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良苏
2022-10-6 07:50
发表于北京
七
野牦牛之所以能在青藏高原,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存活下来,从遥远的历史深处,一直走到今天。这要从野牦牛身体发育结构和它对自然环境神奇的适应性进化谈起。
有一句流行语说得好:你改变不了世界,那么,就改变自己吧!
这头野牦牛曾独自战胜过5只高原狼的围攻
为了抵御高海拔地区的寒冷,野牦牛进化的全身都覆盖着粗厚的绒毛,腹部还长有盈尺的“裙毛”。而且,野牦牛毛的中间都是空心的,具有很强的保暖性。除此之外,野牦牛的皮肤进化得很松软,皮下结缔组织发达,汗腺较少,能够有效地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和流失。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为了防止缺氧,野牦牛进化的肋骨狭长、开张,具有强力的呼吸型深广的胸腔,肺泡面积大,血液中含红血球、血红素多。所以,野牦牛能在气压低、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几乎终年属于冬季的高山严寒环境中,自由自在地进食和繁衍生息。
八
野牦牛和棕熊虽同称为青藏高原上的两位霸主,但它也有天敌。
野牦牛的主要天敌,是狡猾凶恶的高原狼。
在高原上,如影相随,哪里有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就会跟随到哪里。进入野牦牛沟几天来,我骑着马、带着猎犬巴图鲁四处转悠,考察踏勘,发现紧挨着野牦牛沟,在一个冰河时期形成的山洞里,就生活着一个有二十多只狼组成的狼群。
在野牦牛沟考察期间,我曾多次看到野牦牛与高原狼之间的纠纷和争斗。
正在发动进攻中的野牦牛
一天下午,我正在山头上的隐蔽部里,用高清高倍望远镜对一群野牦牛进行观察。静静的山谷里,野牦牛们在头牛的带领下,飞散在四处的草地上,安静悠闲地吃草。
突然,我看到有一群个子高、腰身长的高原狼,向野牦牛群奔袭而来。狼群前堵后截,把野牦牛群紧紧地包围起来。
我通过望远镜大约数了一下,狼群有十七只,首领是一只两耳竖立、高大健壮、毛色油亮的公狼。
看到狼群的突然袭来,野牦牛们也很有经验,在头牛的带领下,分散在四处吃草的野牦牛,迅速集中。
牛群自动围成一个圆圈,小牛犊和一些老弱病残野牦牛在圈的中间,年轻、身强力壮的成年野牦牛,屁股向里,长着牛角的头朝外,守卫在圈的外围。整个野牦牛围成的圈子,就如同一个防守严密,坚不可摧的堡垒。
在头狼的组织带领下,狼群先后多次发动疯狂攻击,想突破野牦牛的防线,但都被野牦牛坚硬锋利的牛角所瓦解,没能得逞。
野牦牛群与狼群,双方整整激战了一个下午。最后,领头的公狼被野牦牛尖利的牛角刺破肚子,身体内的血液流尽而死;有两只狼的脊梁骨,被雄性野牦牛强有力的牛蹄生生踢断,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其他参加围猎的狼,都不同程度受伤或挂彩,落荒而逃。
交战中,野牦牛群无一受伤,大获全胜。
九
成年的野牦牛,一般都不会惧怕狼。一头健康强壮的野牦牛,凭借高大壮硕的身体和尖硬锋利的牛角,不要说一两只狼奈何不了,就是十只八只,甚至再多些狼,都不是其对手,都不能把它怎么样。
是我进入野牦牛沟考察的第二天上午。我正在山头上,用望远镜对野牦牛沟进行搜索观察,看到八只高大的高原狼,围住了一头不知什么原因、脱离牛群而落单的成年野牦牛。
这是一头正值盛年、个头高大健壮的雄性野牦牛。在头狼的带领下,狼群张牙舞爪,大呼小叫,轮番上阵,向雄性野牦牛发动一波又一波猛烈进攻。
面对凶恶进攻的狼群,雄性野牦牛仿佛压根就没有把它们放在眼里,更看不到它有丝毫的惧怕和紧张。雄性野牦牛晃动着它硕大的头和头上两只锋利如刀的牛角,仍是不紧不慢,闲庭信步。
趁狼群向它进攻的间隙,雄性野牦牛还不时地忙里偷空,顺嘴急忙啃一两口,山崖上生长的野牦牛们都喜爱吃的针茅草。
狼群连续对雄性野牦牛发动了几波进攻。但在雄性野牦牛尖利牛角和强有力的牛蹄蹬踏面前,一一被化解,先后遭到失败。在雄性野牦牛的奋力的抵抗下,狼群,根本走近不了它的身边。
野牦牛群
但,狼群没有灰心。它们调整了进攻部署,变化了进攻节奏,再次向雄性野牦牛发起猛烈进攻。
看起来,这头雄性野牦牛,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搏斗高手。它沉着应战,粗中有细,瞅准一只狼进攻的破绽,用头上长而尖硬的牛角,猛地扬头一挑,只见那只狼被牛角高高挑起,在空中画了一个漂亮的弧线。“咚”地一声,重重地摔在十米开外的一堆乱石上,狼的脑袋直接撞到一块硬石头上,立刻“万朵桃花开”,脑浆飞溅的到处都是。
我在高清高倍望远镜里看的真切,那只狼摔倒地上后,一动不动,连挣扎一下都没有。它口鼻里涌出鲜血,再也没有从地上爬起来,躺在那儿,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
狼群看到自己的同伴,被雄性野牦牛用牛角高高挑起,在乱石堆上摔死,立刻惊恐地乱作一团,停止了进攻。
雄性野牦牛神情泰然处之,沉着镇定,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它甚至连被自己用牛角挑起、在乱石堆上摔死的狼的尸体,看都没有看一眼,而是抓紧时间,借狼群混乱、放松对自己进攻之际,急忙在旁边的山坡上,又啃了几大口针茅草。
我根据自己平时学习掌握有关狼的知识以及对狼性的认识,结合眼前这群狼急于求成、不计后果、对野牦牛连续进攻的节奏,立刻判断出,这群狼不是当地常住狼,而是一伙流窜抢掠、饥不择食的“过路狼”。
果然被我猜中。没过多一会儿,十多只当地狼,在头狼的带领下,从远处的山梁上飞奔下来,呼啸着,气势汹汹地冲杀过来。它们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驱赶入侵者而来。
眼前的这伙外地狼,立刻乱了阵脚。它们一看大事不好,急忙丢下在围困雄性野牦牛时、被牛角挑死的同伴的尸体,慌不择路,抱头鼠窜。转眼间,它们就隐没在一座山梁的后面,不见了踪影。
这时,聪明的雄性野牦牛,一看本地狼群杀来了,围攻自己的外地狼群逃跑了。它也顾不得吃自己最爱吃的针茅草,趁机一溜烟似的快步跑走了,去寻找自己的牛群和伙伴们去了。
(下一篇:野牦牛沟纪事之四;另外,特别声明:文中照片平台提供,侵删。)
作者简介:李良苏,动物文学作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联盟会员,多年来,致力于动物文学创作和野生动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