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为啥有七色?三原色为啥是红黄蓝而非红绿蓝?科学老师有话说

2022年09月05日11:51:14 科学 1092

杭州市钱塘区景苑中学科学老师 项洋洋

夏日里,我们很容易在雨后看到天空中出现一道七色的彩虹。许多行人会趁此机会用手机拍下这美丽的自然景观,发到朋友圈表达对自然界馈赠的赞美。那么你知道彩虹的成因和颜色的由来吗?

彩虹为啥有七色?三原色为啥是红黄蓝而非红绿蓝?科学老师有话说 - 天天要闻

彩虹的成因

彩虹最常在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这时空气内尘埃少而充满小水滴,天空的一边因为仍有雨云而较暗,而观察者头上或背后已没有云的遮挡而可见阳光,这样彩虹便会较容易被看到。

彩虹为啥有七色?三原色为啥是红黄蓝而非红绿蓝?科学老师有话说 - 天天要闻

太阳光其实是一种复合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部分。其中不可见光主要指红外线和紫外线,而我们所看见的彩虹其实是可见光照射到空气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折射及反射而成的。具体的过程如下:

阳光照射到水滴表面,先折射一次

阳光中的可见光是白光,是由不同的单色光构成的。而球形的水滴对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的单色光由于频率、波长不同,其折射率也有所不同。而红光的折射率比蓝紫色光小,导致蓝紫光的偏向角度比红光大。因此复合的白光在经过第一次折射之后变成了不同的单色光形成了我们常说的七种色光带——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实人类很早就可以通过棱镜让白光发生色散,但最早是由牛顿设计了相关的棱镜实验,并通过“实验归纳——假说理论——实验检验”的典型的科学规律的研究方法,并渗透着分析(把白光分解为单色光研究)和综合的方法(把单色光复合为白光)。

折射后的不同色光在水滴的背面发生反射

光经过第一次折射后在水滴内会再发生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见的光谱是会和第一次折射后产生的光谱分布刚好相反。

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

经过第二次折射后的色光进入人的眼睛,最终在人的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即我们看到的不同颜色的光。(如使大脑产生“红色”视觉的光波长大概是620~760nm,而产生“绿色”的光波长大概是520~560nm)

物体的颜色

随着对光谱和色彩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世界上的万物色彩斑斓主要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其中反射到我们眼里的色光决定了物体的颜色。如当我们观察叶子时,是因为照射到叶子的绿色光被叶片反射,而其他色光均被吸收了,导致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

相对特殊的是,当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的色光时,我们的大脑接收不到任何的可见光,就将其认知为了“黑色”。好比我们在没有灯光的晚上观察叶片时,此时由于没有光照,因此不会有任何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也变成了漆黑一片。而当某个物体不能吸收任何色光,将所有色光全部反射时,我们就会将其认知为“白色”。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色彩中存在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即我们现在所提的三原色(红绿蓝)。将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色光。

彩虹为啥有七色?三原色为啥是红黄蓝而非红绿蓝?科学老师有话说 - 天天要闻

扩展思考题:

为什么可见光光谱中没有棕色?

其实“棕色”根本就不存在!棕色只是人的大脑所认知出的一种颜色,它的形成还和其背景色彩有关。事实上,棕色本身其实是颜色较暗的“橙色”,在背景偏黒的环境中呈现“暗橙”,但在背景偏白的环境中,我们的大脑为错认其为一种新的颜色——“棕色”。

彩虹为啥有七色?三原色为啥是红黄蓝而非红绿蓝?科学老师有话说 - 天天要闻

为什么美术中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而非红绿蓝?

光的三原色属于物理的研究范畴,是物理学家根据光的色散理论及实验得来的。光学三原色其色彩的混合属于加法显色,光线会越加越亮,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如红和绿混合成黄色,因为完全不含蓝色,所以黄色就是蓝色的补色。两个等量补色混合也形成白色。两色光混合后,其光线增强,光亮度高于两色光的起初亮度。另外,合色越多,其光线越多,色度就越接近于白色。

而美术中所讲的颜料三原色是色彩学家的研究体系,其研究表明色料的三原色是红色、黄色、蓝色。颜料色彩的混合属于减法显色,颜料自身并不能发光,必须依靠白光照射产生反光从而被眼睛看见。如把黄色颜料和蓝色颜料混合起来,因为黄色颜料吸收蓝光,蓝色颜料吸收红光,因此只有绿色光反射出来,这就是黄色颜料加上蓝色颜料形成绿色的道理。两种颜色的颜料混合后,其光度会低于两色起初的光度。另外,合色越多,其被吸收的光线就会越多,颜色就越接近于黑色。

彩虹为啥有七色?三原色为啥是红黄蓝而非红绿蓝?科学老师有话说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铁块是白色的,而铁粉是黑色的?

对于铁块、铁片来说,光线照在上面,其表面形成成镜面反射,因此许多可见光反射入眼,形成白色。而铁粉的表面积小,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因此光照到铁粉表面形成的是漫反射,并没有许多可见光能反射入眼,因此显黑色。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