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2024年06月25日23:42:08 科学 1566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


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学家不只有安贫乐道,也能发家致富。科学致富——这话要多讲,要光明正大地讲。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人”

大院士也是苦出身

李兰娟院士出身农门,最初是学针灸的赤脚医生。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一次次获得深造的机会,最后居然成为了令人无比尊敬的院士,还创办了树兰医疗,简直就是人生开挂。

公司估值80亿,科学家也能致富

李兰娟院士的爱人郑树森也是院士,在我国肝胆方面卓有研究,最近有些不顺——他在2016年的论文中,做实验的500多个肝脏,提供不出正当的来源。

两个院士的工资加上院士津贴,一年就有好几百万的收入。但这点钱,对于他们开办的“树兰医疗”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树兰医疗旗下有医院,也有生物科技公司。次均挂号费400多,次均住院费2万多,二人凭借高超的医疗手段,实现了脱贫致富。

树兰医疗向港股提交IPO,估值几十亿!我们不得不惊呼: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也能发财致富

科学能发财,这话要大胆说

以前,我们对科学家的印象,都是安贫乐道,不图名利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必须要说:付出得有回报,科学致富有理!只让科学家奉献,不让科学家赚钱,这是落后的价值。

钟南山院士从锅炉工到院士,也靠着科学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尊重科学,尊重科学致富!科学家也能发财,这话要常讲!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从锅炉工到院士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消防实验:车窗被炸飞10米远,降温喷雾使用不当会爆炸 - 天天要闻

消防实验:车窗被炸飞10米远,降温喷雾使用不当会爆炸

炎炎夏日,暑气逼人。“摇一摇、喷一喷,一秒降温、迅速制冷”的降温喷雾又开始流行,但6月28日大兴消防的一场实验揭示,降温喷雾在车内密闭空间使用时,如果遇到明火,会引发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门提醒,谨防“降温神器”变“伤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气温36摄氏度,下午2点多,迎来一天中最热的时间。在北京市天交报...
鸟中“大熊猫”现身淮河蒙洼蓄洪库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淮河蒙洼蓄洪库

大皖新闻讯6月27日早上6时许,阜南县摄影爱好者在淮河蒙洼蓄洪库,再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并且出现了青头潜鸭与二级保护动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画面。
喜讯!马钢参与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 天天要闻

喜讯!马钢参与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马钢矿业罗河矿参与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属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据了解,罗河铁矿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研究作为该获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高带宽无线通信、电机车移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共享荣光!看“嫦娥揽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 天天要闻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共享荣光!看“嫦娥揽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6月25日嫦娥六号结束53天的旅程返回地球连同来自月球的“土特产”也一并“快递”到家 6月26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开舱取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来自月球背面的珍贵“月壤”研究人员希望借此揭开月球更多的秘密   同心逐梦 共赴苍穹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带领科研团队协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
古蔺:如何利用本地资源,为野生猕猴群撑起“保护伞”? - 天天要闻

古蔺:如何利用本地资源,为野生猕猴群撑起“保护伞”?

邓小红 泸州观察 魏杰/文图“观景台修好之后,大家看野生猕猴就更方便了,给我们也带来了更多的人流量,也推动了我们周边村民摆摊创收。”6月26日,古蔺县白泥镇菜板村村民邱娟在野生猕猴观景台的位置摆起了小摊。古蔺县地处乌蒙山区,辖区内佳木葱茏,成为众多国家一级、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的“栖息乐园”。据统计,古蔺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