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
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
这座城市中
总会有几个苍老但依然洪亮的声音
在公园上空首先回响:
开——走——了——!
于是,寂静的城市上空便会有一声声
“开走了”的声音在回荡。
于是,一声声“开走了”的回应的声音
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陆续响起。
于是,寂静的城市街路上、公园中,
除了辛勤的环卫工人在起早清扫街路,
便只有这些陆续走上街头和公园快步“走路”的人。
★为什么每天要走10000步?
老人们见面总要相互询问:
昨天你走了多少步?
你昨天走够10000步了吗?
“10000”步,似乎成了魔咒,
几乎在每位老人的头脑中深深地扎了根。
许多人被手机中的10000步提示互相影响着
被动地接受了这个“每天要10000步”的概念,
但却很少有人追究:
为什么要每天走10000步?
走完10000步有什么好处吗?
10000步对任何人都适合吗?
★看看不同步数对健康影响
骨科医生陈定法教授为大家详细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他直言不讳地说:
对于老年人来说,
走路的步数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不应一概而论!
他列出了不同步数对健康影响的一组数字
可供大家认真研究:
第一,5000-10000步:
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
每天行走5000-10000步比较合适,
这有助于加强免疫力和肌肉灵活性,但不会延长寿命。
第二,6000-8000步:
这是较为适宜的步数范围,
既能达到锻炼效果,
又能避免长时间行走对关节和骨骼的损伤。
第三,10000-20000步:
虽然有些研究认为这个范围较为合适
,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避免过度运动带来的负担。
尤其是老年人!
★建议:不同身体状况,应选择不同步数
第一,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的走步问题。
如果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
没有明显的健康问题,
每天行走5000-10000步是合适的。
第二,有心脑血管病老人的走步问题。
如果老年人有关节问题或心脑血管疾病,
比如脑血栓、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每天走路的步数需适当的减少,
建议控制在5000步左右。
第三,高龄老人的走步问题。
80岁以上的老人称之为高龄老人
如果身体状况较好的高龄老人,
每天行走10000步是可以的,
这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
并缓解压力、预防疾病、控制体重、消减血糖等。
然而,每天走10000步
必然加重关节负担,导致关节损伤和疼痛。
因为人体这架机器
也是年龄越大越老化!
建议银龄老人
可以采取慢走、打太极拳等不用久走的运动方式锻炼为佳。
★久走可能造成老人哪些疾病?
正常情况下,
老年人每天走路是有许多好处的,
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健康和改善心理状态,
如果走路的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
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例如:
第一 ,肌肉疲劳。
长时间走路会导致肌肉疲劳,尤其是腿部肌肉。
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不如年轻人,
因此更容易感到疲劳和酸痛。
第二 ,关节磨损。
步行时,关节需要承受身体的重量,
长期过度步行会增加关节的磨损,
特别是膝关节和踝关节。
这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关节炎等问题,
对于老年人或已有关节疾病的人来说尤为明显。
过多的走路会给老人的关节带来压力,
特别是那些患有关节炎或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老年人,
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第三,足底筋膜炎。
长时间走路可能引发足底筋膜炎,
这是一种足部疾病,
表现为足底筋膜的炎症和疼痛。
第四,跌倒损伤。
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通常较差,
过多走路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从而导致身体受伤。
第五、心肺负担加重。
虽然适度的步行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但长期过度步行会使心肺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
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人来说,
可能会加重其病情,
甚至引发心脏病等严重后果。
第六、下肢水肿与静脉曲张
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会导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
进而引起下肢水肿或静脉曲张。
这不仅影响美观,
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陈定法教授最后说:
为了老人们走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好身体,
建议叔叔阿姨们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锻炼需求,
合理安排步行时间和强度。
同时,
第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
第二,要选择优质行走路线,
不走偏僻路,不走坎坷路。
第三,要避免在恶劣的天气行走。
第四,身体不适或疼痛不能走。
总之,老年人走路要量力而行,
找到适合自己的“黄金步数”,
才能真正享受到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