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中国脑卒中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脑卒中仍为我国人群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首因,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以及改善院内医疗质量是未来需要加强的重点工作。
好好的人,怎么突然就脑卒中了呢?

脑卒中仍是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因
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49.49/10万,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造成157万人死亡。
报告指出,吸烟、饮酒、吃得过咸、蔬菜水果吃得较少等生活行为因素,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和房颤等均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或许你改变不了生活现状,但可以从保养和饮食上去改善,比如,日常充足饮水或能救你的命!
因为人身体需要的第一营养成分是水。水是一种能够产生能量的滋养物,它同时负责将人体内的营养物质运输到人体细胞内。
水分不足易疲劳;水是身体能量形成的主要来源。尽管食物通常被认作是能量的重要来源,但除非食物发生水解,并在此过程中产生能量,不然,它对身体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而且,神经传递的能量来源和使生理机能运转的各种身体指令,其来源都是水分产生的电能,而后者是在神经通路及它们与肌肉和关节的连接处形成的。
水分不足易产生焦虑感;假如大脑处于紧张的活动中,大脑前部的感受神经可能反映出对缺水状态的关注。作为身体的主人,我们如果因失职使大脑缺水,大脑就会通过焦虑感来表达对水的需要。显而易见,身体需要的是水,你却为它提供其他的饮料,它就不会得到满足。
水分不足产生抑郁感;这预示着脱水已进入更加严重的阶段,此时,脱水的身体不得不消耗某些作为抗氧化剂使用的重要元素,以便应付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毒废物——因为尿液不足,这些废物无法得以清理。缺水会使人状态低迷,产生消极和压抑的情绪。
水分不足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缺水会增高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人容易感觉到恶心、头晕、心悸,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失水是有些心律失常的最重要原因,血容量降低时,能够导致胸闷、心悸、头昏、乏力等表现。
健康饮水,不能等
近年来,很多资料表明,水的硬度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负相关,尤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水的硬度关系更为显著,认为钙镁离子对维持心肌的正常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即饮水硬度越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越低,故认为长期饮用软水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之一。
众多研究发现:首先,钙、镁可阻止心血管组织对铅、镉等有害元素的吸收,从而达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其次,心肌内离子失调可促使心血管疾病多种症状的发生,钙、镁对维持心肌的离子平衡起重要作用。而且水中钙镁是膳食中钙镁的良好补充来源。血中的镁与凝血过程有密切关系,血镁高时可使凝血时间延长,所以当镁的摄入量低,血镁浓度低时,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长期坚持健康饮水,可提高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进入不断的良性循环,不会给坏细胞滋生提供环境和条件,人体就会越来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