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回来的芯片专家:利用美国技术,帮中国开发了50款顶级芯片

2025年05月25日19:53:08 科学 1271

一个在美国高校拿下终身教职的芯片专家,突然回国,在清华干了件狠活——四年时间,干出50多颗芯片,全是“顶级难度”,专啃硬骨头。

别人出国镀金,他出国“学技术”;别人争名誉,他盯实用,把美国体系吃透、再反哺中国产业。这位叫孙楠的“芯片建筑师”,不是被赶回来,是自带体系回国打仗。

他没站讲台讲故事,直接带队上战场,一句“芯片得能跑在系统里”,干出了中国芯的实战路线图。

从美国回来的芯片专家:利用美国技术,帮中国开发了50款顶级芯片 - 天天要闻

美国教我造芯,我把技术用回了中国

孙楠,清华本科、哈佛博士、德州大学终身教授。

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行业头衔一串排不开——IEEE固态电路协会“新前沿奖”获得者、ISSCC和CICC技术委员会委员、英特尔ADI长期顾问。

这些头衔背后,是10多年芯片一线经验,特别是在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领域,技术门槛高、实战难度大,是芯片设计里的核心关节位。

从美国回来的芯片专家:利用美国技术,帮中国开发了50款顶级芯片 - 天天要闻

按常理,他该继续留在美国,稳稳端着学术铁饭碗。但2020年,他却做了个意外的决定——辞去终身教职,回国清华大学全职任教。

为什么?理由简单直接:“出国就是去学技术,学完了,该为国家干点实事了。”这不是大话,而是当时正在发生的现实。

美国从2018年开始推“中国行动计划”,对华人科学家展开大规模调查,孙楠所在的学术圈弥漫着不信任的空气。

但他回来的动因,并不是“被逼走”。他早就有自己的判断。中国芯片要起来,光靠海外观察不行,要有人下场实打实地搞技术攻关。他想干这事,而最合适的战场,就在北京清华

从美国回来的芯片专家:利用美国技术,帮中国开发了50款顶级芯片 - 天天要闻

这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另一条路径”重新上路。他自己说得清楚:“美国给了我体系,但我的目标是让这套技术在中国落地,用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所以回国第一年,他拒绝了所有外部商业邀请,专心搭实验室、建团队、招学生。不是情怀,是选择。他知道,美国可以封设备,但中国要能掌握自主技术,得从人开始改,从芯片设计最前端干起。

于是一个美国训练出的“芯片建筑师”,开始在中国修建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大厦。

四年五十芯,他干的都是别人不敢碰的硬骨头

孙楠的办公室,不在行政楼,在实验楼;不是木地板和沙发,而是测试仪器和示波器从2020年到2024年,他带队开发出50多款国产化芯片,全部进入产业落地流程。

这些芯片不是论文里的概念模型,是实打实在跑电流、过数据、挂上设备的工业产品。

应用范围覆盖电网控制系统、高速列车信号设备、工业测控平台、电动汽车主控板、仪器仪表核心模组。

从美国回来的芯片专家:利用美国技术,帮中国开发了50款顶级芯片 - 天天要闻

其中一款电网用控制芯片,原本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周期长。

孙楠团队重构架构,用自主方案替换外部核心模块,成功将功耗压缩至原产品的67%,成本降低48%,性能反超原型。

从美国回来的芯片专家:利用美国技术,帮中国开发了50款顶级芯片 - 天天要闻

这种成果,不靠刷文章,而靠一整条完整研发流程支撑:架构设计→建模仿真→流片验证→封装测试→系统对接→工业落地。一款芯片,从“有想法”到“能上车”,少则一年,多则两年。

他带的团队,不拼噱头拼稳定。实验室从白板设计一直干到产线集成,几百次流片失败、反复调试参数,流出的芯片拿给国内系统厂家直接上设备,试验、验证、对标、再返工。

从美国回来的芯片专家:利用美国技术,帮中国开发了50款顶级芯片 - 天天要闻

孙楠不讲“芯片梦”,讲“芯片账”:能不能用,能不能省钱,能不能防断供。他说:“中国不缺PPT,缺的是芯片能跑起来。

这四年,他不出境,不参会,不开直播。他干活的地方,叫“实验台”;讲课的地方,是“布线图”;谈成果的时候,摆上的是“可替代、可产业化、可迭代”的三张卡。

五十颗芯片,是工程团队用焊锡光罩一点点干出来的,不是实验室里的模型,而是电路板上的现实。

所以他说,这些芯片不是“项目成果”,是“系统生命线”。

美国想卡人,中国却在吸人

孙楠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身后的浪潮,叫“顶尖科技人才回流潮”。这股潮水,来得突然,来得猛烈。背后是一场“科研气候变化”。

