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2025年01月21日07:00:33 健康 5864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实情况如何?一些政务app还需重视“技术”升级。

图文|南京大学“数据新闻”课程

2024秋季学生

高清瑶 童巧姝 周娉羽

责编|高磊 黄玺澄

指导老师|陈志聪 王辰瑶

传播策划|俞汶希

        (上述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家书”,原标题为《“一件事一次办”,办得如何了? | 数说中国》。

数字时代,你有没有通过“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等在线服务办理过个人事务?事实上,《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已在我国实施快两年了。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实情况如何?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图1:《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

我们通过对比2020年和2023年各省级行政区(港澳台地区除外)政府门户网站公布的政府网站年度报表中的多项相关数据,试图一窥各地数字惠民落实的现状。(因部分地区2020年数据已无法获取、部分数据隐藏,本数据报道将这些无数据地区视为缺省值)

线上办件总量最高的省,一年办3.8亿件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图2: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2023年线上办件总量

2023年,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线上办件量差异较大。江苏省的线上办件量最高,接近3.8亿件;其次是河北省和山东省,线上办件量也较高,均超过2亿件。而一些省份如山西、西藏、青海等,线上办件量相对较低。总的来说,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呈现线上办件能力良好的情况,中部和东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

可全程在线办理事项量:大幅增长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图3: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线上办件量变化

从2020年至2023年,全国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的可全程在线办理事项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据显示,大部分地区的可全程在线办理事项量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尤其是湖南、陕西、新疆等地增长率远超其他省份,由此可见,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后,多数地区的线上办件服务的基础条件都有所改进。

总访问量:河南最高

根据2023年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年度报告统计发现,全国各省级行政区门户网站2023总访问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量级,其中河南省的数量尤为领先,达到16亿次访问量。四川省和湖南省的注册用户量也已突破6亿。各省级行政区门户网站的注册用户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中部和东部地区的省份普遍多于西部地区,这可能与其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关。同时,这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泛的互联网政务普及率也密切相关。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图4: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2023年度总访问量

各省政府门户都有这个板块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之后,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根据指导意见设置了针对个人和企业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板块。该板块显著提升企业和个人办事的效率与便利性,将原本分散在不同部门、需要多次申请的服务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办理,实现了“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最多跑一次”的目标,界面设计友好,分类清晰,操作简便,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提升了政府的政务服务水平。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图5: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个人服务类“高效办成一件事”示意图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图6: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企业服务类“高效办成一件事”示意图

不想上网站?还有这些移动端

在不断优化政府门户网站的基础上,为了更好提供便民服务相关信息,各地政府还进一步采取了开发小程序、app等政务信息发布移动端媒体的举措。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图7:各类型政务信息发布移动端媒体占比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图8:各省级行政区政府移动新媒体类型变化

图7显示,在各类型的政务信息发布移动端媒体中,微信(包括小程序和服务号)是各地政府开发最多的移动端媒体形式,占比43.94%。微博占比34.85%,紧随其后。app客户端占比18.18%。网媒账号占比3.03%,相对较少。

由图8可知,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后,多数原先没有专门开展移动端媒体的行政区也开设了多平台信息发布,部分行政区如北京、重庆等直辖市则是整合了多个移动端媒体的功能,减少了个别平台的媒体发布账号。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图9:各省级行政区政府移动新媒体类型变化

百姓怎么看?

百姓如何看待这些在线便民利企的数字政务服务呢?

我们爬取2024年10月29日前提及各地政务app的个人用户微博帖子正文,筛选后获得2876条有效帖子,利用“微词云”进行分词处理和词频分析,删去无用词后制作出词云图,试图分析民众的关注点以及情感倾向。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图10:用户反馈词云图

通过分析政务app相关的微博帖子内容,我们发现以下关键词频繁出现,反映了用户对政务app的主要关注点和需求。“方便”、“查询”、“申请”、“办理”——这些词汇的高频出现表明用户非常重视政务app提供的便捷服务,如在线查询、申请和办理各类事务。“手机”、“身份证”“系统”、“功能”等词显示了用户对政务app的功能性的要求。“政务服务”、“平台”、“应用”——这三个词的组合反映了用户对政务服务平台的整体认知和评价。“时间”、“开始”、“结束”——时间管理也是用户关注的重点之一。无论是办事流程的时间安排还是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都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的好坏。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图11:用户反馈词频分析

