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快来自查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2022年11月14日22:30:03 健康 1313

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2021年-202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系列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教育保护明天”(Education to Protect Tomorrow)是2022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持续教育,以了解自身病情,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同正常人一样享受明天。


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快来自查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 天天要闻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导致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受到严重损害。WHO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每年有150万人死亡直接归因于糖尿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糖尿病的病例数量和流行率都在稳步上升。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超1.41亿,每年因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死亡人数约有83.4万人。


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快来自查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 天天要闻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学习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践行“三减三健”,开启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健康相伴你我。


一、预防糖尿病“保护明天”


01


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关注个人血糖水平

我们应了解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危害等,具有糖尿病的自我监测意识,若出现了三多一少(即进食多、饮水多、排尿多、体重减少)的典型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建议健康人群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高危人群更需要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

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超重与肥胖

2、高血压

3、血脂异常

4、糖尿病家族史

5、妊娠糖尿病

6、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6.1 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快来自查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 天天要闻


02


保持理想体重

保持正常体重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成年人体质指数(BMI)正常范围是18.5-23.9Kg/m²,BMI在24到27.9Kg/m²之间为超重,BMI超过28Kg/m²为肥胖。建议超重或肥胖者使体重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4kg/㎡,或体重至少下降7%,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 分钟/周。注:BMI=体重(Kg)/身高(m)²。


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快来自查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 天天要闻


03


注重膳食营养,保证营养均衡

应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做到“三减”——减盐、减油、减糖,可适当增加非淀粉类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精加工谷类摄入,也可适当增加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油、部分坚果及种子类);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牛、羊、猪等动物的脂肪,椰子油,棕榈油等);富含反式脂肪酸(如人造黄油、油炸食物)的食物则应严格限制。同时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可适当增加,常见的有肉、蛋、奶及奶制品、黄豆、豆腐、种子类蔬菜、谷物、坚果等,动物和植物蛋白类食物最好组合食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做到合理饮食,主食定量(摄入量因人而异)。


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快来自查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 天天要闻

04


保持科学合理运动

日常生活中保持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能量消耗、加速糖类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情况。建议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健步走太极拳、 骑车、乒乓球、羽毛球、跳舞、健身操、游泳、篮球等。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糖尿病患者要遵守合适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并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快来自查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 天天要闻


05


改变生活方式,享受快乐生活

对于已经患上糖尿病的患者,需谨听医嘱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自我血糖监测;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享受更快乐的生活。


二、“三减”小贴士




减盐

食盐又叫氯化钠,钠多容易升血压

学会使用限盐勺,一天5克不另加

家庭烹饪少放盐,清淡口味是最佳

调味品里多含钠,少用才把手艺夸

餐厅外卖需留意,点餐不忘要少盐

购买食品看标签,同类比较选低钠




减油

少食油炸多蒸煮,清淡饮食益健康

限量油壶是把尺,知晓每天用油量

每日25克一人份,家庭用油控总量

炖焖凉拌油会少,荤素搭配营养好

超市购物比标签,智慧选择低脂肪

减少用油控体重,苗条身材少发胖




减糖

添加糖致能量高,过量摄入增隐患

各类食物少加糖,预防龋齿和肥胖

每天不超五十克,低于一半是榜样

高糖食品要少吃,无糖不是无能量

含糖饮料尽少喝,白水淡茶益健康



作者: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处硕士研究生 常诗琳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读的陶兰,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就诊,被诊断为肠胃炎。输液室走廊上,陶兰静静坐在长椅上,盯着吊瓶里的头孢曲松钠缓缓滴落,突然,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袭来,陶兰呼吸急促。4分钟前,护士为其换上这袋药后匆匆离开,陶兰起身呼救,却发现身边没有医护人员,尽管她立即自行...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 天天要闻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有一种野菜,经常在乡间田野、路旁沟边出现,以前人们会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为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被人称为“长寿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马齿苋。马齿苋又叫蚂蚱菜、长命菜、五行草、马苋、五方草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 天天要闻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 天天要闻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 天天要闻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运动能强身健体,但运动后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及时合理的滋补有助于快速恢复身体活力,减少疲劳感。运动后首先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及时补充因出汗流失的钠、钾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白内障往往是 50 岁以上人群的 “专利”然而武汉 25 岁的市民小吴却在一夜之间患上了白内障经医院检查医生判断这一罕见病症与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内障的经历,25 岁的武汉市民小吴至今仍感到难以置信:“就一夜之间,睡一觉起来开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后慢慢没过两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五一 "假期余额告急!返程高峰要来了!你是否已经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融媒体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记: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传统 - 天天要闻

明日立夏,切记: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传统

明日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立夏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更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养生智慧。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自然规律,总结出一系列立夏时节的禁忌与习俗,以顺应天时、调养身心。这些老传统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