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一动,人就垮了吗?医生:5种病没必要开刀,别让无知害自己

2025年03月26日20:02:07 健康 1537

"在大众认知里,一旦生病,尤其是病情较为严重时,手术似乎是解决问题的首要选择。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盲目手术不仅可能无法治愈疾病,还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下面通过一个真实案例,让大家对手术治疗有更全面的认识。

高龄患者肺结节治疗抉择

手术一动,人就垮了吗?医生:5种病没必要开刀,别让无知害自己 - 天天要闻

有一位 75 岁老人,在常规体检的肺部 CT 检查中,发现了磨玻璃结节。影像显示,结节内有空泡征,还有血管穿行。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初步判断为原位癌或微浸润腺癌。鉴于老人年纪大,身体代谢功能较弱,医疗团队给出的建议是定期复查,每 6 个月进行一次低剂量 CT 扫描,暂时不考虑手术。此后,多次影像对比发现,结节形态稳定,说明肿瘤发展缓慢。

然而,患者和家属对此十分不解,他们质疑:“都确诊癌症了,不手术怎么行?” 主任医师耐心解释,老人本身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对于这种发展缓慢的低危肺结节,强行手术可能会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范围在 20% - 35% 之间,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缩短寿命。这一观点,在 PMC6209797 的研究数据中也得到了证实。

外科手术:并非零风险的治疗手段

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依据《外科学诊疗规范》,分为急诊手术、限期手术和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针对创伤性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需在 6 小时内进行;限期手术适用于恶性肿瘤根治,建议确诊后 2 周内完成;择期手术则针对良性病变切除,可根据患者情况安排。但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

解剖结构损伤风险

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目标器官周围的重要结构,如心包、膈神经和喉返神经。而微创手术能有效降低 30% 的机械性损伤风险。

麻醉并发症风险

手术一动,人就垮了吗?医生:5种病没必要开刀,别让无知害自己 - 天天要闻

依据《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南》统计,全身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 1.2‰ - 2.5‰之间,包括呼吸抑制、药物过敏、恶性高热等。因此,术前进行 ASA 分级评估至关重要。

出血控制风险

复杂手术中,血管损伤的概率约为 3% - 5%。术前做好凝血功能筛查,并在术中准备自体血回输装置,可减少 50% 的异体输血量。

感染防控风险

开胸手术切口感染率在 1.8% - 3.5%,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能降低 68% 的感染风险。术后还需密切监测 C 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

远期并发症风险

肺部手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在 15% - 30%,腹腔手术则可能导致 5% - 15% 的患者出现肠粘连。而加速康复外科方案能减少 40% 的术后并发症。

这些疾病,不一定非要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约 85% 的患者通过系统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6 周后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只有出现马尾综合征或进行性肌力下降时,才需考虑手术。

肺结节管理

根据《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小于 8mm 的实性结节,建议每年随访;纯磨玻璃结节则需进行 5 年动态监测。研究表明,这类结节年均增长仅 0.3 - 0.5mm。

甲状腺结节评估

超过 90% 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建议每 6 - 12 个月复查超声及 TSH 水平。只有结节大于 4cm、疑似恶性或出现明显压迫症状时,才需手术。

痔疮阶梯治疗

无症状痔疮无需治疗。Ⅰ - Ⅱ 度痔疮,可通过饮食调节和肛周清洁缓解;Ⅲ 度痔疮可尝试胶圈套扎术。真正需要手术的患者占比不到 7%。

良性囊肿处理

肝囊肿大于 10cm 或伴有感染时,才考虑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每年增长不超过 5mm,可先观察。乳腺囊肿在囊壁增厚超过 5mm 或存在实性成分时,可进行超声引导穿刺。

围术期风险管控要点

术前身体清洁

美国外科感染学会指南建议,术前一晚用 4% 洗必泰溶液沐浴,可使术野菌落数减少 75%。

呼吸道管理

手术一动,人就垮了吗?医生:5种病没必要开刀,别让无知害自己 - 天天要闻

麻醉插管前,清洁鼻腔并修剪鼻毛,能使术后呼吸道感染率下降 18%。

代谢调控

术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 7.8 - 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 7.5%,可减少 52% 的切口愈合不良风险。

营养支持

ESPEN 指南推荐,术前 3 天开始口服营养补充剂,每日保证每千克体重 1.5g 蛋白质的摄入,提高手术耐受性。

生活习惯调整

术前戒烟 4 周以上,可使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41%;戒酒 2 周以上,能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达 65%。"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全省首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血管斑块多学科诊疗门诊开诊 - 天天要闻

全省首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血管斑块多学科诊疗门诊开诊

极目新闻记者 王晨曦通讯员 贝兰 周宪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生活方式改变,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则是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隐形炸弹”。为提高血管斑块的精准管理和高效治疗,满足患者就医需求,5月23日,全省首家血管斑块...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天天要闻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多学一个知识点这些吃水果习惯不可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但以下食用水果的方式,并不科学:×将水果榨成果汁:榨取一杯果汁,通常需要使用三四个水果,这会使人在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癌症一旦“转移”,很多人脑海里就只剩下一个词:绝望。但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吗?其实未必,尤其是当癌细胞转移到了某些特定部位时,仍存
三伏天必喝!一杯炒姜米茶,逼出十年寒湿 - 天天要闻

三伏天必喝!一杯炒姜米茶,逼出十年寒湿

湿气困住的现代人,需要一碗“暖身茶”清晨的办公室,咖啡的香气掩盖不住键盘声里的疲惫。镜子里蜡黄的脸、黏腻的头发、总也冲不干净的马桶……这不仅是你的日常写照,更是千千万万打工人的“湿气困局”。
官方首次披露:夏建亭已被查 - 天天要闻

官方首次披露:夏建亭已被查

只讲人情不讲政治,长期与监管对象保持不正当往来,既长期借用多人证券账户炒股,还充当资金“掮客”,为他人介绍资金炒股并收受高额感谢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纪委监委5月23日消息,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夏建亭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夏建亭...
河北广宗:县医院开展健康义诊及慢病筛查活动 - 天天要闻

河北广宗:县医院开展健康义诊及慢病筛查活动

关爱基层群众,服务百姓健康。为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充分发挥医共体总医院优势,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健康需求,5月22日上午,广宗县医院组织义诊团队到东召乡北苏村开展慢性病筛查、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来自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10余名医疗护理专家组成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