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牙的小孩越来越多,不想拔牙,从5岁开始就要避免这些坑

2021年02月16日23:24:03 育儿 1732

怀孕时我所在的杂志社邀请了一位国内顶尖的儿童牙科专家做了一次讲座,记得整场分享会那位专家不断地强调一句话: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刷牙直到7岁!

patty妈妈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尤其在小patty乳牙萌出之后更加注意牙齿的日常清洁,精挑细选安全又好用的婴儿牙刷和牙膏,餐后漱口,早晚刷牙一点也不敢马虎。

每次带小patty去儿童牙科检查,总能听到牙科医生的感叹,夸孩子口腔环境真的好,牙齿整齐洁白,干干净净。

双排牙的小孩越来越多,不想拔牙,从5岁开始就要避免这些坑 - 天天要闻

谁知道,前段时间给小patty刷牙的时候,发现侧下方的门牙后面长出了双排牙!一个不注意,小朋友的牙齿就出了一点小问题,赶紧带小patty去固定的牙科医生那里检查。

牙科医生的意见是先尝试让乳牙自行脱落,不过我们家小朋友的牙齿一直“固若金汤”,完全没有晃动的意思。小patty啃了n次大骨头、n多硬水果之后,侧下方的乳牙仍旧没有“自行离开”的意思。

最后还是再去了牙科诊所,做了一个无痛的拔牙。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和动听的抚慰对话,小patty拔了第一颗牙!医生还特意给了保存牙齿的小盒子,晚上和孩子一起珍贵的放在枕头下方,第二天收到牙仙子的小金币,小朋友“啊”的惊喜尖叫简直要把屋子掀翻。兴奋的一整天让别人看她缺失的牙齿,到处和人炫耀自己拔牙了,还收到了牙仙子的金币奖励!

双排牙的小孩越来越多,不想拔牙,从5岁开始就要避免这些坑 - 天天要闻

划重点!什么是双排牙

2岁半之后,宝宝的恒牙就已经在乳牙的下方开始生长了,开始为以后恒牙的长出做足准备。等到乳牙开始晃动,已经准备好的恒牙会按照预定程序长出来。

原本要按照预定程序长出的恒牙,已经开始萌出,但是乳牙还牢牢的占据为止,不肯退位,就形成了双排牙。

双排牙的小孩越来越多,不想拔牙,从5岁开始就要避免这些坑 - 天天要闻

现在双排牙的小孩子越来越多,双排牙就是牙齿没有按照预定程序长出来,这种情况在医学叫做“乳牙滞留”,是现在小朋友换牙期容易出现的问题。

双排牙的问题之所以越来越常见,很大原因是过于精细喂养带来的副作用。乳牙长齐了之后就不要对它们太温柔了,不用怕食物太硬了不敢给孩子吃,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才能锻炼牙齿的咀嚼能力。

双排牙常见的处理方式是照常清洁牙齿且注意让孩子啃咬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尝试乳牙能否松动自行脱落,没有效果的话就只能拔掉了。如果恒牙长出来的为止比较“奇葩”也不用担心,过一段时间随着恒牙的生长,恒牙会慢慢调整到准确的位置。

小patty的双排牙位置比较靠后,刚开始还有点担心,现在恒牙已经“走”到正确的“岗位”了!

双排牙的小孩越来越多,不想拔牙,从5岁开始就要避免这些坑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会长出双排牙?

过于精细的喂养要不得

要锻炼孩子的牙齿,在辅食阶段就要开始注意了。即便乳牙还没有长出,也要在经历泥状辅食---颗粒状辅食之后,让小孩子尝试手指食物。一般市售的手指食物通常会强调“入口即化”的卖点,但是这些并不是最理想的手指食物。可以啃咬的苹果、黄瓜、胡萝卜都可以切成条状,让孩子尝试啃咬咀嚼就好。如果害怕孩子发生意外,只要你在小宝宝旁边盯着注意安全就可以了。

等到乳牙长出之后,就更要注意孩子的食物要“粗糙”起来。能生啃的直接啃,小朋友爱吃的排骨也别做的那么软烂,更耐嚼一些,有时候对牙齿不友好才是真的对孩子好!

