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的鸡肉或致癌?牛津大学:吃鸡或会增加3种癌症风险,可信吗

2023年09月16日17:20:04 健康 1697

“妈,以后千万不要再买鸡肉吃了,权威大学研究是说吃鸡肉可能会增加致癌的风险。”

“这肯定是瞎说,大家谁不是从小就吃鸡肉,哪里听说过谁因为鸡肉得了癌症?”

66岁的白阿姨退休后一直在儿子家帮忙照看上幼儿园的孙子,因为孩子年纪小且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白阿姨每天总是变着花样给孩子做饭。可是,小孩子吃饭多挑食,白阿姨的孙子也不例外,无论白阿姨将其他肉类食物做的多么美味,孩子都不碰,只喜欢吃鸡肉。

为了让孩子多吃点肉补充营养,白阿姨只能经常做孩子喜欢的鸡肉。但是,最近白阿姨的儿子却已经告诉母亲以后不要买鸡肉吃了,因为有研究发现吃鸡肉可能会提高致癌的风险。

常吃的鸡肉或致癌?牛津大学:吃鸡或会增加3种癌症风险,可信吗 - 天天要闻

可能一部分听到白阿姨儿子说的话,都不禁倒抽一口冷气,开始回忆自己上次吃鸡肉是什么时候,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有一部分人和白阿姨一样,认为这是子虚乌有的言论,完全没有必要特殊注意。可是,吃鸡肉会提高癌症的发病率究竟是以讹传讹还是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我国癌症高发,都是鸡肉惹的祸?牛津大学吃鸡或增加3种癌风险

或许很多人对“癌症”一词并不陌生,其本质就是恶性肿瘤,因为癌细胞在体内繁殖、复制的速度较快,所以其会争夺周围正常器官、组织的营养,直到最后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出现衰竭甚至死亡,进而使癌症患者走向死亡。而癌症已经成为世界多个国家的病死原因之首,所以人们在生活中十分重视对癌症的预防。

常吃的鸡肉或致癌?牛津大学:吃鸡或会增加3种癌症风险,可信吗 - 天天要闻

就在前不久牛津大学所发布的一篇数据研究显示,吃鸡肉或许会提高3种癌症的发病率,而鸡肉又是我国销量较高的肉类食物,所以很多人纷纷猜测,我国癌症的高发或许与鸡肉有关。可是,癌症的发病机制与鸡肉之间究竟存在哪些联系?牛津大学又是否真的进行过此项研究呢?

事实上,这项研究的确是真实存在的。牛津大学对近乎50万余名英国人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记录被访者的饮食习惯,进而探索鸡肉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常吃的鸡肉或致癌?牛津大学:吃鸡或会增加3种癌症风险,可信吗 - 天天要闻

随访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被访者中有2.4万余名被确诊癌症,其中前列腺癌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是发病最高的癌症。

所以推测摄入鸡肉可能会增加以上三种癌症的病发几率,并将实验的过程和推测数据发表在《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杂志》上。

虽然研究数据已经发布在权威杂志,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此次的数据只属于观察性的,并没有其他更多实质性的证据可以证明癌症与鸡肉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所以大家与其过度关注鸡肉会致癌的言论,不如在平时的生活中着重注意以下已经被证实的致癌食物。

常吃的鸡肉或致癌?牛津大学:吃鸡或会增加3种癌症风险,可信吗 - 天天要闻

餐桌上的3种食物才真的致癌,尽量少吃

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们生活中存在较多的致癌物质,而有一部分就是可能藏身于我们日常的食物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哪些是被我们忽略的“致癌”食物。

1、霉变食物

实验研究发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玉米、瓜子豆类等食物在出现霉变后会产生大量的黄曲霉菌毒素,如果长时间摄入,极有可能对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早在数年前,黄曲霉菌毒素就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了一级致癌物,而且其不仅致癌,还有较强的致畸形、致突变的作用。

常吃的鸡肉或致癌?牛津大学:吃鸡或会增加3种癌症风险,可信吗 - 天天要闻

2、酒水

酒水或者是含有酒精的饮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如果说这些饮品可能存在较大的致癌作用,你相信吗?可能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事实上,酒精的确属于一级致癌物。

