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医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揭牌

2025年02月14日11:10:30 健康 7491

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帮助学生在安全的模拟环境中掌握前沿技术,加速培养“ai+医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AI 医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揭牌 - 天天要闻

记者从仪式上了解到,在该中心,学生通过使用真实的医疗级器械,获得与临床手术一致的操作体验,在安全的模拟环境中掌握前沿技术,从而提升个人准备能力和自信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创院院长郑仲煊教授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领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到微创腹腔镜技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这一发展历程体现了我们拥抱变革的决心。

“医学院的使命是为大湾区乃至全球培养未来领先的医生。接触微创和机器人技术是外科手术的未来,这需要医学生在读书时就掌握技术,而不是在成为医生的时候再来学习。”郑仲煊说。

AI 医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揭牌 - 天天要闻

传统的医学培养模式下,学生直接与真实病患进行实践,然而,这种缺乏重复性的练习对技能发展造成了重大挑战。同时,机器人手术的陡峭学习曲线和高成本也带来了显著的挑战。

郑仲煊介绍,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从基础解剖学、腹腔镜技术到机器人手术的完整培训体系。“这一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医学教育的局限,推动了医学教育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为培养‘ai+医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AI 医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揭牌 - 天天要闻

近年来,港中大医学院在外科实践领域专注于研究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并于2020年实现了世界上首例机器人辅助结肠内镜粘膜下剥离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赵伟仁教授表示,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港中大(深圳)医学院的教学与科研质量,助力培养更多杰出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于2021年8月正式成立,目前开设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五个本科专业,以及生物科学哲学硕士-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哲学硕士-博士、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项目,将分阶段开设公共卫生、护理学、中医学等专业,最终计划在校生总规模超过6000人。

AI 医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揭牌 - 天天要闻

据悉,医学院校园选址在与大学校园毗邻的神仙湖畔,占地面积2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8万平方米,已于2023年5月15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计划于2026年12月竣工交付。同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已开工建设,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规划3000张床位,预计于2025年底竣工交付。

文|记者 朱嘉乐 沈婷婷
图|学校提供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走路像踩棉花,头发大把掉……湖南一3岁女童确诊铊中毒 - 天天要闻

走路像踩棉花,头发大把掉……湖南一3岁女童确诊铊中毒

近日,刘女士3岁的女儿因不明原因眼神呆滞,无法正常行走。“孩子这一个月突然跳不起来,走路像踩棉花,头发大把大把掉……”刘女士描述。女孩大把脱发当地医院怀疑孩子中毒,于是转诊至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经检测,血铊、尿铊值均远超标,确诊为急性铊中毒。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医学科主...
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这6个差距,每个都很现实 - 天天要闻

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这6个差距,每个都很现实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治不好、花大钱、拖累家庭。而当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听到身边人劝他“去国外看看吧,那里治疗水平高”——那么问题来了: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吗?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认真、详细地聊一聊这个话题
皋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赵贵勇 精研“心”术 守护生命 - 天天要闻

皋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赵贵勇 精研“心”术 守护生命

从医20余年来,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随叫随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属亲切地称为“护心人”。他就是皋兰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糖尿病内科主任赵贵勇。从医以来,赵贵勇专注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吃瓜群众”赢了!“吃瓜”不仅营养好还抗衰老,医生推荐这几种 - 天天要闻

“吃瓜群众”赢了!“吃瓜”不仅营养好还抗衰老,医生推荐这几种

人们常常调侃“吃瓜”是一种轻松的消遣方式,但实际上,“吃瓜”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选择。某些瓜类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有助于抵抗衰老,它们无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宝藏”!健康时报资料图 张弛摄研究发现:瓜类中这种成分有助于抗衰老2025年3月,中国科学院朱正江团队在《科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