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赛项目,长实中斩获一等奖

2022年07月05日00:10:20 科学 1202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冯冕芸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云南省赛)近日在昆举行,云南长水(衡水)实验中学学生代表韩林伯、 段普雄斩获无人机蜂群舞蹈编程赛高中组一等奖,顺利进入国赛,教练员陆运龙荣获“优秀教练员”荣誉称号。

本次比赛设置个人飞行赛、物流搬运赛、团体赛、空中格斗赛、蜂群舞蹈编程赛、编程挑战赛、越障迷宫挑战赛、空中侦察赛8个项目,全方位考核参赛选手的动手能力、操控能力、空间判断能力、仪表飞行能力、编程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交流、竞技、学习的平台,更能开拓提升其科学素养。

这个省赛项目,长实中斩获一等奖 - 天天要闻

参赛代表段普雄(左一)和 韩林伯 (右一)


这个省赛项目,长实中斩获一等奖 - 天天要闻

奖牌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是青少年无人机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国性比赛,旨在弘扬航空文化,传承航空精神,提升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培养航空创新后备人才。

本次大赛中,长实中学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离不开教练员的用心培养与付出,更离不开长实中一直以来坚持素质教育的用心实践。学校开设了丰富的科创课程,坚持科技创新、素质教育为本,用科技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持续赋能。

据悉,学校将不断完善构建科创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以科学之体系培养未来科创之人才,不断激发并提升学生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好奇心和创新力,争创更多属于长水人的高光时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 天天要闻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今天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采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象测量分队在着陆场布设多台小型无人测控设备,构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