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2023年07月05日18:03:03 健康 1349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今天是7月5号,明天是7月6号,后天是7月7号,小暑节气,小暑节气过后也是到7月11号,就是入三伏天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进入三伏天之后,天气非常的湿热,要注意防暑降温。三伏天来临,外面的阳光非常的强烈,要注意尽量中午少外出,然后就是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少吃2样

冷饮冰棒

进入三伏天,天气炎热,然后会造成出汗多,很多人都会想喝一些冰镇的冷饮,比如说冰镇的饮料,或者是冰镇的绿豆汤,冰棒,雪糕,冰激凌等冰冷的食材来帮助身体降温。虽然当时吃的一些冰镇饮料或者冰棒等食材会让自己的身体感觉凉快舒适,但是不能多吃的,吃多了会让身体聚集太多的“寒气”,对身体很不好。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燥热的食材

进入三伏天,天气非常的炎热,然后会导致很多人都没有胃口,不想吃饭,于是就会想到去外面吃烧烤,或是麻辣烫。这类的食材都是添加了很多的燥热的调味料(辣椒粉,胡椒粉,花椒粉,五香粉)吃多了就容易造成上火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燥热食材还有韭菜,羊肉等这些食材也要少吃,特别是爱上火的朋友,更是要少吃。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多吃4菜

空心菜

进入三伏天之后,要多吃一些绿叶的蔬菜。三伏天上市的绿叶蔬菜,有空心菜,红薯叶这一类的蔬菜都可以经常吃,吃了可以对身体有补钙补充维生素,美容养颜等多种好处。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蒜末空心菜

食材:空心菜一把,大蒜少量

做法:

①、将空心菜洗净,切成小段,大蒜拍扁去皮,切成碎末备用。

②、起锅倒入食用油,油热下入蒜末,炒出香味,再加入空心菜,翻炒均匀,加入食盐翻炒入味装盘即可。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豆角

进入三伏天之后,最适合吃的蔬菜之一就是豆角,也叫豇豆。豆角是三伏天大量上市的时令蔬菜。豆角的营养价值很高,经常吃对身体的肝和肾都好。豆角可以用来清炒,凉拌也可以做成酸豇豆,还可以晒干后用来炖肉吃,很香哦!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搅拌豆角

食材:豆角半斤,大蒜少量,青红椒各1个。

做法:

①、将豆角清洗干净,切去头尾,再切成小段,大蒜拍扁去皮切成碎末,青红辣椒洗净,切成碎末,全部都装到碗里面。

②、往锅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开大火煮开,加入适量的食盐,下入豆角焯水2-3分钟,捞出控干水分,放入盘里摆放整齐。

③、往碗里面加入适量的食盐,生抽,香醋,生抽,香油,还有辣椒末,大蒜末,搅拌均匀,然后淋到豆角上面即可。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丝瓜

丝瓜是夏季大量上市的食材,也是三伏天里比较常见的时令蔬菜。进入三伏天,最适合吃的蔬菜之一就是丝瓜,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等营养物质。经常吃丝瓜美肤润肤,健脑等多种好处。丝瓜可以用来炒菜,煮汤喝都很美味。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丝瓜炒鸡蛋

食材:丝瓜一根,鸡蛋2个

做法:

①、将丝瓜削去外皮后清洗干净,切成菱形小块,再往碗里面打入鸡蛋液,用筷子搅散备用。

②、起锅倒入食用油,油热下入鸡蛋液,翻炒成絮状,然后装盘备用。

③、再往锅里面倒入一些食用油,油热下入丝瓜,翻炒至断生,加入鸡蛋液,翻炒均匀,加入食盐,胡椒粉,翻炒入味装盘即可。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冬瓜

冬瓜也是非常适合三伏天食用的时令蔬菜。东关虽然叫冬瓜,他不是冬天上市的,反而是夏季大量上市的蔬菜。冬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还有钙,经常吃冬瓜,能去除身体多余的脂肪和水分。冬瓜也是非常适合怕长胖的人食用的食材。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丝瓜炒西红柿

食材:丝瓜半斤,西红柿一个,小葱少量。

做法:

①、将冬瓜削去外皮,去掉瓜瓤,洗净,切成薄片。西红柿洗净,切成薄片,备用。香葱洗净,切成碎末备用。

②、起锅倒入食用油,油热下入西红柿翻炒出汁水,再下入冬瓜翻炒至断生,加入食盐翻炒,入味装盘,撒上葱花即可。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多吃2肉

