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孕期不晕”终极攻略来咯!

2021年01月05日10:00:05 健康 1272

孕期头晕是很多准妈妈都会出现的症状,担心头晕会影响宝宝和自己的健康,大部分准妈妈会选择到医院检查,但也有一些症状不太严重的准妈妈喜欢在网上查原因,结果各种说法都有.......看完感觉更晕了呢~~

怀孕后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孕期不晕”终极攻略来咯! - 天天要闻

怀孕伊始,孕妈妈的身体就幵始接受各种考验,单就引起头晕(或眩晕)的原因而言,就有早孕反应、贫血、血压  高、低血糖、缺氧、精神紧张、颈椎病、美尼尔综合征等。

孕妈妈肩负着让胎儿健康成长的重任,自身的任何不适都可能影响胎儿,眩晕往往是因为血管痉挛头部缺氧造成,孕妈妈缺氧会造成胎儿缺氧,早期胎儿缺氧会造成发育畸形和发育障碍,中晚期缺氧甚至直接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和智力成长。所以,解幵晕眩的原因,找到解决之道是“孕期不晕”重要工作。

怀孕后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孕期不晕”终极攻略来咯! - 天天要闻

01.早孕反应

怀孕后,由于胚胎绒毛的形成,身体会分泌绒毛膜促性腺 激素,使孕妈妈发生各种不适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胸胀、头晕、嗜睡的情况。

由于孕妈妈的个体差异,每个人表现不同,轻重不同。因此当没有避孕而出现头晕、嗜睡或恶心等不适时,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感冒了生病了而急于找药服用,应该想到可能是怀孕了,是早孕反应,可以卧床休息,再及时去医院检查是否怀孕。排除怀孕的因素后,再考虑其他疾病。

这种由早孕反应造成的头晕可以通过休息、转移注意力 等方式得以缓解,一般到妊娠3个月时就随着早孕反应的消失而消失了。

怀孕后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孕期不晕”终极攻略来咯! - 天天要闻

02.贫血

怀孕后,孕妈妈的血容量会在妊娠6-8周时幵始增加,到妊娠32-40周达到高峰,一直维持到分娩。

血容量增加会  使得单位时间内流到胎儿那里的血液增加,以携带充足的养料和氧气供胎儿生长。此时,如果不注意铁的摄入和补充蛋白、叶酸等维生素,就容易发生贫血。

当出现贫血时,孕妈妈会经常头晕,或蹲下再起来时感觉头晕目眩,甚至摔倒。这是脑供血不足,脑缺氧造成的。

如果是贫血,孕妈妈要特别注意补充蛋白质类食物,如 鱼、肉、蛋、奶、豆类等,特别强调要注意补充铁剂,这是造血的原料,还要注意补充叶酸,叶酸是造就血细胞壁的原料,补充维生素则可以促进铁质的吸收。

气血生成依靠合理饮食,孕妈妈平时要注意吃些五谷杂  粮、枣、坚果、红豆等,对纠正贫血有好处。贫血期间,孕妈妈尤其不能忽略围产保健,及时发现贫血,及时纠正,避免因贫血造成的眩晕。

怀孕后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孕期不晕”终极攻略来咯! - 天天要闻

03.低血糖

胎儿在妈妈体内每天以惊人的速度在发育,不断地从妈妈那里获取各种营养。有的妈妈说“我不饿就不吃”或“我工作忙顾不上吃饭”等,这样就不好了,因为胎儿不管妈妈吃与不吃都会不断地吸取营养,而妈妈就会因饥饿而出现低血糖,出现头晕甚至晕厥。同时,严重的低血糖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造成胎儿畸形。

孕妈妈一定要注意尽量均衡饮食,每顿不一定吃得太 多,但一定要营养均衡,以供给胎儿发育的需要。当然,已经有低血糖倾向的孕妈妈更要少吃多餐,在三顿正餐的基础上,两餐中间加上些小食品,如牛奶、鸡蛋、坚果等。如果工作忙或有其他原因顾不上吃饭,一定要带上点临时补充食品。

怀孕后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孕期不晕”终极攻略来咯! - 天天要闻

04.血压高

对于“妊娠高血压”孕妈妈一定不陌生,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遗传因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怀孕后体内微循环系统发生改变,引起血压高、水肿、尿中有蛋白。孕妈妈血压升高,脑血管痉挛,造成头疼头晕。当胎盘小血管痉挛时,胎儿就不能得到大量的养料和氧气,造成宫内发育迟缓,甚至其他严重后果,如果因胎盘床血管破裂导致胎盘早期剥离,进而可能威胁母婴性命。

05.缺氧

许多孕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以前喜欢的商场、咖啡馆,怀孕后就不喜欢去了,总觉得里面闷闷的,甚至有呼吸不畅的感觉。这是因为孕妈妈妊娠期耗氧量比正常人增加,但呼吸次数变化不大,每分钟不超过20次,因此当孕妈妈处在低氧的环境时,会感觉头晕,上不来气,如果腹中胎动频繁,说明胎儿也缺氧。

