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一动,人就垮了吗?医生:5种病没必要开刀,别让无知害自己

2025年03月26日20:02:07 健康 1537

"在大众认知里,一旦生病,尤其是病情较为严重时,手术似乎是解决问题的首要选择。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盲目手术不仅可能无法治愈疾病,还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下面通过一个真实案例,让大家对手术治疗有更全面的认识。

高龄患者肺结节治疗抉择

手术一动,人就垮了吗?医生:5种病没必要开刀,别让无知害自己 - 天天要闻

有一位 75 岁老人,在常规体检的肺部 CT 检查中,发现了磨玻璃结节。影像显示,结节内有空泡征,还有血管穿行。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初步判断为原位癌或微浸润腺癌。鉴于老人年纪大,身体代谢功能较弱,医疗团队给出的建议是定期复查,每 6 个月进行一次低剂量 CT 扫描,暂时不考虑手术。此后,多次影像对比发现,结节形态稳定,说明肿瘤发展缓慢。

然而,患者和家属对此十分不解,他们质疑:“都确诊癌症了,不手术怎么行?” 主任医师耐心解释,老人本身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对于这种发展缓慢的低危肺结节,强行手术可能会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范围在 20% - 35% 之间,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缩短寿命。这一观点,在 PMC6209797 的研究数据中也得到了证实。

外科手术:并非零风险的治疗手段

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依据《外科学诊疗规范》,分为急诊手术、限期手术和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针对创伤性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需在 6 小时内进行;限期手术适用于恶性肿瘤根治,建议确诊后 2 周内完成;择期手术则针对良性病变切除,可根据患者情况安排。但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

解剖结构损伤风险

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目标器官周围的重要结构,如心包、膈神经和喉返神经。而微创手术能有效降低 30% 的机械性损伤风险。

麻醉并发症风险

手术一动,人就垮了吗?医生:5种病没必要开刀,别让无知害自己 - 天天要闻

依据《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南》统计,全身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 1.2‰ - 2.5‰之间,包括呼吸抑制、药物过敏、恶性高热等。因此,术前进行 ASA 分级评估至关重要。

出血控制风险

复杂手术中,血管损伤的概率约为 3% - 5%。术前做好凝血功能筛查,并在术中准备自体血回输装置,可减少 50% 的异体输血量。

感染防控风险

开胸手术切口感染率在 1.8% - 3.5%,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能降低 68% 的感染风险。术后还需密切监测 C 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

远期并发症风险

肺部手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在 15% - 30%,腹腔手术则可能导致 5% - 15% 的患者出现肠粘连。而加速康复外科方案能减少 40% 的术后并发症。

这些疾病,不一定非要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约 85% 的患者通过系统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6 周后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只有出现马尾综合征或进行性肌力下降时,才需考虑手术。

肺结节管理

根据《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小于 8mm 的实性结节,建议每年随访;纯磨玻璃结节则需进行 5 年动态监测。研究表明,这类结节年均增长仅 0.3 - 0.5mm。

甲状腺结节评估

超过 90% 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建议每 6 - 12 个月复查超声及 TSH 水平。只有结节大于 4cm、疑似恶性或出现明显压迫症状时,才需手术。

痔疮阶梯治疗

无症状痔疮无需治疗。Ⅰ - Ⅱ 度痔疮,可通过饮食调节和肛周清洁缓解;Ⅲ 度痔疮可尝试胶圈套扎术。真正需要手术的患者占比不到 7%。

良性囊肿处理

肝囊肿大于 10cm 或伴有感染时,才考虑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每年增长不超过 5mm,可先观察。乳腺囊肿在囊壁增厚超过 5mm 或存在实性成分时,可进行超声引导穿刺。

围术期风险管控要点

术前身体清洁

美国外科感染学会指南建议,术前一晚用 4% 洗必泰溶液沐浴,可使术野菌落数减少 75%。

呼吸道管理

手术一动,人就垮了吗?医生:5种病没必要开刀,别让无知害自己 - 天天要闻

麻醉插管前,清洁鼻腔并修剪鼻毛,能使术后呼吸道感染率下降 18%。

代谢调控

术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 7.8 - 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 7.5%,可减少 52% 的切口愈合不良风险。

营养支持

ESPEN 指南推荐,术前 3 天开始口服营养补充剂,每日保证每千克体重 1.5g 蛋白质的摄入,提高手术耐受性。

生活习惯调整

术前戒烟 4 周以上,可使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41%;戒酒 2 周以上,能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达 65%。"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瓜分“甲亢哥” - 天天要闻

