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人和动物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跑,那么植物遇到危险会怎么办呢?近日,南京市玄武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举行“跟着作者去旅行——鼻尖上的博物学”活动,组织30名小学生走进中山植物园,寻找芳香植物,了解植物释放芳香的奥秘。在中山植物园里,同学们分成小组,跟随
07月06日
1616
科学
导言:明日小暑,如果这天出现晴天高温,好不好?有啥说法?看农谚咋说。时间流逝得真快!
07月06日
1801
科学
今日4时5分 我们迎来“小暑”节气小暑,暑气渐盛虽还未到最酷热之时却已奏响了盛夏的序曲年方过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称“小热”暑气蒸腾、热浪翻涌虽未到三伏极盛之时但此时的沈城已浸满了夏日的浓烈气息此时节气温飙升最高可达35℃雷雨也时常突袭闷热与
07月07日
1950
科学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07月07日
5797
科学
IT之家 7 月 6 日消息,据外媒 TechXplore 4 日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塞缪里工程学院的生物工程副教授陈骏(音译)带领团队研发出一款看似简单却颇具潜力的工具 —— 一种智能自供能的磁弹性诊断笔,可通过分析书写动作捕捉帕金森
07月06日
1268
科学
7月7日,小暑,迎风穿夏,寻觅清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开始变得潮湿闷热,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快到来。在过去10年,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是近10年来最短的一次。酷热还没真正开始,暑意已经蔓延。此时,寻一处清凉,成了夏...
07月07日
3855
科学
地球越来越热不是因为全球变暖,这是谎言?变热是因为地球在吸收热量?这不,来自美媒近期指出:地球吸收的热量比气候模型预测的要多,而且在20年内这个速度翻了一番。
07月06日
1645
科学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广泛的燃料适应性使其在能源领域具备了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分布式发电、便携式能源装置和大型电力系统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平板式SOFC电池堆重复单元(CRU)及千瓦级电堆实物图▲ 2011~2020 年全球SO...
07月07日
6130
科学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
07月07日
4382
科学
布氏苇莺:雀形目、莺科、苇莺属鸟类,属小型鸟类。体长12-15厘米,体重10-12克。其中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水塘、溪流、沼泽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丛、芦苇丛以及草丛中。
07月07日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