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际合作到底是啥情况? 关于“滚滚”出国的真相在这里!|云辟谣

2024年06月14日13:20:23 科学 3341

大熊猫国际合作到底是啥情况? 关于“滚滚”出国的真相在这里!|云辟谣 - 天天要闻

6月12日上午,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正式与公众见面。来源:封面新闻

随着“福宝”的爆火,“香香”生日在社交平台的刷屏,旅外大熊猫的生活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不实信息流传。

6月13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对外发布消息,对连日来,有人尾随、跟拍、辱骂熊猫专家,传播大熊猫被虐待等不实信息,现场联系媒体、境外自媒体扩散不实信息抹黑大熊猫饲养管理、科研合作及保护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回应说明。针对此类行为,熊猫中心已报警处理,并提醒广大网友,罔顾事实、造谣、传谣、网暴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大熊猫国际合作到底是啥情况?网友关心的部分旅外大熊猫在国外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6月14日,封面新闻记者梳理了近日在大熊猫国际合作方面的相关辟谣信息和科普内容。

关于大熊猫国际合作

“大熊猫送给外国做黑实验”?

真相:

我国通过将大熊猫送往世界各国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的目的是提高濒危物种保护能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期间,双方共同商议并签订科研合作计划,确定研究内容和项目细节,开展大熊猫繁殖育幼、疾病救治、疫病防控、保护遗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重大风险操作前均须获得中方同意,双方共同参与科学研究,成果共享。

多年来,大熊猫国际合作单位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资源叠加和知识分享的优势,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疾病防治、放归自然等领域联合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发表了大量极具科研价值的论文和著作,提高了圈养大熊猫的健康水平和繁育能力,圈养种群结构不断优化,遗传多样性不断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显著提升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有效促进了野外保护。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培训达千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及业务骨干,在推进大熊猫保护的同时带动全球野生动植物保护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大熊猫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去欢乐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民间友好交往,成为中国与各国人民友好情谊的使者。

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知识传播、增强公众保护意识、推动民间交流方面发挥了旗舰物种的作用和影响力。大熊猫国际合作对大熊猫保护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并非网民所说的送往国外开展黑实验。

旅外大熊猫生活条件差?

真相:

目前,我国与17个国家19个机构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近年来,我国全面系统谋划提升旅外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国际合作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旅外大熊猫生活条件和质量,维护好大熊猫国际合作成果。在合作技术条件、强化事中监管、规范科研合作活动、加大监管信息公开力度等方面不断作出努力。与我方开展大熊猫合作的国家,不仅建设有高标准饲养繁育展示场馆,还组建了高水平饲养医疗和科研团队,与中方积极开展保育和科研交流,受到所在国高度重视,大熊猫国际合作对大熊猫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权送大熊猫出境?

真相: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一级保护动物,cites附录i物种。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稀物种,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我国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的国家,高度重视大熊猫合作,不仅建有高标准的饲养繁育展示场馆,还组建了高水平的饲养医疗和科研团队,与中方积极开展保育和科研交流。大熊猫国际合作对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加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交流合作、推动了全球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也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对加深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发挥了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或中国动物园协会以民间合作方式对外开展相关活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网友关心的大熊猫

藏匿、虐待“美香”一家?

真相:

根据熊猫中心饲养工作安排与调整,大熊猫“美香”“添添”在神树坪基地结束隔离检疫后入住都江堰基地康养区(非参观区),“小奇迹”在卧龙神树坪基地饲养。目前,三只大熊猫已适应回国生活,状况良好。熊猫中心此前已多次通过微博等平台发布三只大熊猫回国后的视频并做出回应,网络上关于熊猫中心藏匿、虐待三只大熊猫的言论严重失实。

“美香”被定期抽血抽骨髓?

真相:

2000年6月,中美双方签署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协议,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开展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同年,大熊猫“美香”“添添”入住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合作23年以来,中美双方在保护繁育、科学研究、技术交流、公众教育及促进两国人民友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合作期间,美方给予了“美香”一家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提供了高质量的饲养和医疗护理,除了常规体检抽血外,不存在网民所指的美方定期抽血抽骨髓虐待“美香”一家的情况。为确保“美香”一家健康,中方根据美方提供的月报、半年报、年报等方式定期监测“美香”一家的健康状况,并多次派专家实地评估。为确保“美香”一家回国后尽快适应国内生活,2023年4月,中方派出专家赴美参与饲养照顾大熊猫“美香”“添添”和“小奇迹”,直至它们回到中国。

“美香”“添添”监控查看中外有别?

真相:

熊猫中心在旅美归国大熊猫“美香”“添添”圈舍安装有内部管理监控,用于日常饲养管理,从未对外公布。经核实,谣言所指华盛顿动物园官网有海归大熊猫“美香”一家直播入口,并不属实。网络流传美国人能看到“美香”“添添”监控而中国人不能看到的言论及引用的画面严重失实。

“林惠”是被殴打致死?

真相:

经中泰联合专家组对大熊猫“林惠”的尸体进行剖检和50多个样品的病理学和病原学检查判断:步入老年阶段的大熊猫“林惠”因动脉粥样硬化伴栓塞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大熊猫“林惠”流鼻血现象,是由其鼻腔内血管瘤引起,其他部位皮毛处有所沾染。中方专家组还对清迈动物园场馆设施、医疗团队、食品管理、卫生系统和饮食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其相关条件符合大熊猫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要求。中泰大熊猫合作研究项目启动20年来,双方在濒危物种的保护繁育、疾病防控、公众教育等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增进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网络上流传的大熊猫“林惠”被殴打致死属谣言。

“爽爽”被安排做生化实验?

真相:

2000年7月,大熊猫“爽爽”(又名“旦旦”)从我国运抵日本神户市立王子动物园,开启中日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2020年7月,合作协议到期。受全球疫情影响,同时考虑到“爽爽”的身体状况,不适宜长途运输,中日双方制定了严密治疗方案,多次推迟“爽爽”运回中国期限。2022年5月起,中方先后派遣5批大熊猫专家持续驻守日方开展实地指导、会诊治疗等工作。此后,中方即派出专门工作组赴日与日方交流评估“爽爽”病情,进一步优化诊治护理方案,并研究制定了紧急救治应急预案。2024年3月13日,29岁高龄(相当于人类100岁)的“爽爽”病情开始持续恶化,经抢救无效于2024年3月31日死亡。“爽爽”旅日期间,得到了良好照顾,治愈了无数人的心灵,为中日大熊猫保护研究、技术交流、公众教育以及增进两国人民友好做出了积极贡献。网络上流传的日本虐待大熊猫“爽爽”并对其进行生化实验行为无事实依据。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综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
瞰“飞碟” - 天天要闻

瞰“飞碟”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青岛崂山区张村河沿岸的科苑经六路以东、新宏路以北、科苑纬四路以南合围区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飞碟”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正向竣工冲刺。6月25日,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的两个穹顶已安装到位,记者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画面十分壮观。目前,项目建设处于收尾阶段。据了解,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整体设计以“平...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