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2022年09月25日19:11:24 科学 1591

根据日本共同社9月23日的报道,日本科研团队在小行星“龙宫”的沙粒样本中检测到了碳酸水,这是自2020年“隼鸟2号”探测器将的5.4克小行星样本带回地球后,首次确认液态水的存在。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黑色小孔内部有碳酸水

然而令人兴奋的是,就在此前的6月份,科研团队还发现样本中竟然含有20多种氨基酸,结合现在又发现了液态水的事实,无疑增强了“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是起源外太空”的可能性。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距地球3亿多公里的“龙宫”表面样本

地球上的水从何而来?

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都被海洋覆盖,按照海洋平均深度3700米计算,地表上的水量至少有十三亿立方千米,而这么多水是怎么出现的呢?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科学界对此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地球形成之初,其自身就含有足量的水,因为按照太阳系形成学说,当星云开始坍缩时,大部分质量都汇集到中心,其四周则以尘埃为主,而尘埃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和岩质物质。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到后来,这些尘埃在引力的作用下也开始聚集,形成太阳系内的大部分天体,比如咱们地球这颗岩质行星,在形成之初,其内部自然会携带大量的水分,之后在地质运动下,这些水分会逐步释放出来。

而第二种看法,很多科学家认为地表大部分水是来自外太空,因为他们认为地球本身含有的水量没有那么多,更多的水是通过诸如彗星等小天体撞击地球带来的。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地球生命起源何处?

实际上,科学界除了认为水有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之外,还认为地球上的生命也是从小行星里带来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中学课本上讲过的“米勒—尤里实验”。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科学家哈罗德·尤里以及斯坦利·米勒,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甲烷氢气氨气等物质放在一个含水的密闭容器内,并且内部不断的放电,以此模拟地球早期大气环境,最终他们意外的在容器底部液体内发现了氨基酸。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而我们知道,氨基酸正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科学家们就猜测地球生命可能就是这样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化学起源说(不过至今人类还没有在实验室制造出生命体)。

除此之外,科学家后来也在陨石身上找到了氨基酸,最著名的莫过于1969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默奇森陨石(70亿岁高龄,比太阳系还要古老),至今已经在其内部找到了上百种氨基酸,可能有些朋友要说了,氨基酸又不是DNA,要是直接发现DNA才真的有意思呢。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默奇森陨石

说什么来什么啊,今年四月份,日本科研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他们在默奇森陨石、默里陨石和塔吉什湖陨石这三块陨石当中,发现了DNA和RNA所包含的五种全部碱基(这可比DNA还要更基本的单位)。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讲啊,DNA和RNA的基本单位叫作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我们常说的核酸,本质上就是这些核苷酸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而这些核苷酸又是由碱基、五碳糖以及磷酸三种物质组成,而决定这些核苷酸种类的关键部分有两个,一个是五碳糖,少一个氧原子就是脱氧核糖,不少就是核糖,另一个就是碱基,一共五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尿嘧啶(U)。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而DNA和R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都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了这些,才能后最终的蛋白质出现。

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中发现液态水!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源自太空? - 天天要闻

总结

最终我们发现,在这颗叫做“龙宫”的小行星身上,我们不但找到了氨基酸,现在又发现了液态水,就仿佛是在告诉我们:地球上的水和生命就是来自于外太空!当然了,事无绝对,但至少也增强了这种可能性。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