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2024年12月10日18:22:14 健康 1976

如果得了癌症,目前的医学技术无法治愈怎么办?普通人可能会接受命运,等待自己的死亡,但是有钱人就不一样了,一位美国富豪想用钱买一个未来。

贝德福德在自己死亡之际,将自己低温冷冻了起来,预定50年后解冻,也许医学已经发达到了可以救治他的地步。

2017年是原定贝德福德解冻的时间,然而他却没有能重见光明。人体冷冻术真的有科学依据吗?贝德福德为何不能被解冻?科学进步会打破生命的自然规律吗?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冷冻人计划

人类为了延长寿命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掌握着科技和金钱的美国富豪为此耗费心血,采用的方法也五花八门。

美国硅谷大佬布莱恩为了永葆青春,保持自己的身体机能,给自己安排了一份超级战士计划,用科技手段24小时检测自己身体指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

最引发争议的行为,是他和自己的青少年儿子进行换血疗程,将儿子年轻的血液,经过分离处理后输到自己的身体中。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布莱恩认为这样能够延长自己的青春,这位科技大佬已经将”返老还童“作为了自己的事业,用自己的身体作为试验品。

为了追求永生,把自己奉献给科学研究的人不在少数,那些越是信奉科技的人,对科技神话也越沉迷。

贝德福德是人类追求永生道路上的先行者,他的科学尝试,比布莱恩要早的多。贝德福德通过低温保存的方式,将自己的身体冷冻了起来,等待未来科学将自己唤醒。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很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发现了冷冻可以保持细胞的结构和活力,延缓生物细胞的变化。既然冰箱可以为动物的肉体保鲜,那么人体可以不可以通过冷冻保存呢?

一位大学教师罗伯特·埃廷格,在他的作品中《不朽的前景》中,谈论了关于人体冷冻的应用前景,这个概念在科幻小说界迅速走红,并扩散到社会上,成为舆论的焦点。

埃廷格在书中设想,如果可以将温度一直保持在低温的状态,人体就可以永久保存,常温环境下腐烂的情况将得以避免。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等到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就能将冷冻保存的人体唤醒,让失去活力的人再次焕发生机。这个构想给了美国人很多想象,著名的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对这部作品推崇备至。

在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中,也能看到冷冻人体技术的影子,三体中设想在未来,人类可以通过休眠技术保存人体,等到时机合适再进行唤醒。

休眠技术就是医疗手段和冷冻技术的结合,主人公罗辑正是通过把自己的身体保存起来,才活到了三体人降临的未来。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要想进行人体冷冻,需要满足一些条件,首先被冷冻的身体的基本功能要完整,这样才能在日后有复活的可能。

医学上有三种死亡标准,脑死亡、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而在临床死亡的情况下,人体在短时间内仍然保持着活跃状态,脑电波和人体循环都是正常的。

冷冻人体利用的就是这种状况,血液循环和身体器官保持在活跃的状态,通过降温的方式将人体冷冻起来。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如果说死亡是给生命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人体冷冻就是在生命结束之前按下了一个暂停键。

很多绝症病人都希望通过人体冷冻的方式,让自己活到医疗技术足够发达的那一天,从而有治愈疾病的可能。全球人体冷冻的例子并不罕见,已经有几百个成功实现人体冷冻的案例。

世界首例冷冻人

贝德福德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冷冻人体的人,他是美国大学的一名教授,是最了解自然规律的那一批人。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然而当疾病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贝德福德也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渴望,他积极治疗癌症,接受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疗法,还是没能逃过绝症。

医生告诉他,按照现在的医学水平,是无法彻底至于癌症的。万念俱灰的贝德福德在病重之时,读到了这本《不朽的前景》,书中描绘的未来给了贝德福德很大的启发。

冷冻技术在当时并不陌生,通过低温保存延缓尸体腐烂时间的技术也非常成熟,将人体完好无损地冷冻起来长久保存,并不是天方夜谭。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贝德福德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且认为冷冻人体是自己治愈疾病的最大可能。当时的冷冻技术刚刚兴起,在社会上还存在很多争议。

这是一个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领域,贝德福德面临着许多未知的风险。在和相关技术人员沟通后,贝德福德发现自己是进行冷冻保存的最好人选。

首先保存一个冷冻的人体,不仅是一个技术难题,还是一个庞大的资金难题,要想经年累月保持冷冻,就需要持续不断地资金投入。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由于这种操作的周期长,所以需要被冷冻人提前支付完资金,当时很少人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

