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挖痰”的中药!上养肺,下养肾,外养皮,润燥生津

2025年04月02日17:02:06 健康 1857

在浩瀚的中药宝库中,有一味药材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应用而备受推崇,它便是我们今天要深入探讨的——贝母。贝母,这味看似平凡却蕴藏着无穷力量的中药,不仅具有化痰止咳的显著效果,更在养肺、养肾、养皮以及润燥生津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功效,堪称一味“挖痰”的良药。

一味“挖痰”的中药!上养肺,下养肾,外养皮,润燥生津 - 天天要闻

贝母之源,自然之馈

贝母,又名川贝浙贝,因其产地不同而分为川贝母浙贝母等多种,其中以川贝母最为名贵。川贝母主产于四川、青海等地,而浙贝母则多产于浙江。它们均生长于山野林间,吸取天地之精华,蕴含自然之灵气。贝母之形,犹如珍珠般圆润,色泽洁白或微黄,质地坚硬而脆,断面洁白如雪,粉性足,这正是其药效所在。

上养肺,化痰止咳之要药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易受外邪侵袭,而痰浊阻肺是常见的病理状态。贝母,性微寒,味甘苦,归肺经,善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无论是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痰多,还是内伤阴虚引起的燥咳少痰,贝母均能发挥其独特的化痰止咳作用。它像一把精准的“挖痰”小铲,深入肺脏,将痰浊化开,再通过咳嗽排出体外,使肺脏恢复清宁,呼吸顺畅。

在临床应用中,贝母常与桔梗、杏仁等药配伍,用于治疗风热咳嗽;与沙参、麦冬等药同用,则能滋养肺阴,治疗燥咳。其化痰而不伤阴,润肺而不留邪,实为养肺化痰之佳品。

一味“挖痰”的中药!上养肺,下养肾,外养皮,润燥生津 - 天天要闻

下养肾,滋阴润燥之良伴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液代谢。当肾阴不足时,水液代谢失常,易生痰湿。贝母虽主要归肺经,但其滋阴润燥之功,亦能间接滋养肾阴,助肾排水湿。特别是川贝母,其滋阴之力更强,对于肾阴虚引起的干咳少痰、咽干口燥等症状,有着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在滋补肾阴的方剂中,适量加入贝母,不仅能增强方剂的滋阴效果,还能防止滋阴药过于滋腻而碍胃。贝母与熟地、山药等药同用,共奏滋肾养阴、化痰止咳之功。

外养皮,润肤养颜之秘方

肺主皮毛,肺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到皮肤的健康。当肺阴不足或痰浊阻肺时,皮肤易失润泽,出现干燥、瘙痒等症状。贝母通过养肺化痰,间接起到润肤养颜的作用。它像一股清泉,滋润着肺脏,也滋润着皮肤。

此外,贝母还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对于因热毒引起的皮肤疮疡、痈肿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将贝母研粉外敷或与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可加速疮疡的愈合,使皮肤恢复光滑细腻。

一味“挖痰”的中药!上养肺,下养肾,外养皮,润燥生津 - 天天要闻

润燥生津,四季皆宜之佳品

贝母不仅化痰止咳,还能润燥生津。在干燥的季节或环境中,人们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不适等症状。此时,适量服用贝母,可滋润口腔、咽喉,缓解干燥不适。贝母与麦冬、玄参等药同用,更能增强其润燥生津的效果。

贝母的这一功效,使其成为四季皆宜的保健品。无论是干燥的冬季,还是湿热的夏季,适量服用贝母,都能帮助身体保持水润状态,预防因干燥或湿热引起的各种不适。


一味“挖痰”的中药!上养肺,下养肾,外养皮,润燥生津 - 天天要闻

使用注意,安全有效之关键

虽然贝母功效显著,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一些事项。贝母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贝母与乌头类药物相反,不宜同用。此外,贝母的价格因品种和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辨别,以免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贝母这味中药,以其独特的化痰止咳、养肺养肾、养皮润肤以及润燥生津等功效,成为了中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像一味多功能的“挖痰”良药,不仅能帮助我们清除体内的痰浊,还能滋养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更加健康、美丽。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来自自然的馈赠,合理利用贝母这一宝贵资源,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 天天要闻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有一种野菜,经常在乡间田野、路旁沟边出现,以前人们会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为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被人称为“长寿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马齿苋。马齿苋又叫蚂蚱菜、长命菜、五行草、马苋、五方草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 天天要闻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 天天要闻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 天天要闻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运动能强身健体,但运动后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及时合理的滋补有助于快速恢复身体活力,减少疲劳感。运动后首先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及时补充因出汗流失的钠、钾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白内障往往是 50 岁以上人群的 “专利”然而武汉 25 岁的市民小吴却在一夜之间患上了白内障经医院检查医生判断这一罕见病症与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内障的经历,25 岁的武汉市民小吴至今仍感到难以置信:“就一夜之间,睡一觉起来开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后慢慢没过两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五一 "假期余额告急!返程高峰要来了!你是否已经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融媒体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记: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传统 - 天天要闻

明日立夏,切记: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传统

明日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立夏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更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养生智慧。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自然规律,总结出一系列立夏时节的禁忌与习俗,以顺应天时、调养身心。这些老传统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
81人因烟雾中毒,守护银发族,刻不容缓! - 天天要闻

81人因烟雾中毒,守护银发族,刻不容缓!

养老机构是老人们颐养天年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无数家庭对长辈的牵挂与期望然而这里人员密集老年人行为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发生火灾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区保宁路上一家养护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处置,明火被扑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02意大利当地时间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