鸭肉

进入三伏天之后,最适合吃的肉类就是鸭肉了。鸭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烟酸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营养物质。三伏天经常吃一些鸭肉,不仅滋补,还不会上火。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红烧鸭肉

食材:鸭肉1斤,生姜少量,青红椒各一个。

做法:

①、将鸭肉处理后剁成小块,洗净放入锅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生姜片,大火煮开,捞出鸭肉控干水分备用。

②、青红椒洗净,切成小块,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备用。

③、起锅倒入食用油,油热下入冰糖,翻炒至糖色,然后下入鸭肉,翻炒出油脂炒香,加入适量的热水,生姜片,生抽,老抽,食盐,然后盖上盖子,大火煮开,转小火炖40分钟。

④、时间到再加入青红椒翻炒均匀,最后大火收汁装盘即可。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鱼肉

进入三伏天之后,最适合吃的肉类之一就是鱼肉。三伏天吃鱼要吃活鱼,因为天气炎热,鱼死的之后就容易变质。鱼肉含有优质蛋白质,卵磷脂等。鱼肉也是特别适合小孩子或者是老人食用的食材。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红烧鲫鱼

食材:鲫鱼一条,生姜少量。

做法:

①、张继宇处理后,洗净控干水分备用,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备用。往碗里面加入少量的生抽,食盐,老抽,还有香醋以及淀粉,清水搅拌均匀备用。

②、起锅倒入食用油,油热下入鲫鱼煎至两面焦黄,然后淋入刚才调好的料汁,生姜片,盖上盖子,大火炖开,然后转小火,炖15分钟,将料汁不断的浇在鱼肉上,最后大火收汁装盘即可。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 - 天天要闻

总结

7月11日入伏,入伏再热也少吃2样,多吃4菜2肉,去湿热,身体好。还有几天就进入三伏天的头伏了。三伏天到来,天气炎热,要少吃一些冰镇的饮料或者冰棒,或者是燥热的食材。然后多吃一些时令的蔬菜,比如空心菜,豆角,冬瓜,丝瓜等食材,还有就是鸭肉鱼肉等。我是@湖北人燕子​,欢迎你们留言评或是关注我,谢谢!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偶然读到倪海厦这一段, 几乎是颤抖着看完! - 天天要闻

偶然读到倪海厦这一段, 几乎是颤抖着看完!

倪海厦先生的中医智慧金句摘录(附白话解读):1. "西医是治人生的病,中医是治生病的人" (直指中医整体观,把人当宇宙调平衡)2. "当你开始觉得口渴,身体已经缺水三天了" (揭示中医"治未病"精髓,症状是最后的报警器)3.
体内有癌,吃饭先知?吃饭若是出现3个异常,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 天天要闻

体内有癌,吃饭先知?吃饭若是出现3个异常,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乎大家的健康呢!在日常生活中,进食时的一些异常情况,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搞不好就是癌症在悄悄靠近。可不是吓唬大家,这可是真真切切
医生疑似饮酒上班?院方通报 - 天天要闻

医生疑似饮酒上班?院方通报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长寿区人民医院订阅号”5月4日发布情况通报称,当天,有群众反映我院医生李某某疑似饮酒上班的情况。我院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核实。目前,李某某正在接受相关调查。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我院将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感谢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支持...
巴蜀映巷:首届中医中药康养大集热闹启幕 - 天天要闻

巴蜀映巷:首届中医中药康养大集热闹启幕

5月3日,位于净月高新区的巴蜀映巷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由巴蜀映巷携手吉林省康复养老联合会合力打造的“首届中医中药康养大集”在这一天正式启幕。此次活动以“传承国粹,健康同行”为主题,致力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活动为期3天。一大早,巴蜀映巷就迎来了众多满怀期待的市民,他们有序排队,渴望得到资深中医专家...
高血压最怕缺钾?5种症状暗示你缺钾了,日常多补充4种高钾食物 - 天天要闻

高血压最怕缺钾?5种症状暗示你缺钾了,日常多补充4种高钾食物

王阿姨今年65岁,平时除了照顾孙子,喜欢出去跳跳广场舞,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但最近她感觉自己身体明显不对劲,跳舞没几分钟就累得气喘吁吁,有时候还头晕腿软。“难道年龄大了真的不行了?”她心里犯嘀咕。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原来这些症状都是因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读的陶兰,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就诊,被诊断为肠胃炎。输液室走廊上,陶兰静静坐在长椅上,盯着吊瓶里的头孢曲松钠缓缓滴落,突然,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袭来,陶兰呼吸急促。4分钟前,护士为其换上这袋药后匆匆离开,陶兰起身呼救,却发现身边没有医护人员,尽管她立即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