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周刊 | 屁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

2024年04月14日13:45:15 健康 1160
健康周刊 | 屁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 - 天天要闻

■ 海南日报记者 林叶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因“响屁”遭遇尴尬?又或者为“臭屁”所困扰?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身体尤其是肠道健康的预警信号,可千万别小瞧这些从身体里排出来的“气”。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主治医师涂伟,聊一聊大家关注的那些“屁”事。

屁多可能是“疾病信号”

人这一生,无一例外都要放屁。正常人每天要放5次~10次屁,约排出500毫升的“气”。如果超过1200毫升即为放屁过多,医学上也称为“矢气过多症”。放屁多到底是怎么回事?涂伟介绍道,放屁多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是饮食方面,进食过程中狼吞虎咽,吞咽入过多的气体;或者进食过多的豆类、薯类与蛋白质类食物就会大量产气。其次可能是胃肠道有炎症等疾患,引起胃肠道菌群异常,从而导致有害细菌增加,产生过多的气体。再次是消化不良,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有障碍,也有可能导致排气增加,同时还会伴有大便溏稀不成形等现象。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摄入过多碳酸饮料等,也会导致放屁频率增加。

适量放屁是正常的生理情况,但是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放屁突然增多或长期多屁,可能是身体发出了“疾病的信号”。当人体的消化系统出了问题,比如慢性胃炎、早期胃癌、传染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癌、胆结石、胰腺疾病、慢性肠炎、结肠癌肠结核等,这些疾病最初可能表现出屁多、腹胀、肠鸣等消化不良症状,应当引起重视。

臭屁需警惕

屁的气味往往指向消化道的健康状况。人为什么会放臭屁?不同类型的臭屁与身体健康状况有什么联系呢?

涂伟指出,臭屁与人体摄入的饮食密切相关。比如吃了大量的大蒜、豆类等食物,分解成粪臭素吲哚、硫化氢等具有恶臭的物质,导致屁的味道较臭。但是排除饮食因素外,就需要警惕有无身体疾患,比如胃肠道炎症、肿瘤等。

当然,不能将所有的臭屁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偶见几个臭屁无伤大雅,但若出现以下这些类型的臭屁,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如果出现腥臭味的屁,并且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变细、血便、黏液便等),腹胀、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贫血、消瘦、乏力等,可能说明肠道出现了病变,病变组织会导致放出来的屁混杂了一些血腥、腥臭的味道。如果放的屁有种恶臭味,则说明可能是肠道出现了细菌感染,此时常常会伴随发热、肚子绞痛等症状。

“有屁快放”不宜憋

除了要重视频繁放屁、屁臭的情况,放屁过少也不容小觑。没有屁放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以下症状,如腹痛、腹胀、便秘、肠鸣音亢进或消失等,还有可能会出现肠梗阻,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多观察留意。

此外,在生活中,有些朋友可能为了避免尴尬,硬生生将屁憋回去,那么憋回去的屁到哪儿去了呢?这些气体会回到肠道重新被血液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肝脏,被肝脏过滤后到达肺部随呼吸吐出体外。也就是说,憋着不放的屁最后会从嘴巴、鼻子里呼出来。另外,憋屁的时候,肛门会承受很大的压力,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痔疮等疾病的发生。经常憋屁不仅会使胃肠道正常的蠕动被抑制,从而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可能加重人体肝脏、肾脏的代谢压力,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屁多、屁臭,可以先试着通过以下方法来调节。一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含硫食物的摄入量。少吃含硫食物如干果、洋葱、大蒜等,是防止臭屁最好的方法。同时多吃新鲜蔬果,保持排便通畅。新鲜蔬果是天然的通便剂,能缩短气体在结肠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与产气细菌的接触,降低产生臭气的概率。二是改善进食习惯,控制进食速度,细嚼慢咽,避免吃进去过多的空气。三是适当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并定期进行体检,排除疾患因素。若通过上述调整,症状未见好转,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大便常规、胃肠镜等方式查明病因,并进行对症治疗。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读的陶兰,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就诊,被诊断为肠胃炎。输液室走廊上,陶兰静静坐在长椅上,盯着吊瓶里的头孢曲松钠缓缓滴落,突然,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袭来,陶兰呼吸急促。4分钟前,护士为其换上这袋药后匆匆离开,陶兰起身呼救,却发现身边没有医护人员,尽管她立即自行...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 天天要闻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有一种野菜,经常在乡间田野、路旁沟边出现,以前人们会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为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被人称为“长寿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马齿苋。马齿苋又叫蚂蚱菜、长命菜、五行草、马苋、五方草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 天天要闻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 天天要闻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 天天要闻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运动能强身健体,但运动后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及时合理的滋补有助于快速恢复身体活力,减少疲劳感。运动后首先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及时补充因出汗流失的钠、钾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白内障往往是 50 岁以上人群的 “专利”然而武汉 25 岁的市民小吴却在一夜之间患上了白内障经医院检查医生判断这一罕见病症与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内障的经历,25 岁的武汉市民小吴至今仍感到难以置信:“就一夜之间,睡一觉起来开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后慢慢没过两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五一 "假期余额告急!返程高峰要来了!你是否已经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融媒体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记: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传统 - 天天要闻

明日立夏,切记: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传统

明日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立夏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更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养生智慧。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自然规律,总结出一系列立夏时节的禁忌与习俗,以顺应天时、调养身心。这些老传统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