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射卫星失败,推进器出现故障

2025年06月05日14:10:13 科学 1075

印度刚发射的nvs-02导航卫星又掉链子,推进器故障导致入轨失败。这已经是印度"太空军备竞赛"路上第n次摔跟头。

要知道,他们计划5年内搞出52颗军用卫星,专门盯着中巴边境。但现实很骨感:中国光侦察卫星就是印度的四五倍,连巴基斯坦都能蹭到高清"战场直播",印度能不急吗?

印度发射卫星失败,推进器出现故障 - 天天要闻

中国手握30多颗军用侦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遥感-41连太平洋上的美军航母都看得一清二楚。更狠的是北斗系统,35颗卫星全天候给导弹指路,根本不用看gps脸色。

巴基斯坦虽然自家没本事造卫星,但照样能在边境冲突中锁定了印度战机位置——这就像打游戏开全图挂,印度飞行员还没起飞就被标记了红点。

印度当然不服气。2019年成立国防航天局,砸钱搞出emisat电子侦察卫星,专门偷听解放军在西藏的雷达信号;risat雷达成像卫星分辨率做到0.35米,连边境哨所里的咖啡杯都能数清楚。

但问题在于:中国卫星是24小时值班的"监控探头",印度卫星却是"间歇性营业"的巡逻车——低轨道卫星每绕地球一圈要两小时,等它转回来,敌军坦克早跑没影了。更尴尬的是,印度现在还得低声下气找美国买商业卫星照片,报坐标都得精确到小数点,活像个交作业的小学生。

印度发射卫星失败,推进器出现故障 - 天天要闻

这场太空博弈背后藏着三个致命逻辑:

第一,现代战争早就不拼人多,而是拼谁看得远算得准。中国把卫星、导弹、ai绑在一起搞"杀伤链",巴基斯坦前线士兵拿个平板就能呼叫精准打击。印度去年s-400导弹系统运到边境,愣是没被巴军发现——因为中国卫星也看不穿俄制装备的电磁伪装。

第二,导航系统才是大国命门。印度navic系统覆盖范围才1500公里,关键时候还总掉线;中国北斗却已经给全球商船渔船导航,战时随时能掐断对手信号。

第三,军民融合才是王道。印度现在也学精了,拉着塔塔集团造间谍卫星,但私营企业哪比得过中国举国体制的烧钱速度?

印度发射卫星失败,推进器出现故障 - 天天要闻

未来五年,中印太空差距可能越拉越大。中国在测试ai卫星自动识别航母,印度还在为52颗卫星的ppt找投资人;美国拉着日本澳大利亚搞"太空北约",印度想蹭又怕得罪俄罗斯。

最讽刺的是,当年美国在卡吉尔战争里故意关掉gps坑印度,现在印度却要抱同一个大腿来对抗中国——这剧情比宝莱坞电影还魔幻。

至于巴基斯坦,中国的最新卫星技术总会优先往中巴经济走廊上空堆。说到底,21世纪的制空权早就不在大气层,而在近地轨道上那些沉默的"天眼"之间。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 天天要闻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7月2日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武大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在会上介绍,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依托武大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 天天要闻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作者:黄莺2025年7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专利池管理机构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视频分发专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专利池的首个进展——首批被许可方和许可方名单,其中字节跳动、快手和腾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 天天要闻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什么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 天天要闻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原标题: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在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进发(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次卸货任务中,承担人员转运任务的“雪鹰301”直升机正在降落“雪龙2”号艉甲板。科考队员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摇钻。科考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