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2025年07月11日19:50:22 健康 3407

7月11日,国家疾控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 天天要闻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这样看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表示,近期国家疾控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旨在为公众提供精细化、多样化、高质量的健康气象服务。

在此,提醒公众重点关注以下信息:

一是通过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图上的颜色来识别高温健康风险等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五个等级。当预警图上出现黄色、橙色和红色时则分别代表较高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需要警惕并做好健康防护。

二是关注不同高温健康风险等级的人群健康防护措施。当处于黄色预警时,一般人群需要保持室内凉爽,减少户外剧烈活动;当处于橙色预警时,重点人群要避免外出,如果确需外出应有人陪同;当处于红色预警时,户外工作人员要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以及使用防暑降温用品,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前往气温较高地区旅行要注意三件事

潘力军提醒,临近暑期,公众外出旅游增多,如果前往气温较高的地区旅行,请大家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关注目的地天气变化情况,提前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和药品,包括防晒霜、口罩、雨具和防暑药品等。如前往境外旅游,可以查询目的地国家的健康提示,提前了解和咨询此次出行是否有必要接种相应的疫苗。

二是旅行期间严防“病从口入”。就餐前注意做好手卫生,就餐时使用公筷,提倡分餐制,同时减少摄入生冷食物,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吃过期和变质食物。

三是外出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穿着舒适、透气、适合活动的衣物,避免穿着过紧或者过松的衣物影响运动效果或造成意外伤害。做好防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喷洒驱蚊液减少蚊虫叮咬。

预防高温中暑要学会这三点

近期,我国中东部多地持续出现“桑拿天”,在户外活动时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等症状。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温中暑。”潘力军表示,高温中暑是一种危及各年龄段的病种,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和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是高温中暑的高风险人群,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在高温天气户外活动时,如何预防中暑呢?潘力军给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学会避高温。高温是高温中暑的必要条件。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12点到14点进行户外活动。

二是要学会强自身。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尽量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三是要学会自我防护。户外活动前,采取防晒、降温措施,比如撑伞戴帽,不打赤膊,不穿不利于散热的衣物。户外活动时,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是剧烈运动,每小时建议喝500毫升~1000毫升温水,按每杯水250毫升计算的话,一般来说就是喝2~4杯。不要饮用含酒精或者大量糖分的饮料,也不要喝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消化道不适。

潘力军特别提醒,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以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用冰袋、湿毛巾重点敷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降温,同时小口多次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比如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如果体温飙升超过40摄氏度,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或者嗜睡、昏迷等症状,就可能是致命的热射病,身边陪同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夏季防蚊灭蚊要做到这三方面

夏季蚊子进入活跃期。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李艳说,并非所有蚊子都会传播疾病,能传播传染病的蚊子主要是会吸食人类血液且体内能够携带病原体的蚊子,主要是伊蚊、库蚊和按蚊。这3类蚊子能传播80多种疾病,如伊蚊传播登革热等,库蚊传播乙脑,按蚊传播疟疾。这些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较大。目前,对我国、尤其是南方省份来说,登革热是更为关注的传染病。

生活中该如何防蚊灭蚊?李艳表示,要消除蚊虫孳生地。灭蚊最有效的方法是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尤其要注意定期清理花盆底盘、水桶、废弃轮胎、瓶罐等积水容器;家中储水容器要加盖密封,确保阳台或庭院排水系统通畅;家养水生植物建议至少每周换水刷洗一次,大型水池可放养食蚊鱼类;及时清理楼道杂物、屋顶落叶垃圾堆放点等,尤其注意地下室、车库等阴暗潮湿区域;配合做好公共区域的防蚊灭蚊工作。

同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家庭住宅可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可使用电蚊拍、电蚊香、灭蚊喷雾罐等消灭成蚊;在4—11月蚊媒活跃季节前往公园、丛林区域时,建议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产品,但婴幼儿请慎重使用,具体可参考产品说明书使用。如需前往东南亚、南美、非洲等蚊媒传染病高发地区,应提前关注当地传染病疫情,做好防蚊措施。

此外,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从登革热等蚊媒传播疾病流行地区返回,或被蚊虫叮咬后,如果出现发热38℃以上,严重的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

文、图|记者 王莉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 天天要闻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糖尿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警告,仿佛是一个隐藏在生活中的潜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样突如其来,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经意间改变身体的平衡。26岁的张凡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三种症状悄然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让他意识到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 天天要闻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近日,在四川乐雅高速符溪收费站外,一名司机与收费站员工因运输的韭菜薹(俗称韭菜花)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发生争执。有网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费,韭菜薹为何却被收费?高速路公司称,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对此,行业相关专家呼吁,随着农产品种类的丰富和细化,《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也...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 天天要闻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随后,多所医疗机构立即叫停了LVA手术。多名医生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频未删除7月11日下午,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网红医生尚未删除发布在个人账号上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 天天要闻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任何一项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和临床研究验证,在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开展。”7月1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群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人到中年,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瓶颈、健康隐忧,有时,不是你不想放松,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放松。今天,想分享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拥抱一下大树。别笑,这不是迷信,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很多心理学家、健康专家都推荐的“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 天天要闻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7月11日,国家疾控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这样看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表示,近期国家疾控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旨在为公众提供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