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克星来了!每天一把“安神豆”,孩子情绪稳定愿开口,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行医近40年,我见过太多为孩子自闭症愁眉不展的家长。孩子脾气暴躁、行为刻板、不愿开口,每一个 “与众不同” 的举动都让父母揪紧了心。
今天,我要把中医里一味平凡却神奇的药材——白扁豆,介绍给大家,虽然不起眼,但却是自闭症孩子的“安神豆”。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益气的功效。在自闭症的中医调理中,它就像一位 “默默耕耘的园丁”,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水湿代谢,减少痰浊生成,改善因 “痰浊蒙窍” 导致的唤名无应、目光呆滞等症状。
同时,中医认为 “脾属土,肝属木”,脾胃健运有助于制约肝木过亢,对自闭症孩子常见的刻板动作、情绪暴躁等 “肝风内动” 表现也有缓解作用。
这碗汤每天喝,会有惊喜
1.白扁豆茯苓粥
材料:白扁豆 20g、茯苓 15g、山药 30g、粳米 50g。
做法:将食材洗净,加水煮粥,每日 1 次。
功效:健脾化湿、补中益气,适合脾虚湿盛型(舌苔厚腻、形体虚胖、大便稀溏)。
2. 白扁豆茯苓陈皮汤
组成:白扁豆 25g、茯苓 20g、陈皮 5g(切丝)、猪瘦肉 100g(切片,可替换为鸡胸肉食盐少许
用法: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 800ml,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30 分钟;
功效:健脾利湿,理气化痰,适用于脾虚夹痰型(体胖苔腻、喉间有痰、情绪烦躁)
给孩子食用这些食疗方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小量开始尝试,密切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再逐步调整用量,以免过量食用加重脾胃负担。
小雨,女,7 岁。家长诉孩子喉间痰多、易烦躁,能背诵古诗、认识常用字,但语言发育迟缓(仅能说短句),存在社交障碍,拒绝与同龄人互动,挑食明显(拒食蔬菜,偏爱薯片、糖果),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情绪波动大,稍不如意即哭闹、摔玩具,恐惧陌生环境(如超市、医院),伴刻板语言(反复重复动画片台词),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
辩证痰热内蕴,心肝失调,兼脾虚失运
治疗清热涤痰,疏肝健脾
开方:白扁豆、法半夏、 陈皮、 茯苓 、竹茹 、胆南星、 柴胡 、香附、 白芍、 钩藤 、蝉蜕 炒白术、 焦三仙、 石菖蒲 、郁金等
叮嘱家长严格忌口:薯片、糖果、巧克力等甜腻食品(助湿生痰),炸鸡、烧烤等油炸食品(加重内热),平时可以煮白扁豆茯苓陈皮汤给孩子吃。
服药一段时间后,孩子喉间痰鸣明显减少,情绪爆发频率降低,主动语言增多(如询问 “这是什么”),刻板重复台词时间缩短。挑食改善,可接受少量蔬菜碎末混入饮食。舌边尖红渐退,苔黄腻减轻,脉弦滑较前和缓。
原方去胆南星,减柴胡用量,加太子参益气养阴;白扁豆增量以巩固健脾化湿之功。继续配合社交情景训练与饮食调理,加强正向行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