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健康 | 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

2022年10月30日20:22:13 健康 15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百姓健康》栏目,我们邀请辖区内各大医院的专家为大家解读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本期邀请到的是杨浦区控江医院大内科兼心内科主任赵娅,和大家聊一聊心脏康复的话题。

杨浦区控江医院

大内科兼心内科主任赵娅

百姓健康 | 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 - 天天要闻

《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21》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患病人数约3.3亿,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服用药物,手术治疗如植入支架、冠脉搭桥等大家都略知一二,但对心脏康复治疗却了解较少,但心脏康复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杨浦区控江医院大内科兼心内科主任赵娅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心脏康复的相关内容。

百姓健康 | 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 - 天天要闻

戳链接观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wxfnhNx6q8sBHv8CGJMkMQ

什么是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通过多学科合作(心内科医师为主,包括康复科、营养科、心理科、药剂科护理团队),采取综合干预手段来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行为,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一个最佳状态,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进行的综合性心血管疾病管理的医疗模式。简单地说,心脏康复就是采用一系列综合的干预治疗措施让心血管疾病患者维护自身健康,防止复发,提高心脏功能,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是心脏病慢性期一个较好的治疗手段。

为什么要做心脏康复?

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日新月异,许多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新药层出不穷,在疾病发作急性期挽救了患者生命,但是植入支架、搭好桥,换好瓣膜后就一劳永逸了吗?

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患者在疾病的缓解期会暴露诸多问题,例如精神心理问题(经常想用力支架是否会脱落;常常在夜间或凌晨出现胸闷、心慌、气急,多次至医院急诊检查均无异常;经常害怕再次心梗发作,整天惶恐不安)、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很多人认为自己得了心脏病就彻底不能“动”,尤其是手术之后的这段时间要好好在家休养,以静养为主。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长期单一的静养可导致心脏功能及机体体能进行性下降,肌肉的丢失,稍微活动就气喘),甚至使疾病反复加重等,这些问题使患者无法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又带来额外医疗负担。心脏康复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些客观问题,实现心血管疾病“防病、治病、控病”的有机统一。

心脏康复的益处有哪些?

大量的医学循证数据证实心脏康复能改善心脏功能,强化机体体能。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入放松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生活,减少因心脏疾病引起的住院次数,降低心源性死亡发生率。能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异常、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发生。

哪些人群适合做心脏康复?

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应该积极进行系统的心脏康复。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

各种心脏病术后患者:如冠脉搭桥术后、冠脉介入支架术后、心脏瓣膜病术后等。

心力衰竭患者:如慢性、稳定期的心力衰竭患者。

双心疾病患者:有心血管疾病伴有心理问题。

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如早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者。

心脏康复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要强调的是在制定心脏康复治疗方案前,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评估。评估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对患者专科疾病状况的评估;第二是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第三是对其运动能力的评估;第四是对其危险性进行分级;最后是为其进行康复治疗的禁忌症评估。通过全面科学的评估为患者制定一个有效的康复方案。

具体心脏康复包括五大方面,也就是心脏康复要牢记“五大处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处方: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药物处方的规范化在干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延缓疾病进展和改善预后方面影响巨大。例如冠心病二级预防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调脂药、β受体阻滞剂等。少数患者以为装好支架、搭好桥就不用吃药了,有些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认为手术之后长期服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自行停药,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支架术后不是万事大吉了,预防疾病再发,用药非常重要,一定要按照医生嘱咐规律用药,如果发现副作用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并且要遵嘱定期复查。

运动处方:运动是心脏康复的核心要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机制十分复杂。医学研究的大量证据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身体惰性,在心血管疾病中占重要地位,提高身体活动性,积极参与运动锻炼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强度及频率。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运动能力的综合评估后制定出个体化的运动处方。评估常采用心肺运动功能测定(CPET)、六分钟步行试验。心肺运动功能测定是判断机体运动耐力的金标准,常规的心电图、HOLTER、心超均反应静息状态下的心脏功能,心肺运动试验能精准反应运动状态下的心肺功能,体现个人的心脏储备能力,能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我们进行心肺运动功能检测,能准确判断患者的运动时无氧阈值是多少,对应心率是多少,确保患者运动时心率不超过无氧阈心率,结合患者病情准确制定出符合自身运动耐力的有氧运动处方,以确保病人运动即有效又安全。

营养处方: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先进行患者饮食习惯评估,再给予科学合理的建议。

心理处方:心脏康复特别要注意患者心理因素对康复的影响。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所以在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进行筛查,我们心脏康复中心发现有些患者在填量表时对有些问题回避不做选择,导致评估困难。我们中心就用脑状态评估仪,通过脑电图判断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更为客观,能准确的了解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可制定相应的心理处方以及时干预病人的精神心理问题。

戒烟处方:戒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风险。戒烟的长期获益至少等同于,甚至优于目前常用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也是挽救生命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手段。


2022-10-29 17:41

来源:上海杨浦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一个我们平常根本不会多想的生活习惯——打麻将。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动的老人。年纪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闻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来源:福州晚报】“四年了,终于找到这怪病‘真凶’!”近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病房里看着恢复正常的脚踝、脚趾60多岁的程大叔热泪盈眶4年前,程大叔发现左侧脚踝、脚趾无法正常动作,他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无果。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 天天要闻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无影灯下,腹腔镜显示屏清晰呈现患者右肾上腺区3.8厘米的肿物。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钳,在毫米级空间内精准分离血管组织。随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肿瘤被取出,困扰患者邓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压病根被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 天天要闻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依托全...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闻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还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医院停车场收费问题再次引发讨论。近期,有网友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医院停车场收费太贵的问题,患者反映称,湖南长沙某附属医院停车场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没有考虑住院的病人和家属要承担多么高的停车成本,这是否涉嫌违规收费?医院是公益性组...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 天天要闻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不靠手撑地,你能轻松从坐姿站起来吗?这个看似简单“坐下-起立”的动作,已被研究证实与死亡风险相关。AI生成图一个动作预测未来能否长寿!2025年6月,《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通过简单的“坐立试验”评估身体机能,可预测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坐立试验”(SRT)是一项简单的体能...
诱因不可忽视,高血压或提高中风风险,做好日常管理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诱因不可忽视,高血压或提高中风风险,做好日常管理很关键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运转的忙碌生活里,我们被琐事缠身,无暇他顾,以至于身体悄然发出的那些细微小信号,都被我们轻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经常感到头晕、疲劳,或者有时站起来感觉一阵不稳?很多时候,这些症状我们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毕竟生活压力大、工作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