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孩子身高发育与健康密不可分的关联性,一些病理性的身材矮小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要知道,年龄越大,骨龄越大,生长潜能就越小。由病理性原因导致的需补充生长激素的身材矮小患儿,应在适应症范围内尽早治疗。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生长激素品牌,几乎都合规添加了适量的抑菌剂。那么为何要添加抑菌剂?添加抑菌剂的生长激素更加安全的原理为何?以下专业信息大家有必要知晓。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长激素的特性和使用场景。生长激素是一种处方药,量因人而异,但市面上包装规格有限,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出现一支药品多次使用的情况,一次性用不完的药品,大家往往出于经济角度的考量,下一次继续使用。有研究表明,未做抑菌处理的蛋白类药品,放置7小时后污染率可高达62%。另外,未添加抑菌剂的药物多次反复注射也会增加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风险,有研究统计,血源性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率高达27.85%。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生长激素厂家普遍在药品中添加微量的抑菌剂,苯酚则是常见的抑菌剂成分。它被德国化学家龙格于1834年发现,作为抑菌剂到现在已经成功应用超过50年,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完全符合国际上对抑菌剂的严格要求。人们较为熟知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等多次使用的注射剂都能看到苯酚的身影。微量苯酚在体内不会产生蓄积,通常在体内代谢为苯基葡萄糖醛酸化物和硫酸苯酯后,随尿液排出。
综上可知,生长激素添加抑菌剂能够显著降低细菌污染的风险,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而苯酚作为抑菌成分的安全性,也经由研究数据及几十年间的应用得以验证,可放心使用。因此,在选择生长激素时,家长们不必担忧抑菌剂的添加问题,产品品质和疗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