还可以特意炖一些大骨头,扔一根骨头给小朋友啃着玩儿。孩子拒绝的话,家长可以先做示范,带着小朋友一起玩啃骨头游戏。

看看饺子这啃骨头的劲儿,牙齿最喜欢了!

双排牙的小孩越来越多,不想拔牙,从5岁开始就要避免这些坑 - 天天要闻

长了双排牙,也不用过于担心,但是也不要大而化之,一定等着乳牙自行脱脱落。双排牙长出来了,长时间不处理会影响恒牙的位置。最后牙齿歪歪扭扭的,影响美观,需要花大价钱矫正还不利于牙齿卫生。

下一期我们会根据各个年龄阶段,探讨儿童牙齿详细的护理科普。关于双排牙,我们还有这几点需要大家一定注意!

01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刷牙到7岁,一方面小朋友自主刷牙容易有偷懒的情绪,另外一方面小孩子容易刷牙不够干净。家长不要嫌麻烦,一定要帮助孩子刷牙到7岁,教会孩子正确刷牙程序。

02

制定固定的牙科检查,选择一家自己信赖的牙科诊所或者医院,定期带孩子回去检查一下。有时候看不见的坏牙,就是这样检查出来,防微杜渐,尽早干预。

03

吃的不要太精细了,想想我们小时候,拿起苹果带皮吃,黄瓜冲洗下就开咬,啃排骨鸡腿保证啃的噶干净净,牙齿的要合理无意之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牙齿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一口美观的漂亮牙齿,还关系到孩子的颜值和面容变化,更详细的内容,我们下期见!

注: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清联系作者删除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母亲提音响陪儿子街头追梦!脑瘫男孩用歌声打开人生另一扇窗 - 天天要闻

母亲提音响陪儿子街头追梦!脑瘫男孩用歌声打开人生另一扇窗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田甜湖南株洲的街头,一对母子的身影常引人驻足,13岁的脑瘫少年谭兆盛手握话筒,用略显颤抖却清澈的嗓音唱响《天之大》;身旁提着音响的母亲谭淑琴,既是他的“金牌经纪人”,也是他逐梦路上最坚定的陪伴者。这对母子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与命运抗争的传奇,更是一曲关于爱与希望的赞歌...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脑发育“高峰期”,错过1个都可惜 - 天天要闻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脑发育“高峰期”,错过1个都可惜

虽说,养育孩子,我们不要拿他去跟别人比较。但大家一起玩儿,我们难免会看到差距: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东西特别快,有的却总是慢半拍?我们会想,到底是天生的差距,还是孩子成长节奏没跟上?哈佛大学发展儿童中心有项研究指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3次
一个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一个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将豪宅名车奉为幸福的圭臬,有人以功名利禄丈量圆满的尺度,可当风霜染白双鬓才惊觉:真正的家,从不在金玉其外的表象,而在那些深藏于柴米油盐中的温度与重量。
一个人能在这三件事上保持低调,意味他相当厉害 - 天天要闻

一个人能在这三件事上保持低调,意味他相当厉害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真正的强者,往往懂得藏锋守拙,以低调之姿行走于世。低调并非是被人忽视、遗忘,亦非是无能之辈的退缩,恰恰相反,它是源于内心的自信,是历经风雨后的从容,是洞悉世事后的豁达。低调之人,从不虚张声势、大肆炫耀,他们拥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体验,尽兴就好! - 天天要闻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体验,尽兴就好!

杨绛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你最艰难的时候,别老想着太远的将来,只要鼓励自己过好今天就可以了,这世间有太多的猝不及防,有些东西根本不配占有你的情绪,人生就是一场体验,请你尽兴。
丑女未婚产子,5个男人争着认儿,孩子却向一头狼下跪 - 天天要闻

丑女未婚产子,5个男人争着认儿,孩子却向一头狼下跪

山风裹着雪粒子扑进破庙时,阿妩的产痛正撕开第三道夜幕。老槐树的枯枝在纸窗外乱抓,瓦楞上积了三寸厚的雪,被她嘶哑的嚎叫震得簌簌坠落。接生婆王婆子盯着产妇那张布满青斑的脸,手抖得差点掀翻铜盆——这孩子竟是倒生出来的,后脑勺先抵着人间,活像要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