孕妈妈缺氧,呼吸不畅而觉得晕眩,多是因为空间密闭,人流量大,所以不建议孕妈妈到KTV包间、电影院、大型音乐会、地铁、超市等人员噪杂的地方。孕妈妈应多到公园、郊外等空气流通、氧气充足的地方,孕妈妈心情舒畅,更加利于胎儿成长。

怀孕后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孕期不晕”终极攻略来咯! - 天天要闻

06.精神紧张

人们因为考试、重要会议而突发晕眩的情况并不鲜见,这是因为神经系统作用全身小血管突然扩张,回心血量减少,供应脑部的血液相应减少,使脑一过性缺血而致晕厥。如果孕妈妈在生活中处于焦躁忧虑的状态,当然更加容易出现晕眩甚至晕倒,给自身和胎儿带来伤害。

孕妈妈尽量保持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工作压力较大,孕妈妈可以向领导申请减少工作量,或者选择难度系数较小的任务。

怀孕后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孕期不晕”终极攻略来咯! - 天天要闻

07.颈椎病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所致,所以现在许多长时间埋头工作的人易患颈椎病。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脖子僵硬,活动受限。有的伴有头晕,重者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卧床不起,这是由于椎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的。

孕妈妈在出现头晕目眩时不要一下子就断定自己是颈椎病,应该到医院请医生诊断究竟是颈椎病引起的头晕,还是其他原因。颈椎病不会单纯头晕,还会伴随有手臂麻木、颈肩僵硬等症状。如果孕前就有颈椎病,怀孕后尤其要注意调节工作量,保护颈椎,以免加重颈椎疾病。

怀孕后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孕期不晕”终极攻略来咯! - 天天要闻

08.美尼尔氏综合征

患有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人,会在耳鸣先兆之后,突然出现旋转性头晕眼花,感觉物体向患侧方向旋转或晃动,不能站立,病情严重者还会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突然晕倒在地,但神志清楚。发作时间由数分钟到数日不等,很少超过1-2周的,症状会自然逐渐减轻,直到完全消失。

有的人在大发作之后还有轻微的小发作,如位置性眩晕或变动体位后突然晕倒等,往往需要卧床休息。

孕妈妈发生类似这样的眩晕时要与其他眩晕相鉴别。孕前有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病史,孕期往往复发。如果自己不能断定,一定请医生检查,给以诊断。

怀孕后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孕期不晕”终极攻略来咯! - 天天要闻

温馨提示:●文章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均为示意图;所转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予以删除。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放疗”,就敬而远之?关于放疗的二三事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放疗”,就敬而远之?关于放疗的二三事

“啊?你说要做放疗?是不是已经很严重了?”“放疗不是会把人烧坏吗?”“听说放疗掉头发、呕吐、整个人都废了……”在门诊听到“放疗”这两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问“它能不能治好我”,而是“我还能不能撑得住”。眼神里的恐惧,几乎能把诊室空气冻住。
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吃喝玩学购”养生局 - 天天要闻

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吃喝玩学购”养生局

纵览客户端讯(巩志根)“这款香膏主要成分是艾草、薄荷,可以防蚊止痒,成分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特别适合小孩子使用,您可以试用体验一下。”在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夜市上馆陶县一家艾草产品生产企业的展位上,两名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大家介绍着艾草相关产品。一对带宝宝逛夜市的年轻夫妻体验后买了2盒,还详细了解了艾草足...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保胆手术开启胆囊疾病治疗新篇章 - 天天要闻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保胆手术开启胆囊疾病治疗新篇章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凭借成熟的保胆取石、保胆取息肉技术,成为众多胆囊疾病患者的福音,让他们避免成为“无胆英雄”。在传统外科手术观念里,切除病变器官似乎是治疗疾病的常见手段。但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秉持“治疗疾病,保留器官,重塑健康”的理念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 天天要闻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5月25日,全国护肤日。辨识湿疹的“信号”湿疹皮损的表现可随疾病进展呈现多形性特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特征。急性期:皮损基底潮红,出现密集粟粒大红色丘疹,伴渗出和结痂。亚急性期:红斑颜色转暗,渗出减少,出现鳞屑和皲裂。慢性期:皮肤增厚呈皮
今天起,吃饭请调整一下! - 天天要闻

今天起,吃饭请调整一下!

很多人为了赶时间经常十分钟就解决一顿饭但这种“超速”吃饭的习惯会给健康带来负担多项研究报告表明,在几乎所有年龄组和人群中,进食速度与肥胖呈正相关。更可怕的是,习惯性的快速进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钟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为其揭牌 - 天天要闻

“钟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为其揭牌

2025年5月24日,“2025南山呼吸健康论坛暨广州国家实验室成立4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于广州圆满举办,“钟南山科普工作室”在主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中国
茶喝不对,功夫白费:9种体质的“个性养生茶” 来了! - 天天要闻

茶喝不对,功夫白费:9种体质的“个性养生茶” 来了!

茶性分寒热温凉,功效各异。一杯茶能否养生,关键在于“对症下茶”。这种因人制宜的理念,正是中医养生的精髓所在。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9类,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不同的体质,对茶的需求也大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