恰好贝德福德很有钱,他学识丰富,思想灵活,早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现在唯一渴望得到又无法达成的,就是健康,因此他愿意为此付出全部的资产。

冷冻保存的另外一个条件就是身体机能要正常,贝德福德患上的肾癌,因为癌细胞转移而治疗无望,但是各种器官和血液循环的功能正常。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考虑过后,贝德福德签下了人体冷冻协议,成为了第一个被冷冻的人。为了保证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贝德福德还立下了遗嘱,给人体冷冻机构捐献了几十万美元,换取自己被冷冻保存的机会。

在贝德福德临床死亡后,医疗专家立刻对他进行了冷冻操作。他们将贝德福德体内的血液替换成生物防冻剂,然后将贝德福德密封在一个充满液氮的胶囊中,液氮可以将温度保持在196度的低温下。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给贝德福德施行冷冻手术的团队,初步规划将他冷冻50年,他们认为50年时间足以发展出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

没想到癌症的治愈比科学家预计的更加艰难,而贝德福德被解冻的时间也遥遥无期。由于时间太久的,贝德福德当初支付的费用早已不够用,高额的维护费用让他的家人不堪重负。

维护冷冻人体比将人体冷冻起来更加困难,贝德福德的保存状况已经好的,当时参与冷冻计划的人,很多都因为经济问题而不得不解冻处理。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为了能让贝德福德的遗体继续保存下去,家人将他的冷冻舱移交给了一家生命延续基金会,医疗人员检查的时候发现,贝德福德的遗体状况保存良好。

冷冻人能被复活吗

究竟能不能像贝德福德期望的那样,在技术成熟的时候解冻复活,科学家们也无法回答,解冻技术仍然又很多难题需要攻克。

虽然冷冻技术可以保存器官的完成,阻止身体机能自然衰退,但是冷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细胞损伤,很有可能导致解冻后无法苏醒。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冷冻技术依然需要时间来验证,目前全球进行冷冻人体的几百人,但是没有一例成功复活的案例,贝德福德能够保存这么久,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如今冷冻技术的发展更加先进,保存遗体的方式对人体产生破坏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也许真的有一天,贝德福德能够借助科技,重新苏醒过来。

美国一富豪被冷冻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冻,现在他怎么样了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

人体冷冻:充满未知的“复活梦”2017年08月18日12:24来源:健康报网

50多年前的冷冻富豪如今要复活?冷冻是真的,复活遥遥无期2021-04-3017:42较真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 天天要闻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当"网抑云"成为深夜朋友圈的接头暗号,当"我emo了"取代具体情绪表达,这届年轻人用戏谑解构着精神困境。可当调侃成为情绪的遮羞布,我们是否正在错失与真实自我对话的契机?那些未被言说的沉重,或许正悄然改写着大脑的沟回。某个慵懒的周末,你精心布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 天天要闻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上个月遇到一位客户,40岁的林姐,平时工作忙得顾不上做饭,经常靠外卖应付。她试过节食,但每次饿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馋高油高盐的食物。后来我建议她尝试调整饮食节奏——5天轻断食,不用挨饿,也不用顿顿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闻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张姐来咨询时,手上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她说试过节食、跳操、甚至买过代餐粉,但体重像卡在某个数字不动。我让她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吃早饭时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于是我给她分享了四个简单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习惯调整,让她先坚持21天。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 天天要闻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问华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但最近常去的药店断货了,店员推荐他用厄贝沙坦替代,说是两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华子告诉他,不建议两者混用。虽然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都....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 天天要闻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您发现了吗?今年立夏后的天气像坐过山车——清晨薄雾未散,午间骄阳似火,傍晚又飘起细雨。这种忽冷忽热、湿气弥漫的初夏,正是身体最"遭罪"的时候。而即将到来的5月21日小满节气,更像一扇隐形的健康门:推得对,安然度夏;推得错,可能给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 天天要闻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花生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说它油脂高、热量大,吃多了发胖、不消化,还对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说它是长寿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这种说法各有一套逻辑,没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内科医生开始重新关注花生的作用,特别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调节、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 天天要闻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很多人担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实不是“突然形成”的。它从不是一块血块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受损、局部炎症慢慢积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几种机制交织在一起,最终才出问题。而伤害这一整套系统的,不是剧烈运动,不是情绪波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