正面情感词云图展示了用户对政务app的积极评价和认可。其中,“好用”、“方便”、“快捷”、“实用”等词语占据了显著位置,表明用户普遍认为政务app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和良好的使用体验。此外,“感谢”、“支持”、“满意”等词语也多次出现,显示出用户对政务app的高度赞赏和支持态度。

负面情感词云图揭示了用户在使用政务app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不满之处。其中,“垃圾”、“无法打开”、“卡顿”、“崩溃”等词语较为突出,表明部分用户仍然遇到了应用程序运行不稳定或功能不完善的情况。

综合上述数据,我们认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近年来各省级行政区政府门户网站的线上服务能力和用户规模都在不断提高。同时,数字政务服务也在不断从网站向移动端拓展。不过,从反馈看,一些政务app还需重视“技术”升级,方能优化用户体验,增强满意度。

*参考资料及数据来源:

[1]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19982.htm

[2] 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0、2023年年度报表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

和我们分享你的看法和故事~

也可加入家书社群,一起热烈畅谈

“一件事一次办”两年来,办得如何了? - 天天要闻

本文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wechina微观中国”项目、未来编辑部一流课程的学生实践作品。

欢迎您通过投稿、提供线索等方式,和我们一起,在宏大叙事里找到微观中国!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雷雨减弱,35℃高温将强势上线!这些防暑误区你中了几个? - 天天要闻

雷雨减弱,35℃高温将强势上线!这些防暑误区你中了几个?

广州这几天的雨带有后汛期的特征一直下个不停从昨日(6月30日)的天气看连日来的雷雨天气开始出现转折今天广州还可能有局部暴雨明天起就转以雷阵雨为主了35℃高温即将重回C位雷雨逐渐减弱35℃高温蠢蠢欲动广东省气象台预计,7月1日—2日,副高西伸加强,受偏南气流辐合影响,广东大部多云,中南部多雷阵雨天气,局部雨势较...
34岁男子手部外伤住院,医院开出“奇怪”检查单,包括前列腺检查,院方、当地卫健委回应 - 天天要闻

34岁男子手部外伤住院,医院开出“奇怪”检查单,包括前列腺检查,院方、当地卫健委回应

“一个手外伤的人,居然去检查内脏?”6月30日,江苏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反映,自己的堂哥在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宜兴市和桥医院)处理手部伤口,却被告知需要进行多项内科彩超检查。手部被玻璃划伤住院需做多项彩超检查据朱先生介绍,前几天,他的堂哥在换玻璃时不小心被玻璃划伤,前往了距离最近的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宜兴...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一个我们平常根本不会多想的生活习惯——打麻将。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动的老人。年纪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闻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来源:福州晚报】“四年了,终于找到这怪病‘真凶’!”近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病房里看着恢复正常的脚踝、脚趾60多岁的程大叔热泪盈眶4年前,程大叔发现左侧脚踝、脚趾无法正常动作,他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无果。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 天天要闻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无影灯下,腹腔镜显示屏清晰呈现患者右肾上腺区3.8厘米的肿物。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钳,在毫米级空间内精准分离血管组织。随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肿瘤被取出,困扰患者邓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压病根被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 天天要闻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依托全...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闻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还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医院停车场收费问题再次引发讨论。近期,有网友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医院停车场收费太贵的问题,患者反映称,湖南长沙某附属医院停车场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没有考虑住院的病人和家属要承担多么高的停车成本,这是否涉嫌违规收费?医院是公益性组...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 天天要闻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不靠手撑地,你能轻松从坐姿站起来吗?这个看似简单“坐下-起立”的动作,已被研究证实与死亡风险相关。AI生成图一个动作预测未来能否长寿!2025年6月,《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通过简单的“坐立试验”评估身体机能,可预测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坐立试验”(SRT)是一项简单的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