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繁荣路 同饮一江水|联合实验室为中老合作增添“光”和“热”

2023年05月10日21:42:14 科学 8226

你知道中老两国的联合实验室吗?

2013年9月3日,在中老两国科技部的支持下,云南师范大学、老挝可再生能源与新材料研究所签约,共建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

2018年1月,联合实验室在老挝万象举行落成揭牌仪式。同年11月,云南师范大学被昆明市人民政府邀请作为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第一批合作伙伴,建设“昆明—万象科技创新中心”。

这间联合实验室由云南高校与老挝方面合作,围绕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这条主线,开发与利用中国和老挝可再生能源,希望让中老成为推动东盟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推广的中坚力量。

从2013年到2023年,十年里,联合实验室不断成长,为老挝的可再生能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区域合作增添“光”和“热”。

共享繁荣路 同饮一江水|联合实验室为中老合作增添“光”和“热” - 天天要闻

太阳能路灯

技术与人才 发展利当下

“我们的中老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又有新进展了!”5月,接受记者采访时,云南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分享了这一喜讯。

不久前,由该校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采购材料并给予技术指导,老挝能源与矿业研究所参与研发的一批示范工程顺利通过了视频验收。

这批通过验收的工程包括:在老挝养猪场、研究所、琅勃拉邦国立医院和学校等地建成了1座沼气技术系统示范工程、1座光伏大棚系统示范工程、2座太阳能热水系统示范工程、1座太阳能干燥系统示范工程、1座太阳能制冷系统示范工程及18盏太阳能路灯。

工程实施后,示范实施效果良好,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条件,也帮助当地居民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观念和意识。

共享繁荣路 同饮一江水|联合实验室为中老合作增添“光”和“热” - 天天要闻

沼气技术系统示范工程

十年来,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老挝具有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专业人才、科研力量和基础设施制约,在该领域的发展不突出,也制约了其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送项目”“送工程”,联合实验室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老挝培养科技人才。作为联合实验室的中方实施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每年都会录取2名至4名老方人员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几年来共录取23人攻读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目前有13人已学成归国,并成为联合实验室的核心骨干。

老挝留学生维莱通·延米赛就是其中之一。从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他如今是老挝能源与矿业部可再生能源与新材料研究所替代能源处副处长。

今年,为继续开展联合实验室的第3期合作项目,维莱通再次来到云南师范大学,并将在此度过一年的工作时间。

“目前,我主要负责太阳能温室大棚、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系统、沼气系统、太阳能真空管干燥等新能源设备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联络工作。以前,这些设备主要用于研究,现在,它们将逐渐投入到农业生产生活中。”维莱通·延米赛说,希望以后新能源在老挝的使用范围更广、希望新能源经济助力老挝发展。

共享繁荣路 同饮一江水|联合实验室为中老合作增添“光”和“热” - 天天要闻

太阳能热水系统示范工程

友谊与收获 携手向未来

经过十年的发展,联合实验室2013年定下的目标和愿景,如今已逐步变成现实:老挝已建成太阳能光伏系统实验室、太阳能光热利用实验室、生物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实验室、太阳能产品利用质量检测中心等专业实验室以及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太阳能取水工程、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冰箱、太阳能干燥、太阳能热水系统、户用玻璃钢沼气池、半气化炉等20余座可再生能源集中示范区。

老挝民众也从这些合作中享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联合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陈玉保回忆,2018年9月,中方代表团到万象省一户农户检查玻璃钢沼气池示范项目运行情况时,这家的女主人就拉着陈玉保说个不停。因为听不懂老挝语,一头雾水的他被拉到木瓜下,看着女主人用手指着树上结的木瓜,又再指向旁边的沼气池,这下陈玉保恍然大悟:“原来她想表达的意思是,自从建了沼气池、使用沼液施肥后,结出来的木瓜个头比以前大很多。”陈玉保笑着说,从这个农家院的小插曲,可以看出民众真心感受到了示范工程带来的利好。

共享繁荣路 同饮一江水|联合实验室为中老合作增添“光”和“热” - 天天要闻

光伏大棚系统示范工程

在老挝民众口中,因为联合实验室发生的变化还有很多:太阳能光伏提水项目大棚解决了老挝村民取水难的问题;太阳能路灯解决了夜晚行路照明问题;半气化炉(气柴灶)解决了老挝居民使用薪材成本高、碳排放高、能源利用率低、环境卫生差等问题……

此外,随着联合实验室的作用日益显现,人们也开始转变思路,从向山林要能源转为向科技要能源。

陈玉保说,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相关目标的达成,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理念在老挝落地生根、不断发展,推动了老挝的绿水青山保护工作。

而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不仅于老挝有利,也利于整个区域发展。正是基于联合实验室的重大成果,“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成功入选“科创中国”2021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

各方都期待着,未来,联合实验室带来更多的“光”和“热”。

云南网记者 覃雪丹 熊燕 摄影报道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