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久坐办公室的白领到热爱运动的健身达人,从超重人群到挑食青少年,越来越多人因忽视关节健康而付出沉重代价。关节作为连接骨骼的“轴承”,每天默默承受着身体重量与运动冲击,它的退化往往是无声的。等到疼痛发作时,软骨磨损、韧带老化等问题可能已难以逆转。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毁掉骨关节的5件事,您一定要知道!
1、急性损伤后继续活动
生活中,不小心发生扭伤、摔伤后,有些人觉得还能勉强走路,就继续活动,这种做法非常错误。急性损伤时,关节周围韧带、滑膜或软骨已经发生撕裂,若继续活动,会导致撕裂处扩大,甚至引发软骨碎片脱落,造成关节交锁、卡顿等更严重的问题,还会错过损伤后24-72小时的黄金修复期。
正确的做法是遵循rice原则:受伤后立即休息,避免损伤部位负重;伤后24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使用弹性绷带包扎,减少出血渗出;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血液回流。若关节出现畸形、剧烈疼痛或无法承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2、挑食偏食
很多人存在挑食的问题,尤其是很少吃蔬菜。但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对维持骨骼和关节的正常代谢很重要。维生素c是合成胶原蛋白的关键原料,胶原蛋白构成关节软骨的“支架”,缺乏会导致软骨弹性下降、修复能力减弱;维生素k能激活骨钙素,促进钙质在骨骼中沉积,缺乏时易引发骨量流失。
长期挑食导致营养不均衡,骨头就会变得脆弱,久而久之,关节疼痛等问题会随之而来。建议每餐做到荤素搭配,保证摄入各类营养。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3、肥胖
肥胖对关节的危害不容小觑,其损伤机制呈现“双重打击”效应:一方面,体重每增加1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加3-6kg,相当于每天多扛重物运动(静态负荷);另一方面,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因子,会直接破坏软骨细胞代谢平衡,加速骨关节炎进展(动态损伤)。
因此,体重超标的人应积极减肥,将bmi控制在18.5-23.9之间,优先选择游泳等非负重运动减少关节压力,同时配合抗阻训练增强股四头肌力量,形成关节保护性支撑。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4、不爱运动
如今大部分人长期久坐,日均活动量极少。关节软骨没有血管,依赖关节液循环输送营养,而久坐不动会导致关节液流动缓慢,软骨细胞因得不到充足营养而退化。同时,关节周围的肌肉长期得不到锻炼会逐渐萎缩,而肌肉是支撑关节的重要力量,肌肉力量下降会使关节稳定性减弱,更易受损。
即使工作繁忙,也应抽空活动关节,比如每隔1小时做几组垫脚尖、抬腿的动作;选择瑜伽、太极、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既能锻炼肌肉,又不会给关节造成过大压力。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5、随意用药
不少人在手指、肩膀、膝盖等关节出现疼痛僵硬,活动不便时,不查明原因就自行吃药。然而,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无法解决软骨磨损、滑膜炎等根本问题,还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而且,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服用可能引发胃溃疡、肝肾功能损伤;一些不明成分的“偏方”“神药”,可能含有激素,会导致关节感染或骨质疏松等严重后果。
关节不舒服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医生问诊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再进行个性化治疗,切勿盲目用药。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章小结
改变习惯或许需要时间,但关节的损耗却不会暂停。建议大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关节功能评估,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肥胖者及运动爱好者。同时,日常生活中积极规避上述五大伤关节行为,从点滴做起呵护关节健康 。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