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 青海多项科技成果获突破

2024年12月16日18:32:27 科学 1091

 中新网西宁12月16日电(记者 张添福)16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科技专场新闻发布会。

  青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生海表示,该省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全方位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 青海多项科技成果获突破 - 天天要闻

图为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科技专场新闻发布会。张添福 摄

  科技助力生态保护

  朱生海介绍,青海省科技部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中华水塔”保护梳理形成的科学问题及应对方案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建立光伏园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碳汇观测体系和光伏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构建的生态水文要素观测数据库填补了青海湖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空白。

  青海通过在黄河谷地重点水土流失区开展生态综合修复技术应用,土壤侵蚀模数降低33.1%。针对高寒矿区脆弱生态修复难题,形成种子生态包产品4种,构建了“机械原位破碎+羊板粪+有机肥+缓释肥”的低投入改良治理技术,试验示范区内植被平均盖度达到80%以上。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

  围绕服务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青海首个“揭榜挂帅”项目“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攻克脱水结晶和粘壁、脱水负荷低、易融料和水分偏高等技术难题,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并解决氯化镁脱水这一世界难题;首个“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镁基超稳矿化土壤修复材料”研发,为解决酸性农田土壤稻米镉超标难题提供科学方案。

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 青海多项科技成果获突破 - 天天要闻

11月22日,航拍青海察尔汗盐湖水天一色。(无人机照片) 马铭言 摄

  围绕打造国家清洁能源高地,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控制和电网平稳运行,成果已推广应用于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山东等多个省区。

  围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青海以信息科技手段开展石窟寺等传统文物及“两弹一星”基地革命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技术示范,赋予文物永久的数字信息档案。

  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青海自主选育的青杂5号、12号油菜品种入选国家推广目录,青薯9号创造亩产超万斤的国内单产新纪录并位居全国马铃薯推广面积榜首。

  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步入新阶段

  朱生海说,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已落地建设14个项目45台望远镜,与国家天文台初步达成国内目前最大口径14.5米红外光学天文望远镜落地协议,在德令哈雪山牧场天文台址成功实现国际首次超导太赫兹公里级无线通信传输。

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 青海多项科技成果获突破 - 天天要闻

图为2023年3月27日拍摄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李隽 摄

  此外,盐湖资源重点实验室完成科技部答辩,现代藏药重点实验室完成相关标准32项,绿色储能重点实验室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并形成标准20余项。盐湖技术创新中心完成实体化公司注册并在察尔汗湖区建设中试基地,牦牛技术创新中心形成系列生产标准并推广应用。

  基础研究工作实现新进展

  青海围绕特色重点领域凝练重大科学需求,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获批支持经费4935万元,数量和资金额度创历史新高。利用基因编辑获得不含直链淀粉的新型糯大麦种质,为开展加工专用型青稞育种提供了新方向。

  此外,青海成功构建了中国典型有蹄类物种的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图谱,揭示了高原有蹄类动物肠道微生物高能量代谢背后的遗传特征。成功组装藏羚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首次获得藏羚染色体水平的28330个高质量基因组和注释信息,为藏羚的适应进化遗传机制、保护遗传学研究及进一步探索物种迁徙行为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组资源。

  当日的新闻发布会由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田春元主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五亿年前三眼海怪现世:26节身躯改写进化认知 - 天天要闻

五亿年前三眼海怪现世:26节身躯改写进化认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团队在寒武纪岩层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这种被命名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仅长有三只眼睛,其多达26节的躯体结构更颠覆了科学界对生物体节演化时间的认知。这项发现为研究现代节肢动物起源提供了关键线索,也重新定义了人类对五亿年前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让-伯纳德·...
百万公里“鸟翼”太阳爆发,24小时内或冲击地球,地磁暴与极光预警 - 天天要闻

百万公里“鸟翼”太阳爆发,24小时内或冲击地球,地磁暴与极光预警

5月15日,天文学家观测到一场罕见的巨型太阳活动——一片跨度超96万公里的炽热等离子体带从太阳北半球喷发,形成壮观的“鸟翼”状结构。这场爆发可能在未来24小时内对地球产生轻微冲击,或引发地磁扰动及极光现象。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记录,此次喷发的等离子体带长度达96万公里,是地月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的...
PEEK行业交流0515 - 天天要闻

PEEK行业交流0515

Q&AQ:当前 PEEK 材料的价格是否也是阻碍其在机器人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原因之一?未来从成本角度来看,是否会有一些变化?各企业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携青蛙胚胎入境美国,她的案子引发关注 - 天天要闻

携青蛙胚胎入境美国,她的案子引发关注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哈佛大学一名俄罗斯籍的女研究员,在今年2月入境美国时遭美国执法部门扣押。当时她被扣押的原因众说纷纭,如今随着更多案情披露,该案一些情节让人觉得更奇怪了。 根据美联社....
她为女性打开了航空世界的大门,却在一场环球飞行中神秘失踪 - 天天要闻

她为女性打开了航空世界的大门,却在一场环球飞行中神秘失踪

地球是一个奇迹历史|美国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亚·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飞机。埃尔哈特是一位美国女飞行员,成为首位飞越大西洋的女性,创造了历史。| 国家地理图片集1937年6月,当阿米莉亚·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坐进洛克希德·伊莱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飞机的驾驶舱时,她..
甘肃一地现大量飞鸟在天空盘旋,有网友担心为地震前兆,地震局:鸟类聚集并非特别异常 - 天天要闻

甘肃一地现大量飞鸟在天空盘旋,有网友担心为地震前兆,地震局:鸟类聚集并非特别异常

近日,甘肃白银靖安县有网友反映,小区上空有大量鸟类盘旋,这些鸟还会反光,该网友担心是地震预兆。5月15日,靖安县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们关注到了这个情况,最近晚上都有鸟在飞,不过目前没有接到异常的反馈。工作人员称,鸟类聚集并非特别的异常,将持续监测,同时向上级反馈,让他们去核实,问下动物...
新实验打破常识:鸡蛋这样落下才不容易碎! - 天天要闻

新实验打破常识:鸡蛋这样落下才不容易碎!

想象一下你要完成一个挑战:把鸡蛋从一定高度松手让它落到台面上,却不能让它碎掉。你可能会自然地选择让鸡蛋尖的一端朝下,因为我们总觉得那是它最结实的方向。但这个“常识”,真的对吗?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工程系学生通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研究显示,当鸡蛋被侧向释放时,它...
时隔百余年 海南发现壁虎属新物种 - 天天要闻

时隔百余年 海南发现壁虎属新物种

新华社海口5月15日电 经反复核实论证,海南省林业局15日确认,时隔百余年,海南再次发现一个壁虎属新物种——自然保护地壁虎。这也是首个由我国人员在海南本土发现并命名的壁虎属物种。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杂志》上发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的自然保护地壁虎。(周润邦 摄)...
创新展上看创新,GEA加速未来食品行业高效增长 - 天天要闻

创新展上看创新,GEA加速未来食品行业高效增长

AI时代,食品饮料行业正快速变革与创新发展。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驱动行业探索技术创新与转型。从植物基到生物技术、智能制造,食品饮料企业正在创新与规模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的思考中前进。FBIF食品创新展近日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