瓜分“甲亢哥”

文 | 听筒Tech,作者 | 艾莉亚,编辑 | 饶言尽管“关税”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外普通民众之间的“友好交流”。近日,一位来自美国的顶流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可谓出尽风头。自3月24日开启中国行后,所到之处,无不沸腾。这位全网坐拥超9000万粉丝的“抽象派主播”,以无剧本、无滤镜的直播形式,从上...
【健康】带饭上班真的健康吗?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 - 天天要闻

【健康】带饭上班真的健康吗?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

我们都需要安全、健康又营养的三餐,但对于上班族来说,安排一顿健康的午餐并不简单。为了给自己的健康储值并节省开支,不少上班族选择带饭上班。如何保证食品安全?一起来看!01带饭适合带什么?主食建议多吃全谷物,可以加一些粗粮、薯类、杂豆类以均衡营养。肉、蛋、鱼、虾等动物性食品一定带完全熟制的品种,也可以用坚...
光华医院“结节和息肉专病门诊”开诊 - 天天要闻

光华医院“结节和息肉专病门诊”开诊

体检时,如果发现身体里长出了多余的“东西”——结节、息肉,不少人会惴惴不安,甚至担心会不会发展成癌。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结节和息肉专病门诊”,为患者破迷开悟。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主任刘煊介绍,结节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好发部位以肺部及淋巴结最为常见,其次还包括甲状腺、乳腺、皮肤、眼、...
“AI医生”可能要来了!报告称:在疾病诊断方面,AI已超越人类! - 天天要闻

“AI医生”可能要来了!报告称:在疾病诊断方面,AI已超越人类!

“人工智能医生” 已经近在眼前。站长之家(ChinaZ.com)4 月 9 日 消息:一份报告显示,人工智能(AI)的实力在医疗诊断领域也超越了人类。据说,OpenAI 的最新人工智能模型 GPT-4 比人类医生更出色。当地时间 8 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Stanford 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I)发
氢氯噻嗪与吲达帕胺,有什么不同,降压时怎么选? - 天天要闻

氢氯噻嗪与吲达帕胺,有什么不同,降压时怎么选?

利尿剂是降压治疗中的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收缩压(高压)升高,舒张压(低压)正常或是偏低的老年性高血压。常用的利尿剂类药物有氢氯噻嗪与吲达帕胺,有很多朋友问华子,这两种药物什么不同,在降压治疗时要怎么....
健康讲堂传知识 义诊服务暖民心 - 天天要闻

健康讲堂传知识 义诊服务暖民心

【来源:清远市阳山县人民政府-部门动态】2025年3月31日,阳山县妇幼保健院高层次人才团队到小江镇卫生院开展“阳山县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惠民‘健康讲堂’”和“阳山县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义诊服务下基层”活动,为基层医务工作者赋能,为百姓
以岭药业创新中药守护心血管健康,阻断“凝壅塞闭”传变路径 - 天天要闻

以岭药业创新中药守护心血管健康,阻断“凝壅塞闭”传变路径

心血管事件链是以动脉硬化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先由高危因素聚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易损斑块破裂引起心肌梗死,再发展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直至死亡的全过程。面对这一复杂链条,传统的单因素、单环节防治理念已陷入瓶颈,急需新的系统干预策略。
斗破苍穹:黑擎到底是几星斗尊?八星斗尊还是八转斗尊?原来土豆卡了个BUG - 天天要闻

斗破苍穹:黑擎到底是几星斗尊?八星斗尊还是八转斗尊?原来土豆卡了个BUG

黑擎的实力到底有多强?究竟是八星斗尊还是八转巅峰斗尊?原来土豆在这里卡了一个BUG,难怪大家会对黑擎的实力产生质疑。斗圣遗迹夺宝大战已经正式进入收尾阶段,随着萧炎祭出天妖凰翅对付摘星老鬼,天妖凰族两位五星斗尊联手施展妖凰钟对付三色火莲。为了帮助萧炎摆脱僵局,紫
“胶”筑健康 | 2万份健康食品投递中 - 天天要闻

“胶”筑健康 | 2万份健康食品投递中

4月9日,“鲁鄂同心・‘胶’筑健康——爱心滋养计划”捐赠仪式上,山东东阿东澳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向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2万份健康食品,用于改善受助群体的营养健康。山东东阿东澳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来自有“阿胶之乡”美誉的山东东阿县,企业始终秉承“传承匠心、守护健康”的初心,专注从事阿胶及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