因为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乙醇被分解代谢后会产生乙醛,当乙醛物质与机体的DNA结合后,可能会造成DNA突变、染色体变异,进而会大大提高了组织、器官癌变的几率。

3、腌制

因为泡菜、腊肉、咸鱼等腌制食物口感美味,所以一直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但是近些年,世界卫生组织却把腌制食物列为了一级致癌物行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常吃的鸡肉或致癌?牛津大学:吃鸡或会增加3种癌症风险,可信吗 - 天天要闻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食物在腌制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亚硝酸胺,而其又属于强致癌物的一种。所以,如果人们长期摄入此类食物,极有可能诱发鼻咽癌口腔癌以及食管癌等疾病,很大程度威胁自身健康发展。

可能很多人在了解了以上知识后,认为自己和家人只要在生活中只要避开以上饮食误区就一定可以避免癌症的出现。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除了饮食方面,下面几个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可能会起到致癌的作用。

常吃的鸡肉或致癌?牛津大学:吃鸡或会增加3种癌症风险,可信吗 - 天天要闻

除了食物,还要避开这几种家里常见的物品

近些年越来越多黑心厂商为了降低货品价格,开始使用一些废弃有害物作为商品加工原料,价格可能是降低了,但是其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生活中究竟哪些物品可能会提高患癌的几率。

首先,劣质卫生纸属于潜在的致癌物。

卫生纸可谓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物品。但就是这样的每家每户的必需品,却被查出有致癌的风险,你还敢用吗?

常吃的鸡肉或致癌?牛津大学:吃鸡或会增加3种癌症风险,可信吗 - 天天要闻

前不久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市面上很大一部分品牌的卫生纸都存在荧光剂超标、漂白剂超标、添加剂超标甚至细菌超标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使用这些不合格的卫生纸有很大的致癌风险。

建议大家在购买时要仔细查看执行指标(GB-T20808为标准指标)、主要原料(原生竹浆或原生木浆)、质量等级(合格品、低等品、优等品,质量等级越高柔韧性和吸水性越强)。

其次,樟脑丸也属于致癌物的一种。

相信屏幕前很多人家的衣柜中都有一种我们耳熟能详的物品-“樟脑丸”。一直以来,因为樟脑丸有着较好的除湿、驱虫、除臭的效果,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樟脑丸也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但是近几年大量实验显示,樟脑丸中存在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还可能提高癌症的并发几率,这是什么原因?

常吃的鸡肉或致癌?牛津大学:吃鸡或会增加3种癌症风险,可信吗 - 天天要闻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天然的樟脑丸还是人工合成的,其中都含有大量的二氯本成分,甚至有些人工合成的产品会在外包装上标注二氯本含量高达99.5%。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可能会认为,含量越高,效果越好。

的确是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多数人都并不了解,国际癌症组织已经将二氯本列为了二级致癌物,长期接触极有可能有诱发白血病皮肤癌等。

总结:

通过阅读以上,相信大家已经对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临床建议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尽可能远离以上物品,最大化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文献来源:

[1]《警惕:我们身边潜伏的致癌物》,白嘉懿,2022-04-15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你真的需要减重吗? “科学减重标准”了解下 - 天天要闻

你真的需要减重吗? “科学减重标准”了解下

转自:经济日报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与阿里健康联合发布“科学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 天天要闻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控糖”风,说“控糖”能减肥,能美容、养颜,控糖60天就能从油腻大叔变成健硕型男,还能预防各种慢性病。身边好多朋友都在喊着要“控糖”。不过,控糖控的到底是什么糖呢?饮食里的碳水又该怎么算?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 天天要闻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1日,甘肃省天水市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随后几天,陆陆续续有家长带孩子自行前往西安进行血铅检验。查血铅的单独诊室挂牌5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再次赶往西安市中心医院,发现与昨日不同的是,儿科门诊已开辟单独的诊室供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就诊。下午3时许,仍有...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 天天要闻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所说,在我国大约有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风险,近几年也逐渐成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后的并发症,当多个并发症找上门,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