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阴霾+心情低落的雨夜,自己不管不顾地睡饱一觉,今早又是阳光灿烂的开启……
运动助睡眠
周一到周六每天能睡到自然醒,对于中年老母亲来说,是奢望,因为要早起给高中娃准备早饭;而晚上陪娃到学习结束,才是开启睡眠的开始,尽管偶尔可以放肆地睡大觉,有娃爸打个替班,可娃不睡,当妈就是半睡半醒,随时有问题,瞬间起身[晕]
陪过中考的日夜,早已经习惯间歇式的睡眠,而促成睡眠高质量的主要原因,自然就是运动。每周保证2-3次的跑步,每次30-40分钟,大汗淋漓后心情大好……回想起来,跑步起始于读博那年,改善半夜入睡困难,也保证了血压的平稳,现如今步入中年,更珍惜睡眠的宝贵时间,保障睡眠质量,只要能抽身,穿上跑鞋,跑一圈,刚才因为什么郁闷来着?忘了[呲牙]
心态好睡眠佳
娃爸总说我心大,其实无非就是心态好。人生半载,坎坎坷坷,年轻时求学不顺,中年时升职困难,咋办呢?不过也都在慢慢熬。或许当年的我们没有如今年轻人的优秀,可我们有更多七零年代人的坚韧,有种死磕到底的决心。现如今也学会了适时转弯,能掂清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就有了适时转身的潇洒,还是坚持到底的决绝……
读王阳明的《心学》,禅宗有一个关于“悟道”的经典故事:一个修行的人问禅师:“您得道前,做什么?”禅师说:“打柴挑水做饭。”行者再问:“那悟道后呢?”禅师接着说:“打柴挑水做饭。”听完禅师回答,行者满脸疑惑,问道:“那何谓‘悟道’?”禅师说:“得道前,打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其实中年人,心里惦记的东西太多,自然负担重,烦恼多,睡眠困难症明显;或许可以适当做做减法,在自己心里的事情总有轻重缓急,排个序,确定个优先级,后面慢慢地发现追求减少,压力自然就会减小,辗转反侧的睡眠困难症也就不见了,要不试试?
合理膳食
年轻时偶尔熬夜,第二天还是一切如常;现如今再熬个夜,第二天就像世界末日,几天缓不过来,看哪都想在床上补个觉,最直接影响就是胃口,原本以为第二天可以减掉的体重,都浮肿回去了[捂脸]。
中年女人最要命的就是代谢缓慢,合理饮食,就非常重要,既要维持这段特殊时期身体所需,又要避免代谢减缓带来的脂肪堆积。主食的碳水是一定要吃的,可以换成粗粮,早餐的吐司可以换成全麦或者黑麦,也可以牛奶加燕麦;午餐可以换成糙米或者用薯类、玉米代替米饭;晚餐偶尔不吃,吃就会尽量少碳水;蛋白的摄入是要保证的,虽不是无肉不欢,但量会有所控制,至于水果,喜欢吃,但糖分高的水果就留在上午吃,晚上就尽量避免高糖摄入,即使偶尔放纵一下,也无可厚非,每个月都给自己放纵一顿或者一天的饮食奖励,大不了就多跑1公里呗[呲牙]。
中年人的生活不易,记得要好好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家人。如果累了,烦了,手机开个音乐或者放个有声书,睡一觉,包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