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开出东莞首张“港澳药械通”处方,象征着“港澳药械通”政策在东莞的正式落地。9月9日,在该院举办的“港澳药械通首批新药进院发布会”上,南都记者采访获悉,目前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已获批的港澳药品有两种,接下来医院将加强与港澳医疗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药品和医疗器械。

2023年2月,东莞光明眼科医院、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两家医疗机构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第二批指定医疗机构名单,这是东莞医疗机构首次入选该项目。此次活动现场,南都记者获悉,目前已有东莞医院启动申报省第三批“港澳药械通”医疗机构工作。
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已获两种港澳药品批件
“眼睛感觉舒服多了!”52岁的钟阿姨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是多年重度干眼症患者,她对光线极度敏感,每次出门必须戴着墨镜,眼睛干涩到几乎无法睁开,以至于难以看清事物,病情严重的时候甚至需要别人搀扶才能行走,其间,钟阿姨尝试过喝中药、使用人工泪液等眼药水,对她的症状缓解效果都不太明显。
9月5日,钟阿姨因病情加剧前来就诊。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干眼科主任黄圣邓看诊后,根据钟阿姨的病情做了全面评估,开具了伐尼克兰鼻喷雾剂的首张处方,处方的成功开出,为东莞的干眼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在眼科医疗领域,干眼症的治疗一直是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干眼症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眼表疾病。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3年)》指出,我国干眼症发病率约为21%~30%,约每5人中有1人存在干眼症。
黄圣邓表示:“伐尼克兰鼻喷剂是经鼻给药方式,避免了传统滴眼药对眼表的直接刺激,为众多的干眼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便捷的治疗选择。”
据悉,除了伐尼克兰鼻喷雾剂外,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还获得了另一种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港澳药品批件——布西珠单抗。它是新一代治疗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抗vegf药物。

东莞光明眼科医院院长于强
“根据临床需求和患者治疗需要,我们将积极引进已在港澳上市、临床急需的眼科药品和具有先进性的医疗器械”,东莞光明眼科医院相关负责人透露。
据了解,东莞市实施“港澳药械通”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区域协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更好服务广东省和东莞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战略。该政策打通了国际先进创新药快速进入内地临床应用的通道,通过引进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等,满足民众临床急需用药用械的需求。
依据相应政策,居民可在粤港澳大湾区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且不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兴奋剂目录中的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等实施进口准许证管理的药品,以及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属于临床急需、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以下简称急需药械)。此项政策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用药用械需求。
截至2024年8月中旬,广东省共批准了19家指定医疗机构,引进了76种临床急需的进口港澳药械,其中包括38种药品和38种医疗器械。
19家指定医疗机构中,东莞有两家医疗机构,分别是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和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其中,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引进了布西珠单抗和酒石酸伐尼克兰鼻喷雾剂两种药品,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引进了特泽利尤单抗一种药品。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市台心医院等已申报广东省第三批“港澳药械通”医疗机构,需要提及的是,在此过程中,东莞光明眼科医院也发挥了示范作用,积极向上述两家医院传授经验。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