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这几天,准备观赏!

2022年12月31日21:56:25 科学 1562
1月份这几天,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1月份这几天,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

天文预报显示,象限仪座流星雨极大、小行星智神星最接近地球、金土伴月、木星合月水星西大距火星合月等天象将亮相2023年1月“星空剧场”。

象限仪座流星雨是俗称的“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每小时天顶流量(ZHR)为110,不乏明亮的火流星。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活跃期为每年12月28日至次年1月12日,峰值在1月3日至4日之间。

1月份这几天,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

这是天津市天文爱好者赵中天2022年1月4日在天津市蓟州区拍摄的象限仪座流星雨(多张叠加)。(本人供图)

“2023年该流星雨将在1月4日11时40分迎来极大,喜欢流星雨的发烧友可于3日午夜之后至4日黎明前的这段时间尝试肉眼观测。由于象限仪座流星雨峰值持续时间很短,极大过后流星数量会急剧下降,再加上月相条件也不是很好,实际可看到的流星数量会大打折扣。”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修立鹏说。

1月22日,第2号小行星智神星将过近地点。“当天,智神星虽然最接近地球,但其亮度仅为7.6等,肉眼无法看到,需要借助小型天文望远镜观察。”修立鹏说。

1月份这几天,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团队基于现有观测数据制作的智神星模型图(左图);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的智神星(右图)。

1月23日,金星与土星会在傍晚西南方低空“相合”,上演“星星相吸”。有意思的是,农历正月初二的一弯蛾眉月届时会来到双星身边,上演“月伴双星”的精彩戏码。

1月份这几天,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

这是天津市天文爱好者李云2021年11月8日晚在天津拍摄的木星合月。(星缘山风队供图)

1月26日,木星合月将现身夜空。“届时只要天气晴好,当天日落时分,感兴趣的公众面向西南方天空,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幕美丽的‘星月童话’,亮木星和小弯月近距离相伴,竞放光芒。”修立鹏说。

1月份这几天,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

2022年10月9日水星西大距,这是天津市天文爱好者杨婧10月10日凌晨在天津市东丽区吉兆桥拍摄的水星。(本人供图)

1月30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新一年的首次大距,这是一次西大距。届时如果天气晴好,且大气透明度足够好,在本次大距前后的几天清晨,有兴趣的公众凭借肉眼或双筒望远镜有望目睹或观测到这颗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神秘行星。

1月份这几天,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

这是2022年11月11日晚在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宫附近拍摄的火星合月。(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1月31日,火星合月将闪亮登场,奏响“星月交响曲”。“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当晚朝向南方天空,凭借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微微泛红的火星和一轮盈凸月‘同框’的唯美画面。”修立鹏说。

策划:刘心惠

记者:周润健

海报制作:冯娟

编辑:崇大海、唐健辉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星空工作室 出品

期待!

1月份这几天,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 天天要闻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7月2日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武大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在会上介绍,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依托武大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 天天要闻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作者:黄莺2025年7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专利池管理机构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视频分发专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专利池的首个进展——首批被许可方和许可方名单,其中字节跳动、快手和腾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 天天要闻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什么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 天天要闻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原标题: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在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进发(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次卸货任务中,承担人员转运任务的“雪鹰301”直升机正在降落“雪龙2”号艉甲板。科考队员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摇钻。科考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