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会热到哭吗?

2025年05月09日18:32:03 健康 1536

阅读之前,麻烦用你发财的小手点点"爱心"创作不易,感谢大家的支持!每日更新更多优质内容

今年这个夏天,三伏天格外引人关注。才入伏没几天,不少人已经直呼“热得受不了”。尤其是今年,三伏天被称作“十年一遇的最短三伏”,总共才30天,可热劲儿却一点儿没打折。这让人不禁好奇,今年这夏天,到底能热到啥程度?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会热到哭吗? - 天天要闻

说起三伏天,那可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段。从农历上看,每年从小暑到处暑之间,就是三伏天的“主场”。古人有句话叫“热在三伏,汗在心头”,这话一点儿不假。这时候,天地就像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着,空气湿得能拧出水来,人也跟着燥热难耐。特别是中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更得格外当心,稍有不慎就可能中暑、气短、胸闷。

那三伏天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简单来说,就是一年中最热、最湿、最难熬的那段日子。古人把这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一步步把热推到顶点。为啥叫“三伏”呢?古籍里说,“伏者,阴气将起,迫于残阳未得升”,意思是阴气刚露头,却被阳气压着出不来,就像万物匿藏,伏而不显。所以,人也得学会“避其锋芒,以静为先”。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会热到哭吗? - 天天要闻

今年的三伏天,可是有点不一般。7月20日,农历六月廿六,正好是“入伏”的日子。这一天,正值小暑三候中的“鹰始鸷”,暑气蒸腾、暑湿交加。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了,今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这可是“十年一遇”的短三伏。往年常听人说“三伏整整四十天,热得像进蒸锅”,可今年,三伏天却“缩水”了。不过,别看时间短,热劲儿可一点儿没减,防暑纳凉、调气护阳,一样都不能少。

那为啥说今年是“十年一遇”的最短三伏天呢?这还得从三伏天的算法说起。老话说,“夏至三庚为初伏,四庚定中伏,立秋逢庚便是末伏”。这是祖先总结的天时规律,代代沿用。按照这个算法,今年的三伏天就是30天。其实,三伏天有长有短,天时有轮转,今年正好赶上了个“短打”的三伏年景。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会热到哭吗? - 天天要闻

具体来说,今年的三伏天时间表是这样的:初伏从7月20日到7月29日,共10天;中伏从7月30日到8月8日,也是10天;末伏从8月9日到8月18日,还是10天。虽然时间短,但热起来可不含糊。特别是对于那些体质较弱的人来说,更得小心应对。

除了时间短,今年的三伏天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撞上”了闰六月。7月24日是六月三十,25号一翻页,就直接进了闰六月。这样一来,初伏、中伏、末伏都全数落在了闰六月里。俗话讲,“六月闰一月,天公开玩笑”,这样的年份,六十年也难得一遇。从历法上看,闰六月与三伏齐头并进,不仅让这个夏天显得格外漫长,也为这段时光添了一份说头。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会热到哭吗? - 天天要闻

再来说说今年的三伏天为啥被称为“母伏”。按照老法算,2025年入伏在农历六月廿六,这天是双数,属阴,所以今年是“母伏”。古人讲究“数有阴阳,事分公母”,入伏之日看单双,定的就是这一年伏天的“属性”。老一辈常说,“阳为公,阴为母”,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今年“廿六”上场,正中双数,所以伏气虽短,闷热却藏得更深。俗话说得好,“阴中伏,湿热黏人身”,今年这“母伏”之年,气不扬烈而湿重难耐,炎热仿佛裹在湿被里,一身汗都散不出去。

“母伏”带来的影响可不小。由于湿气重,人体容易感到闷热不适,就像被一层湿布裹着一样。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出汗的人来说,更是苦不堪言。而且,湿气重还容易导致身体各种不适,比如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等。所以,今年三伏天,除了防暑之外,更得注意除湿养心。

那面对这样的三伏天,咱们该咋应对呢?首先,得顺应天时、调理起居。老话说,“三伏如蒸,人须如水”,这时候更应早卧早起,饮食清淡,养心安神。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祛湿利尿的食物,比如绿豆汤、冬瓜汤等。同时,还得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尽量待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会热到哭吗? - 天天要闻

另外,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三伏天更是个需要特别当心的时段。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他们更容易受到高温高湿的影响。所以,除了注意饮食起居之外,还得定期监测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说起来,三伏天到底热不热,其实和它是30天还是40天关系不大。关键还得看入伏那天的气候底子。当然,这些说法多是老一辈留下来的经验之谈,没有严谨的科学支撑。咱们听听就行,别太当真。不过,话说回来,面对这样的三伏天,咱们还是得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暑纳凉、调气护阳,一样都不能少。

总的来说,今年这个三伏天虽然时间短,但热劲儿可一点儿没减。咱们得格外当心,顺应天时、调理起居,才能安然度夏。最后,也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夏天里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你觉得呢?是不是也觉得今年的三伏天格外不一般?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哦!

[免责声明]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

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

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

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雷雨减弱,35℃高温将强势上线!这些防暑误区你中了几个? - 天天要闻

雷雨减弱,35℃高温将强势上线!这些防暑误区你中了几个?

广州这几天的雨带有后汛期的特征一直下个不停从昨日(6月30日)的天气看连日来的雷雨天气开始出现转折今天广州还可能有局部暴雨明天起就转以雷阵雨为主了35℃高温即将重回C位雷雨逐渐减弱35℃高温蠢蠢欲动广东省气象台预计,7月1日—2日,副高西伸加强,受偏南气流辐合影响,广东大部多云,中南部多雷阵雨天气,局部雨势较...
34岁男子手部外伤住院,医院开出“奇怪”检查单,包括前列腺检查,院方、当地卫健委回应 - 天天要闻

34岁男子手部外伤住院,医院开出“奇怪”检查单,包括前列腺检查,院方、当地卫健委回应

“一个手外伤的人,居然去检查内脏?”6月30日,江苏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反映,自己的堂哥在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宜兴市和桥医院)处理手部伤口,却被告知需要进行多项内科彩超检查。手部被玻璃划伤住院需做多项彩超检查据朱先生介绍,前几天,他的堂哥在换玻璃时不小心被玻璃划伤,前往了距离最近的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宜兴...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一个我们平常根本不会多想的生活习惯——打麻将。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动的老人。年纪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闻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来源:福州晚报】“四年了,终于找到这怪病‘真凶’!”近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病房里看着恢复正常的脚踝、脚趾60多岁的程大叔热泪盈眶4年前,程大叔发现左侧脚踝、脚趾无法正常动作,他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无果。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 天天要闻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无影灯下,腹腔镜显示屏清晰呈现患者右肾上腺区3.8厘米的肿物。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钳,在毫米级空间内精准分离血管组织。随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肿瘤被取出,困扰患者邓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压病根被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 天天要闻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依托全...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闻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还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医院停车场收费问题再次引发讨论。近期,有网友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医院停车场收费太贵的问题,患者反映称,湖南长沙某附属医院停车场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没有考虑住院的病人和家属要承担多么高的停车成本,这是否涉嫌违规收费?医院是公益性组...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 天天要闻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不靠手撑地,你能轻松从坐姿站起来吗?这个看似简单“坐下-起立”的动作,已被研究证实与死亡风险相关。AI生成图一个动作预测未来能否长寿!2025年6月,《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通过简单的“坐立试验”评估身体机能,可预测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坐立试验”(SRT)是一项简单的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