2018年起,美国的“中国行动计划”在学界制造寒潮。大量华人科学家被调查,研究经费被压缩,合作受限,正常申请流程被人为干扰。

丘成桐在2024年直言:“美国对中国科学家的歧视已持续十年,很多人只能选择离开。”

从美国回来的芯片专家:利用美国技术,帮中国开发了50款顶级芯片 - 天天要闻

而与此同时,中国在芯片领域快速建立科研吸力。2023年,美国乔治敦大学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全球芯片研究论文高引用率前十机构,中国占八。清华大学以1280篇高被引论文位列第三。

这份名单不是学术炫技,而是芯片硬实力的反映。清华、中科院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大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高校和研究所,正在以系统化能力主导全球芯片研究场景。

而且不只是写论文,中科院搞出了碳基微芯片,南京大学发布铁磁性芯片,电子科技大学推出量子光源芯片,清华主导新型忆阻器芯片。

从美国回来的芯片专家:利用美国技术,帮中国开发了50款顶级芯片 - 天天要闻

这些成果背后,是制度的结构力。孙楠回来的选择,其实说明了一件事:科研环境好不好,看能不能让人留下,能不能把结果落地。

美国卡芯片,封的不是系统,是人才流动。芯片这种活,拼的是“结构设计+系统部署+全链转化”,不是一个工程师、一个实验室能单干的。

孙楠说得很实在:“芯片设计是一场体系战,不是短跑,是长程接力赛。中国现在有跑道、有接力队员、有交接平台,我当然要回来跑这一棒。

所以说,孙楠不是一个归国专家。他是整个中国芯片体系里,一个节点,一个“用美国技术打中国芯片胜仗”的节点。

参考资料:

顶尖芯片专家孙楠归国4年多研发50多款尖端芯片:赴美只为学技术.观察者网.2025-02-12

哈佛归来,他在清华“带芯上岗”.清华大学.2025-02-06

美报告发现:不惧美国制裁,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观察者网.2025-04-22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绝密档案揭秘:阿拉斯加“外星基地”引爆全美UFO追踪热潮 - 天天要闻

绝密档案揭秘:阿拉斯加“外星基地”引爆全美UFO追踪热潮

位于阿拉斯加中部的海斯山,近期因一份解密的美国中情局(CIA)文件成为全球外星文明研究者的焦点。这座海拔8000英尺的雪山地处被称为“阿拉斯加三角”的神秘区域,过去半个世纪记录到超过2000起离奇失踪事件与数百次不明飞行物目击报告。随着解密文件提及“外星基地”的存在,这座终年积雪的山峰正吸引着探险者、阴谋论者...
哥伦比亚惊现无接缝金属球体,外星科技还是人类杰作? - 天天要闻

哥伦比亚惊现无接缝金属球体,外星科技还是人类杰作?

2025年3月,哥伦比亚布加镇上空出现的一颗神秘金属球体引发全球关注。这颗表面无任何焊接痕迹的三层球体被目击者拍摄到飞行轨迹后坠落地面,当地研究者何塞·路易斯·贝拉斯克斯认为其可能具备外星科技特征,而科学家朱莉娅·莫斯布里奇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需谨慎验证其来源。这一发现再次将公众视线引向天空中的未解之谜...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医学家顾玉东逝世,享年87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医学家顾玉东逝世,享年87岁

5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著名医学家、教育家顾玉东院士逝世,享年87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手外科、显微外科、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党的十五大代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主任,《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国家卫生...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 天天要闻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在官方微博发布《告消费者书:关于近期网传“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检测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严正声明》(下面简称声明)。声明称,针对所谓“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公司予以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公司所有产品研发生产全程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