。如果一款游戏的全部作用只有娱乐,那是不适合小孩子的,玩多了会有副作用。而吃鸡这样的游戏,充满了暴力和血腥,副作用特别大。
他问:吃鸡里面什么地方有暴力和血腥呢?
我说:吃鸡这款游戏不是将对手杀死,就算胜利;被对手杀死,就算失败吗?这些就是暴力和血腥。这样的东西是不适合小孩子的,其实对大人也未必100%适合。
我儿子说:可是为什么其他同学的爸爸不限制他们玩这些游戏呢?是因为他们的爸爸不是程序员,不知道怎么设置 iPad 限制这些吗?
我说:有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很多父母恐怕并不十分清楚电子游戏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是有负面影响的,而不适合孩子的电子游戏影响尤其大。另外,很多家庭的爸爸本身就玩游戏,所以他们可能觉得给孩子玩玩也未尝不可。就像很多爸爸都是吸烟的,所以他们一般会认为孩子未来吸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你看我,我就不玩游戏,我手机上一个游戏都没有。所以,我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他说:对对对,我有同学跟我说,他们的爸爸还在家跟他们一起联网玩吃鸡。爸爸,你是从小就不玩游戏吗?
我说:那不是。我小的时候,你的爷爷奶奶也是控制我玩游戏的。家里虽然有专门的游戏机,但是一般只有寒暑假才能玩一下。后来,我上大学后,我是学计算机的,所有我有自己的电脑。而且我在北京上学,爷爷奶奶在老家,也就没人管我了。于是我有那么半年一年的时间,玩了很多游戏。但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花这么多时间玩游戏,我学习的时间就少了,这样会耽误我的学习。我有不少同学,天天玩游戏,不上课,导致考试不及格,甚至留级退学的,我不能跟他们一样。于是,我就把我电脑上所有的游戏都删除了。后来就几乎不玩了。
我儿子问:你为什么要都删除呢?你可以平时不玩啊?
我说:电子游戏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让人沉迷,尤其容易让男性沉迷。这是已经有科学研究证实的结论。虽然我那时候,已经20岁左右了,比8、9岁的小孩子自控力强,但仍然是有很大的风险。我当时就想啊,我每天都要用电脑,在电脑上看见游戏,就难免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干脆全删了,以后都不安装,这样我沉迷游戏的风险就更小了。这样的做法,就从那时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你也是男的,所以你沉迷游戏的风险也很高,我必须得对你这方面进行控制。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的自控力会越来越强,以后你长大了,就不用我控制你了,你自己控制自己就行了。
他说:确实班上爱玩游戏的几乎都是男生,只有一个女生玩吃鸡。
我问:虽然吃鸡这类游戏,确实能给人带来一些快乐,但你想啊,是在吃鸡里杀死对手获得胜利的快乐更多呢?还是天天汗流浃背、辛辛苦苦地训练备赛,然后在柔术比赛中打赢对手获得金牌的快乐更多呢?
我儿子噗嗤一笑,居然略带轻蔑地说道:那还用问吗?跟比赛拿金牌相比,吃鸡能有什么鸟快乐?(抱歉!最近他在看水浒,所以说了一句水浒里的粗话,哈哈)
02
像上面这样关于电子游戏的对话,从我儿子4岁开始,我数不清跟他聊过多少次?说是洗脑也可以。
关于电子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几年前可能有些争议,但最近几年可能学术界的争议已经是具体有哪些负面影响了。
下图截取自美国儿科学会的网站:
我大致翻译一下上面这段:
『电子游戏是好玩的,但是有一小部分孩子很难控制他们的游戏时间。目前仍然在研究什么样的孩子有更大的风险以及原因?在一项为期六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们注意到10%的青春期青少年在玩游戏上有不健康的症状。这些孩子有以下三个共同点:
- 更可能是男孩
- 他们不惜牺牲作业、睡眠时间、体育运动、家庭关系、社交活动等来玩游戏
- 随着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过多,他们可能出现沮丧、焦虑、害羞、攻击性强等问题。
这是因为电子游戏和赌博很相似,能刺激人大脑中的奖励机制。游戏公司常常聘请心理学家来设计游戏,以让玩家长时间玩游戏。』
关于父母如何约束孩子玩电子游戏,美国儿科学会有以下建议:
我简单翻译一下:
- 制定一个关于电子产品的家庭计划。确保电子游戏的时间不会侵占作业、运动等重要活动的时间。
- 对孩子在玩什么游戏保持警惕。
- 让孩子在家里的公共区域玩,不要在自己房间一个人玩。(说白了就是便于父母监控)
-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并树立一个好榜样。比如约束游戏时间
- 引导孩子关注真实世界的游戏。
03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和我儿子最近的这段对话。
首先,我儿子主动提起我限制他的 iPad 只能使用规定的 APP,而其他同学没有此限制,显然是一个小小的抱怨。我并不回避这样的抱怨,而是将话题导向其他方面,比如在学校玩游戏是不是合适?
第二,在现在这个时代,完全让孩子不玩游戏是很难的,而且控制得太严,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未来可能有更大的反弹。所以,我儿子4岁以后,实际上上我就有意识地安排他玩了一些游戏。在他4~6岁这三年,一周大约可以玩个三四次,每次二三十分钟。本来这样的频率是准备一直保持的,但他7岁时发现近视了,所以本来就不多的电子游戏时间也得大幅度减少了,他对这一点也是理解的。
第三,虽然我儿子玩游戏,但他玩过的所有游戏,都是我筛选过的。无一例外,全部是益智游戏,而且都是比较需要费脑子的。益智游戏一方面对孩子正面作用多一些;另一方面,往往玩着挺累的,真让孩子长时间玩,他也玩不下去,相当于控制了负面作用。同时,经过我多年的熏陶(洗脑),在他心目中,玩益智游戏是与众不同的,是酷的,是比吃鸡高级的。这样,他就不会在和同学的社交中,因为没有和同学玩一样的游戏,而在心理上矮人一头。
第四,孩子越来越大,总有一天是会离开父母,脱离父母控制的。所以,电子游戏的危害,要从小灌输。我现身说法,讲我自己学生时代怎么沉迷,又怎么摆脱的。这些能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让孩子觉得爸爸也是普通人,更容易听进去。而且这些不是我编的,确实是我的切身感受。
第五,给孩子安排其他有价值、孩子自己也觉得有意思的活动。比如我家就是安排了大量的体育运动。这样既占据了孩子业余时间的相当比例,又让孩子心里有一件他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情。那么留给电子游戏的时间就不多了。
第六,父母以身作则。比如我就几乎不玩游戏,我手机上也确实一款游戏都没有。最近几年,为了给孩子找合适的游戏,我才玩了一些,但我都不会当着孩子的面玩,选好了给孩子安装上,其他的我就删除了,自己平时绝对不玩。这样,孩子会潜移默化地觉得不玩游戏是一种生活的常态。
04
我本人是一位程序员,天天对着电脑和手机。电脑和手机都是我吃饭的家伙。我对它们都是充满感情的!
但是,从我儿子出生,我就很明确——我一定是会限制他的。不光是限制电子游戏,而是限制对电子设备的使用。
当然,我知道孩子会慢慢长大,这些限制会逐渐减弱,直至没有。所以,未雨绸缪,从小就要给孩子洗脑,就像给孩子从小洗脑远离黄赌毒是一样的。
至于我儿子长大后,完全独立生活后,能不能真的控制自己?那我说不准。但我想,我在他小的时候给他灌输的这些,能降低他未来沉迷游戏的概率吧。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