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客观,它其实只是人类大脑的幻觉

2024年03月04日14:15:04 科学 1867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存在,我们感知到的时间只是大脑的幻觉,并且时间的流逝速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客观,它其实只是人类大脑的幻觉 - 天天要闻

在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中,时间的流逝速度会受到物体的运动速度,以及所处的引力场强度影响,从而导致时间变慢,最典型的就是速度越快时间越慢,达到光速后时间静止,以及黑洞附近的时间流速减慢,这些现象都是得到实际验证的,而这也说明了时间作为宇宙中最基本的物理性质之一,其实并不客观。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客观,它其实只是人类大脑的幻觉 - 天天要闻

准确来说时间是宇宙时空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空间之外的绝对客观存在,这意味着如果宇宙发生特殊的变化后,时间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是不存在。

至少在目前的物理学理论中,时间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以及目前的黑洞奇点中是不存在的,而未来全宇宙级别的时间崩溃或者说终结,主要和宇宙末日有关。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客观,它其实只是人类大脑的幻觉 - 天天要闻

天文学家认为,如果目前的宇宙膨胀速度没有被错误估计,且暗能量的占比就是70%左右的话,宇宙加速膨胀这一现象会在未来越来越严重,导致的结果就是宇宙中的大型结构会逐渐被宇宙膨胀的力量撕裂,从超新星团到星系团再到星系群都不能幸免,后期这种宇宙膨胀的力量会逐渐下放到实体结构上。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客观,它其实只是人类大脑的幻觉 - 天天要闻

比如银河系就将先于太阳系被撕碎,太阳系会先于地球被撕碎,最后的最后地球甚至地球上的每一颗原子,都会被宇宙膨胀的力量撕碎,整个宇宙将迎来名为大撕裂的结局,当宇宙中不存在物质后,时间也就不存在了。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客观,它其实只是人类大脑的幻觉 - 天天要闻

除了大撕裂外,宇宙的反向收缩也是有可能导致时间发生变化的现象,因为有物理学家认为时间目前的流逝方向是跟宇宙膨胀相关的,如果宇宙未来某一刻从膨胀转为坍缩,那么时间的流动方向也就会发生变化,即时间有可能反向流动。

这种理念在刘慈欣的《坍缩》中就出现过,最后宇宙的收缩导致了时间开始反向流动,昨天变成了明天,整个宇宙开始向下一次宇宙大爆炸演化。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客观,它其实只是人类大脑的幻觉 - 天天要闻

至于时间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一些理论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认为,时间可能只是我们大脑构建的一个幻觉,用来理解和组织我们周围发生的事件,在某些物理理论中,时间被视为一种便利的数学工具,而不是宇宙的基本属性。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客观,它其实只是人类大脑的幻觉 - 天天要闻

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调和的追求将物理学家引向了新的理论前沿:量子引力。这项努力旨在开发一个框架,可以描述宇宙在最基本层面上的行为,包括时间在奇点附近的行为。一些理论表明,代替奇点,黑洞的核心或大爆炸时的宇宙可能是一个“量子泡沫”,在那里时空如此动荡,以至于经典的时间概念不再适用。

总体来看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客观,它其实只是人类大脑的幻觉 - 天天要闻

探索时间的挑战超越了人类知识和想象的极限。它迫使我们面对现实的基本性质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时间是否真的会结束,或者它是否会继续以其谜团困扰我们,仍然是科学和哲学中最深刻的问题之一。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
百年辩论迎来大结局?《科学》:成年后神经元可再生,再添关键证据 - 天天要闻

百年辩论迎来大结局?《科学》:成年后神经元可再生,再添关键证据

成年人大脑中能否产生新生神经元?对于这一问题,神经科学家已经争论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纪之初,被誉为“现代神经科学之父”的神经组织学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认为,成年人的大脑细胞是固定、终末化且不可改变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神经科学家都认为在儿童时期过后,人类的神经元就已经全部成熟。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