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睡觉8小时是不是一定对每个人都合适?很多人都听过“八小时睡觉论”,认为每个人每天都要睡满8小时才能保持健康,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尤其是当我们年纪大了,过了70岁,睡觉似乎并不是简单地遵循这个规律那么简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变得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容易恢复,睡眠的质量与方式,甚至睡觉的时间长度,都需要更加小心和科学的安排。
虽然“八小时睡觉论”并非错,尤其对于年轻人和中年人来说,它确实能帮助大多数人维持较好的生理机能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但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睡眠的规律性和方式已经远不止于简单地躺下休息8小时。
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都会影响他们的睡眠体验。
作为一位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医生,我深知过了70岁后的睡眠问题,很多人常常忽视了一些特别的细节,最终导致健康的下降。
因此,我将分享一些独特且有用的睡觉建议,帮助大家在年纪大了之后,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获得充足又高质量的睡眠。
睡觉时“放空”你的脑袋
如果说现在有一个最常见的睡眠问题,那就一定是“失眠”。许多人都曾抱怨过自己晚上睡不着,甚至有些老年人每晚都在床上翻来覆去,越睡越焦虑。
大家常常认为,失眠的根本原因是睡眠时间不够,或者白天活动太少,导致晚上难以入睡。
而实际上,老年人的失眠往往不是简单的“睡不着”,而是因为他们的大脑没有得到足够的“放空”。
过了70岁后,人的大脑依然活跃,甚至有时候在深夜里比白天还要活跃,思维不自觉地跳跃、烦恼层出不穷。
而这时,大脑要进行的并不是“休息”,而是反复消耗我们的精力。
即使躺在床上,很多人也还是会在脑海中思考着某个问题,或者回顾某个情境,心情愈发沉重,睡意更是无从谈起。
其实,老年人的失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情绪的困扰,而这种情绪的释放和大脑的“放空”是让老年人获得深度睡眠的关键。
我曾遇到过一位70多岁的患者,退休前是老师。他每晚在床上躺了2个小时,始终无法入睡。
每次我问他是不是白天活动太少,答案都是否定的:他每天早晚都会散步,还会做一些简单的体操,身体状况很不错,然而,他却依然陷入了这个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他回忆说,每当躺下时,他的脑袋里总会出现一些学生们的面孔,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以及没能完成的愿望。
这些负面情绪在深夜里放大,让他越想越焦虑,越睡越不安。
我给他的建议是:睡前1小时放下所有的“任务”和“责任”,不再思考白天发生的事情,让自己尽量进入一种“心无杂念”的状态。
我提议他在睡前进行冥想,简单地闭上眼睛,放松身体,专注于自己的呼吸,避免过多的情绪波动,大约三周后,他告诉我,自己终于能在晚上10点准时入睡,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其实,很多老年人的失眠并不是生理原因,而是心理上的负担在作怪。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开始不如以前那样能迅速恢复,但也不要过度担心。相反,过度焦虑和紧张反而会让睡眠质量变差。
这个时候,掌握如何“放空”自己,给大脑一个休息的空间,才是保持良好睡眠的关键。
良好的睡前习惯
老年人的生理时钟逐渐失去规律性,不仅仅是白天的活动,甚至晚上入睡的时间也会变得不规律。
有些老年人由于经常性晚睡,导致了昼夜节律的紊乱,第二天早晨很难按时醒来,影响白天的活动。
而且,晚睡往往意味着晚上睡得不深,第二天的精神状态非常差,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
我曾经治疗过一位77岁的患者,他的作息非常不规律。
常常是一夜未睡,白天又昏昏欲睡,工作时没有精神,甚至下午三点钟就开始感到困倦,到了晚上却又完全睡不着。
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体重逐渐增加,精神萎靡。
经过几次和他的沟通,我建议他每天固定一个时间上床,尽量避免在晚上做过于兴奋的活动,比如看电视或进行激烈的社交活动,睡前最好进行轻松的活动,如看书或听轻音乐。
慢慢地,他开始养成了每天晚上10点准时上床的习惯,逐渐建立起了良好的作息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的睡眠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白天也能保持清醒和精力充沛。
定期的作息时间不仅有助于调节生物钟,还能改善心情,减少焦虑,避免失眠问题的出现。
固定的作息规律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进入深度睡眠,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睡眠环境也能影响睡眠质量
睡眠环境对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许多老年人常常忽视睡眠环境的调整,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比如,过亮的房间,或者床铺过于硬或过软,都可能影响他们的睡眠,老年人皮肤较为敏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影响入睡。
曾有一位80岁的患者,每晚都因为床铺不适而睡得很不安稳。
他长期习惯了硬床,但逐渐发现背部越来越痛,睡觉时总是翻来覆去,甚至觉得床上的温度不适宜。
后来,在我的建议下,他调整了床垫的硬度,使用了柔软的枕头,房间的光线也进行了适当调节。
结果,他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早晨醒来时,背部不再有疼痛感,精神也明显好了许多。
老年人的睡眠环境应该是一个安静、舒适且温度适宜的空间,避免过亮、过闷或过热,适宜的环境可以让身体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减少外界对睡眠的干扰,获得更高质量的休息。
老年人的睡眠问题并不仅仅是“睡觉时间不够”,而是更加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结合。
通过合理的放松、规律的作息以及改善睡眠环境,老年人完全可以在保证健康的同时,享有高质量的睡眠。
关于老年人睡觉需要注意的问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辛利清. 生物钟节律与机体睡眠及免疫力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生命科学研究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