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曾出演过《秦香莲》《几度夕阳红》《新包青天》等多部影视作品的知名演员杨群患膀胱癌去世,享年88岁。他的离去,令喜爱他的众多观众伤心和惋惜。
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全球第10大常见恶性肿瘤病——膀胱癌,每年有新发病例57.3万,死亡病例21.3万。尤其近年来,膀胱癌在我国呈高发态势,已位居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首。但由于膀胱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肿瘤具有“隐蔽而安静”的特点,故往往易导致误诊和漏诊。那么,对膀胱癌人们该如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呢?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容易误诊和漏诊
“广义上来讲,起源于膀胱的恶性肿瘤称为膀胱癌,其中尿路上皮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该病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陕西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副主任李强介绍。
针对膀胱癌误诊和漏诊率较高的情况,李强表示,膀胱癌早期呈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但往往没有疼痛的感觉。还有少数患者呈现非肉眼血尿,且血尿也是间歇性出现,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以为是膀胱炎症。另外,间歇性血尿可以不经过治疗就自行停止或者减轻,这也容易给患者造成疾病“治愈”或“好转”的一种错觉,从而使疾病误诊和漏诊。此外,膀胱癌患者进行的B超检查,对一些早期癌变有时难以查出,还有些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但由于部分膀胱肿瘤形态特殊未能被发现,也会造成漏诊。
吸烟会让膀胱癌发病率增加近4倍
膀胱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混合、多步骤形成的过程,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显的两大高危致病因素是吸烟和职业暴露。
李强指出,吸烟是国际公认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香烟燃烧后烟雾中所含的芳香胺和多环芳香烃是致癌物质。近50%的膀胱癌患者与吸烟有关,吸烟会让膀胱癌的发病率增加近4倍。还有长期从事接触染料、皮革、橡胶、塑料、油漆等职业的人,也会显著增加发生膀胱癌的风险。
除了吸烟和职业暴露引发膀胱癌外,膀胱结石、膀胱憩室、膀胱慢性感染,以及遗传因素和异物长期刺激,都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
血尿、尿频、尿痛、腰疼
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
早期的膀胱癌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的生长并发展,血尿、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明显出现,且频繁发作,往往此时患者才来就医,就容易延误对膀胱癌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膀胱癌的血尿症状有它自己的特点,就是无痛性、间歇性的肉眼血尿,一旦发现血尿有上述特点,那么就需要患者引起重视,及时就诊排查,明确病因。但血尿也不是膀胱癌唯一的信号,有些膀胱癌患者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如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刺激症状。”李强指出,还有一个症状也需要警惕,那就是腰疼。因为肾脏通过输尿管将尿液排入膀胱,膀胱肿瘤如果长在了输尿管开口的位置,堵住输尿管开口,造成肾脏中的尿液不能排入膀胱,从而出现肾脏积水,继而会有伴随腰疼的症状。
目前,膀胱癌主要通过手术治疗。由于易复发,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检查。
牢记五件事
远离膀胱癌
虽然膀胱癌“隐蔽而安静”,但人们日常生活中只要多加注意,还是可以最大限度远离膀胱癌的侵扰。
李强建议,生活中应牢记“五件事”,即首先不要憋尿。如果长期憋尿,可能会使尿液中的有害物质长时间停留在膀胱中,增加患癌风险。
其次,要多喝水,饮水量多了排尿次数就会多,这样有害物质在膀胱内停留的时间会减少。
第三,要减少与染料和染发剂的接触,因为长期暴露于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可增加膀胱癌的发生风险。
第四,就是不要吸烟,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
最后,不要忽视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慢性梗阻,以及尿潴留、膀胱结石等疾病。
李强提醒,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良好的心态,这些对预防膀胱癌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华商报记者 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