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疯传!一患者被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紧急提醒

2025年04月08日22:10:49 健康 4162

近日网传“ai医生闯大祸!
上海一患者被误诊肺炎险丧命”的消息
经核查
近期有不少自媒体
以“ai医生”为主角造谣

这条消息正是其中的典型

是!假!的!


消息疯传!一患者被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漏洞频出!纯虚构!


从网友提供的信息看,自媒体发布的消息称,在4月5日,上海徐汇区某社区医院“ai医生将重症肺炎误诊为普通感冒”,为了增强可信度,还表示“4月6日,澎湃新闻独家披露事件细节”。经核查,澎湃新闻近期没有报道过任何“ai医生误诊”的消息。


消息疯传!一患者被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假消息看似有细节,但没有具体阐述,更像是提供给大模型的编造提纲。

此外还有很多漏洞,细节也站不住脚。比如,消息提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张伟采访实录”,经核查,华山医院呼吸科没有叫张伟的医生。消息还援引“4月7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观点,但当天没有新闻发布会内容,最近一场新闻发布会也不涉及ai诊疗。



“ai医生”广泛成为谣言主角


进一步调查更是发现

这条消息背后是一批

以“ai医生”为主角的谣言


在这些谣言中,“ai医生”除了误诊,还有致人死亡的“案例”。有的发生在上海,受害人家属获赔127万元,有的发生在北京,受害人家属获赔1.2亿元。


消息疯传!一患者被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消息疯传!一患者被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自媒体所称的“ai诊疗误诊司法判决”无法找到对应的法律文书。

比较这些谣言还能发现,它们遵循相同的套路——既利用公众对医疗服务的关注,又利用公众对ai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不了解,编造故事,并加入“官方媒体报道”“权威机构统计”“行业专家分析”等细节,以获取信任。


事实上,广大网友不应轻信

“ai医生误诊”消息

而应客观看待“ai+医疗”


一方面,随着ai技术的普及,“ai+医疗”是必然趋势。去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涵盖了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和医学教学科研4大类84种具体场景,力求全方位发挥ai的优势。


但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场景中,ai发挥的都是辅助作用,包括一些官方媒体报道的“ai医院”,指的也是ai辅助诊疗技术的落地。例如,ai技术可以快速分析人体健康大数据,形成个性化的智能健康评估结果;ai可以更精准地比对ct影像,实现快捷的病例搜索等。在医疗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旧是医生。


据了解

上海瑞金医院、华山医院、六院、

四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

都已不同程度实现

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

本地化部署

在院方看来

deepseek辅助医生决策

不仅涉及临床应用

还涉及病人隐私及医学人伦

“使用边界”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消息疯传!一患者被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对于ai医疗,国家和相关医疗机构态度始终明确:不允许ai取代医生进行诊疗或处方。可以说,医生或医院用“ai诊疗”“ai开方”是严禁行为,病患及家属若发现类似现象,可以向主管部门举报。

消息疯传!一患者被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新闻夜航精美礼品免费送
消息疯传!一患者被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消息疯传!一患者被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如何参与:

②每天24点进行当日数据统计(24点之后,点击无效)。

③每周一进行数据汇总统计,“赞”“在看”“分享”排名前10的粉丝获奖。

④获奖名单将于每周一公布,请获奖者在当日私信发送收货地址、联系电话及文字信息“我要领礼物”,到新闻夜航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尽快寄出。

⑤获奖名单请在菜单栏“获奖名单”中查阅。



来源新闻坊综合上观新闻、此前报道
编   辑:梅凯悦
主   编:王   莹

审   核:孙一奇

统   筹:马长庆

监   制:杨   凯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28岁小伙眼睛不适,视物变形,竟与这个问题有关…… - 天天要闻

28岁小伙眼睛不适,视物变形,竟与这个问题有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最近,90后李力(化名)总觉得眼睛不对劲,时常感到干涩,看东西也变得模糊起来。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看东西偶尔还会出现变形的情况。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告知他,他的眼睛问题与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密切相关。国家喊你来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闻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本周末天气变化剧烈,雷电、暴雨、大风、沙尘纷纷登场。在重庆,一场雷电暴雨过后,一些人突然出现了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当天夜间,重庆各大医院急诊患者开始骤增。为何同一时间会有这么多症状相....
糖友春日焕新计划 - 天天要闻

糖友春日焕新计划

柳芽抽新,荠菜破土,又到一年代谢重启黄金期!糖友们快收下这份《春日控糖四部曲》让血糖与春花共舞,健康共春光一色。【时令焕新·春鲜甄选】✅香椿豆腐:天然胰岛素搭档头茬香椿含铬量是菠菜3倍,搭配高蛋白嫩豆腐,激发细胞糖代谢活性。切记焯水去亚硝酸
知名主持人齐思钧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现这些症状快自查 - 天天要闻

知名主持人齐思钧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现这些症状快自查

4月13日,主持人齐思钧自曝曾患精神疾病的消息,冲上多条热搜,引发热议。12日晚,齐思钧在个人社交平台进行了直播。在直播中,他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直播截图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半的心理咨询。他表示:“一切都过去了,我经历过来了,一切都在向好...
糖尿病患者创面的恢复状况如何?应怎样修复创面? - 天天要闻

糖尿病患者创面的恢复状况如何?应怎样修复创面?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有关。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长期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伤,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据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9.3%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根据预
“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 - 天天要闻

“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

北京儿童医院是我国最早一批开设儿童心理门诊的三甲医院,去年6月,医院从原来儿童心身医学科的基础上,单独分出了一个“拒绝上学门诊”。门诊开设10个月,接诊近一万人次。心理方面的问题分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拒绝上学属于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出现这种状况,以至于一号难求?开诊10个月、接诊近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