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二
编辑|王小二
自己已经成为“小阳人”四天了,浑身酸疼就像天天被一群五大三粗的大汉揍一顿一样。
鉴于此种情况,看是关心起朋友圈来。
于是,看到了一些情况。
可能,有些事情并不是我认为的那样。
01
之前,很多专家都说多数都是无症状。
之后,还是那帮人说不要紧就是和感冒差不多,只侵犯上呼吸道。
十几万人,重症率很低很低。
然后,我又看到了专家说的。
专家表示:在感冒发生后的一到三周后,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活动后气急等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
从我身边的朋友中的例子来看,貌似我错了。
几个朋友里有医生也有普通人,岁数有年轻的也有65岁的。
一个朋友刚退休的老教师,发烧有小十天了一直没降下来,不停地咳,不敢吃退烧药了,今天去医院看了看。
看了他的经历,有些戚戚焉。
急诊科人很多,看病人的家属在咳,病人很多咳都咳不出,脸通红。
医生和护士很多也在咳。
接下来就是走流程,验血、拍片子,开了一堆药。
留观?别闹了,没床位。
大夫都有些不好说话,多说一句脸色都不好。估计是太累了,也有一些是带病上岗。
这个咱也能理解。
医生告诫老师,如果胸闷气短了再来。
这本身就是有些胸闷气短来的啊,这也不能留观啊。
老教师平生挺注重健康,早早的就抱起了保温杯。
不抽烟不喝酒,没事还天天饭后百步走。
怎么回事呢?这和某些专家说的也不一样啊。
然后,只好回家了,彼此都有彼此的无奈。
别轻视,建议一些有基础病或者感觉自己一直咳嗽不好,再加上有胸闷气短的注意下自己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5%就要注意了。
02
现在的情况是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别光听一些人叨叨。
人家锦州想缓两天放开,结果被一些人领着一群人骂的不行。
放开了,他又表达了自己积极推动的作用。
现在的情况这样了,然后自己又开始找补了,说什么“放开太仓促,准备的不充分”。
你说你要是能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管我认不认同这种观点,至少是条汉子,至少也算是有些担当。
见什么风使什么舵,华而不实。
这就是被追捧的所谓的大V?
不管如何,风卷残云般的饱了私囊,赚了名声,这不骗人吧?
更有意思的还有一群人人家说啥,这都在底下跟着呐喊。
他是让你生活改善了,还是让你精神升华了?
03
大家都在过冬,都在等着明月三月,江南草长。
那个时候,我估计很多人都已经被病毒扫过一遍了。
现在,看看出行的机票数据开始攀升,很多人开始跑去三亚拥抱暖阳了。
“我的精神和身体都已经被桎梏很久了,我要追逐下远方和诗歌。”
估计,这是不少人的想法,我劝你别着急。
我们看一下,国外许多国家的情况,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重复感染。
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等都是至少经过了两轮。
日本更是厉害,这都已经八波了。
这些数据基本都能搜到,具体就不放了。
很多人估计和我一样都是老老实实听话的扛了三年,这最终是没抗住。
有些人肯定要说,这早晚都是如此,还整那些东西干啥?
这是很简单的有个道理。
群体免疫,我们要做的就是削峰平谷,一波一波的此起彼伏,谁都受不了。
我们的人口基数太大,如果峰谷明显,倒霉的是普通人。
近段时间,估计大家都有感触。
别的不说,这两天买药的情况是不是好多了?
当我们都经历过一次转阴后,也许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们很多的认知需要重新去审视。
一切计划还是耐心的等到春天来了再说吧!
踏踏实实的安静地过个春节。
自己辛苦赚的血汗钱好好捂一捂,说别的,都有点扯。
对了,还有一点提醒大家一下。
我是昨天感觉不错了,以为自己好了。
稍微运动了一下,今天又难受了。
如果你也感觉好了,让自己再缓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