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2025年07月11日18:30:14 健康 3518
又到了
三天两头提醒
出没,请注意”
的时节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7月8日

青岛市急救中心

接到市民求救电话

崂山区沙子口附近

一名女子干农活时

不慎被蛇咬伤


120急救车
赶紧将她转运到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常年配备抗蛇毒血清
今年已收治患者60余人
高于去年同期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据介绍,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症状,可分为无中毒、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

细胞毒毒蛇咬伤的伤口,会出现麻木或剧痛并逐渐加重,伤肢迅速肿胀,甚至坏死。

血液毒毒蛇咬伤的伤口会出血不止

神经毒毒蛇咬伤多伴有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全身性中毒症状。

无毒蛇咬伤时,皮肤留下细小齿痕,局部稍痛,可起水疱,无全身反应

研究表明,被蛇咬伤后,2小时内使用抗蛇毒血清效果最佳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早前,一名27岁女子在三亚疑被毒蛇咬伤后,送医救治无效身亡,引发全网关注。

而在青岛,被蛇咬伤、命悬一线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2024年6月,青岛的吴先生(化名)在山上捡鸡蛋,不慎被毒蛇咬伤头部,很快就出现恶心、憋气伴有呼吸急促,意识欠清、浑身湿冷的症状。


家属发现后,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西海岸120接诊后,又紧急联系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患者属于蛇咬伤重度蛇毒液中毒导致多脏器(肝、肾、心、脑、肺)功能不全、意识不清、休克、大小便失禁,医生为患者开放双静脉通路抗休克药物、抗蝮蛇毒血清、留置导尿、胃肠减压,脏器功能支持,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同时,邀请eicu、心内科专家会诊,eicu张亮主任给予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快速补液补钾,在纠正休克的同时给予患者抗蛇毒治疗


万幸,吴先生的病情终于稳定,并痊愈出院。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有毒蛇和无毒蛇

如何鉴别?



专家介绍,青岛地区蝮蛇大多为灰褐色,头呈三角形,脖子较细。无毒蛇头比较小,颈部比较粗,爬行速度很快。


毒蛇咬伤局部可见两颗较大呈“..”分布的毒牙咬痕亦有呈“ :: ”形,除毒牙痕外,还可出现副毒牙痕迹的分布形状。


无毒蛇咬伤是前后一致的细小牙痕,呈锯齿状或弧形排列。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在小珠山地区常见的有赤链蛇、菜花蛇和土灰蛇菜花蛇无毒,赤链蛇微毒,土灰蛇是比较危险的。”


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两年发现蛇增多的主要原因还是环境变好了,再就是小众旅行方式多了,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非游览区也并非不可踏足的“禁区”。需要注意的是,无毒蛇类如果受到威胁或惊吓,也可能做出攻击行为。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被蛇咬伤怎么办?

首先,离开危险区域。如果有机会,可以拍摄蛇的照片或者记住花纹、体型等特征,方便医生快速辨别蛇的种类,从而找到相应抗毒血清。


其次,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奔跑。运动会加速体内血液循环,让毒素更快蔓延到全身。


然后,可以在伤口轻轻挤压,清除一些毒素,用矿泉水或者山泉水清洗。在局部用干净毛巾或衣物进行加压包扎。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很多影视剧里,一些人被咬伤后用嘴吸出来。这种方式并不建议,存在极大风险。


被咬伤后,很多人都知道要在伤口近心端包扎,减缓血液回流。有些人以为扎得越紧越好,这其实是个误区,一定要适度包扎,否则容易损伤神经或者血管。


此外,尽量不要用鞋带,而是选择干净的毛巾或者衣物包扎。阻碍静脉血回流的同时,也要保持动脉血流通。最重要的是要第一时间赶往医院,注射相应抗毒血清,才能彻底痊愈。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最后
再提醒青岛市民
青岛地区有十几种蛇
多生活在山岭地区
以长岛蝮蛇为主
每年4月开始活动
高峰期在6月到9月
一旦走进它们的领地
就容易被咬伤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目前,青岛第八人民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常备抗毒血清。如果发现被蛇咬伤,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到医院救治。

--------------------


来源:综合齐鲁晚报、半岛全媒体
编辑:nina
校对:王洋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 天天要闻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糖尿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警告,仿佛是一个隐藏在生活中的潜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样突如其来,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经意间改变身体的平衡。26岁的张凡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三种症状悄然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让他意识到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 天天要闻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近日,在四川乐雅高速符溪收费站外,一名司机与收费站员工因运输的韭菜薹(俗称韭菜花)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发生争执。有网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费,韭菜薹为何却被收费?高速路公司称,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对此,行业相关专家呼吁,随着农产品种类的丰富和细化,《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也...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 天天要闻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随后,多所医疗机构立即叫停了LVA手术。多名医生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频未删除7月11日下午,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网红医生尚未删除发布在个人账号上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 天天要闻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任何一项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和临床研究验证,在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开展。”7月1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群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人到中年,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瓶颈、健康隐忧,有时,不是你不想放松,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放松。今天,想分享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拥抱一下大树。别笑,这不是迷信,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很多心理学家、健康专家都推荐的“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 天天要闻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7月11日,国家疾控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这样看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表示,近期国家疾控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旨在为公众提供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