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2024年06月26日07:10:16 科学 3843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

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

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作人员遥控插秧机停靠田边,为其及时补充秧盘,插秧机又不知疲倦地继续“忙碌”起来。

今年这批水稻,从选种、育秧、种植和收割,到稻谷烘干、仓储和加工,全过程将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其奥秘在于田埂之上的两幢白色厂房——育秧基地和烘干仓储中心,里面的设备为好米的诞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谷丰登,不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离不开以农业科技为支撑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围绕种好一粒米挥洒汗水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所在地,曾是一片乏人问津的垦区,上海东禾九谷开心农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军旗和他的团队用12年时间,围绕种好一粒米,将这里打造成现代农业样板。

走进农场,自动驾驶拖拉机、全自动插秧机、耘田除草机、智能收割机、大疆大型无人机等一台台新型智能农机令人目不暇接,育秧系统、烘干仓储系统、大米加工系统等一系列现代科技设备也尽现眼前。

杜军旗望着绿油油的稻田打趣说:“最早我们只是想种点好米给家人和朋友吃。” 10多年前,他还在浦东从事it工作,2012年回浙江东阳老家探亲之际,看到大量闲置农田,他立刻心生感慨,尽管早早离开乡村读书就业,对农业、农村、农民却有着真切情感。因此,在it行业做得风生水起时,杜军旗决定将事业重心转向农业,经考察后,把创业地点落位于崇明,并选取由上海农科院精心选育的“早玉香粳”稻米品种进行种植。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立农的“基因”已被植入。在“机器换人”有序推进下,东禾九谷从事农业生产的员工也越来越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5岁。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还确保了种植的生态环保。比如种子温汤消毒设备,利用巴氏消毒原理进行种子消毒,不产生任何污染。再比如用耘田除草机除草,可以避免使用化学药剂。

围绕种好一粒米,挥洒汗水,收获硕果。2023年12月7日,被誉为“大米界奥运会”的第四届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中国赛区活动举行,东禾九谷选送的越光和南粳46大米获得皇冠综合组金奖。

以“科技力”提升“声望值”

智能农机在田野里奔腾辗转,自动播种、施肥、收割。科技与农业融合,描绘着最时尚、最具创造力的乡村图景,农业正从“体力活”变为“智力活”。

“藏粮于技”的主旋律在田间奏响。实现农业现代化,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保证大米的口感。吃过东禾九谷大米的客户清一色反馈:好吃、放心。

杜军旗的愿望不止于消费端供给。东禾九谷以“米文化”为延伸,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先后建成大米馆、悦泊乡等稻米主题休闲空间和乡村酒店。游客可以在大米馆的文化互动体验空间,了解关于“米”的文化和传承,也可以在农场里体验夏天插秧、秋天收稻,入住稻田边的乡村酒店,品尝从农场现采现做的绿色有机食物。

“这里不只是单纯的大米种植基地,更是一个宜产、宜学、宜居、宜养的现代化生态乡村空间。”从“种好一粒米”到“讲好一粒米的故事”,杜军旗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提到时下热词“新质生产力”,杜军旗有着自己的深入思考。既要抓住“新”,聚焦农业科技创新,也要实现“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挖掘更多农业人才。“东禾九谷走的每一步都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也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用未来的逻辑做农业,向未来要发展方向,为促进城乡互动和融合作出贡献。”

生逢盛世,恰逢其时,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想法和思路让杜军旗忙得不亦乐乎。今年,东禾九谷还将以稻米文化园二期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稻米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 观察员点评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周学强认为,一粒米虽小,背后却是农业新质生产力育成的生动图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新农人+一系列新农机的广泛应用+“引一接二连三”的新商业模式。

现代农业正同时向多个新兴领域发展,但其核心要义都是利用创新技术,实现更智敏的规划和更智能的管理,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科创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板块,期待职能部门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打造容小、容缺、容慢、容错的宽容环境和机制,为上海新农人鼓劲加油,为超大城市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支招赋能。

  作者:史博臻

文:史博臻图:史博臻编辑:傅璐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 天天要闻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经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随手晒自拍照吗?说到自拍,在如今的时代,这已经是极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为我们自拍的理由,旅游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门散步,我们也可以自拍一张。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 天天要闻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广西柳州凤岩遗址,又挖出一具3万年前古人骨骼。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 天天要闻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深受西方技术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然而,中国的科研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从未停止自主研发的脚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期,西方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在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 天天要闻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6月30日,蚂蚁集团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关注。从报告内容看,蚂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三年后,进行了整体刷新,AI是一大关键词,聚焦场景包括医疗服务、理财服务等。技术始终是蚂蚁战略的底色,《报告》显示,蚂蚁2024年科研投入高达234.5亿元,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0%,巨额...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 天天要闻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在美妆行业沉迷“概念营销”的当下,植物医生以一项硬核专利撕开竞争裂口,自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携手共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十年砥砺前行,结下累累硕果,其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发现,为肌肤抗衰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动物园的狼倒毙水塘边无人过问?相关方回应:已剖检属打架溺水,将制作标本 - 天天要闻

动物园的狼倒毙水塘边无人过问?相关方回应:已剖检属打架溺水,将制作标本

6月28日,有网友反映山西省太原动物园有一头狼死亡在水塘边无人处理。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动物园和园林局证实,已经过剖检确定这头狼是因为打架溺水死亡,园方会做成标本处理。>>>网友发视频游客询问动物园的狼为啥倒毙水塘边6月28日,网友发布时长21秒的现场视频显示,在动物园一处水塘边,一头狼疑似口部有血迹,尸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