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教育报】
“多喝水,对身体好。”
这句老生常谈的话
常会出现在父母的叮嘱声里
但突然地大量喝水未必是好事
尤其是同时伴随频繁的排尿
很可能就是中招某种疾病了

近日
金华就有一男孩被诊断为尿崩症
这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有什么特点?
👇
大量饮水、频繁排尿
14岁男孩换上尿崩症
咨询医生才知道,这病还不算特别少见。
金华的小凯(化名)今年14岁,活泼开朗的他一直身体棒棒的,今年暑假,他突然开始大量饮水,每天上厕所的次数也变得很频繁。
起初,小凯妈妈以为是因为天气太热孩子容易口渴,便没放在心上。可过了两个月,天气渐渐转凉,孩子的情况仍未好转,每天不停喝水,要排好几升尿。
除了生活变得不便,频繁如厕导致小凯睡眠变差,学习成绩也退步了。
担心小凯是因糖尿病出现多饮多尿的症状,心急的小凯妈妈赶紧带着孩子找到了金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郑伟英。经详细询问病史以及血糖、尿常规等检验后,郑伟英诊断小凯没有糖尿病,但可能患有内分泌科另一种疾病——尿崩症。
什么是尿崩症?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又称精氨酸加压素(AVP)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或者肾脏对ADH不敏感致肾小管吸收水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尿崩症的特点
多尿、烦躁、极度口渴、大量饮水、低比重尿与低渗尿。长期尿崩症会造成营养不良、生长障碍等。
尿崩症的分类
1.中枢性尿崩症:
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所致的尿崩症,包括特发性(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继发性(指由颅脑外伤、炎症、肿瘤导致)和遗传类疾病(指少数患者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肾性尿崩症:
肾脏对 ADH 反应缺陷,包括遗传性(指肾脏调控水的通道功能发生变化而导致)和继发性(指后天性的因素,如肾脏结石造成梗阻,长期低钾、高钙血症等等)。
正常儿童每日饮水量
一般在2L/㎡以下
小凯在经一系列检查后
最终被明确诊断为中枢性尿崩症
幸运的是,进行了一段时间药物治疗后
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郑伟英提醒
正常儿童每日饮水量一般在2L/㎡以下
如果饮水量或者尿量超过了3L/㎡
则可诊断多饮多尿
需要警惕一些疾病因素的存在。
尿崩症疾病进展快
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必须及时就医
来源|综合自金彩云客户端、浙江在线等消息
本期编辑|许天怡
责任编辑|刘丹丹
点点关注,更多教育资讯
锁定“浙”里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