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去参加葬礼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去世的人年纪比较轻,他的亲人和宾客气氛都会显得比较沉重。但是如果去世的年纪比较大了,而且又是自然死亡,死前无病无灾。葬礼的氛围就会显得比较轻松,甚至人们还会有说有笑。
那时候并不理解其中的原因,直到后来看到了一个癌症晚期的患者,才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无病无灾过一生,在一些人看来比长寿更加可贵!
长寿到底是福是祸?85岁癌症患者,遗言引人深思
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一个瘦骨嶙峋、虚弱不堪的老人,就这样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插满了各式各样的管子。后来打听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位肺癌晚期的患者,入院的时候已经85岁高龄了。
医生在检查的时候,认为老人的癌细胞已经出现了扩散,治好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建议进行保守治疗。但是治疗的过程依然很痛苦,老人从刚入院时候的隐隐作痛,变成每日疼得睡不着觉。身体也一天比一天虚弱。
经过了三个月的治疗之后,老人已经变得瘦骨嶙峋,他流着眼泪恳求自己的儿子,不要再治疗了,让他安安稳稳地走完这一生。他说到:我宁愿现在就去死,也不愿意这样活着,在医院的每一天,我都活得生不如死。
他的家人一开始并不愿意答应放弃治疗,但是在医生和老人的劝说下,还是选择了坦然接受。随后的一个月里,虽然老人的身体还是在恶化,但是他再也不用忍受仪器的折磨了,精神甚至比之前更好。
虽然老人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但是他说的那段话,至今都让人难以忘怀。
“宁愿现在去死,也不愿意这样活着。”
人人都追求长寿,活到了七十岁想活到一百,活到一百渴望一百一。但是为什么却有人不愿意活的时间太长呢?
长寿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为何却有人不愿意活得太长?
1、对于疾病的恐惧
《南方周末》杂志曾经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70、80后虽然也有健康长寿的想法,但是并不愿意牺牲现有的经济水平,来获得更加长远的寿命
而90后则有点区别,大部分90后受访者表示:愿意用五年寿命缩短的代价,换取老年的时候,身体能够健健康康、
可见并非是老人不想活的更长寿,而是担心晚年疾病缠身,活的生不如死。如果是这样的晚年,还不如健健康康地离世。
2、老了以后难以自理
人在80岁以后,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说一位老人明明平时健健康康,能吃能喝,但是只是因为走路的时候摔了一跤,将自己的脊椎骨摔着了,从此只能躺在床上度日。
不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大小便都要在床上解决。这对于很多自尊心强的老人来说,是难以容忍的。
3、无人照料的晚年
随着一批批的年轻人,从农村走向城市,生活的压力切实地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年轻人需要加班工作。难以有时间顾及家庭,更别说照顾老人了。在农村的很多老人,都处于独居的状态。
一旦患病以后,身边缺乏亲人的照顾,生活质量必然一落千丈。甚至不乏老人因脑梗猝死,好几天之后才被邻居发现的新闻。
这些因素,让很多老人对长寿望而却步。在这些人眼中,长寿并非是福,反而是灾祸。
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否说明长寿并非是好事情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长命百岁”依然是每次大寿的时候,老人最爱听到的词汇。人们所拒绝的,无非是“不健康”的长寿而已。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改变呢?
想要健康长寿的晚安,从这三个习惯改起
第一、晚年少生病,年轻少喝酒
很多人都有饮酒的习惯,农村的生活节奏慢,生活压力小。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情,用来喝酒取乐。酒精在初期的时候,或许看不出有什么危害,但是等到晚年到来的时候,就会成为催命的符咒。
喝酒引发的肝癌,已经成为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几名,死亡率更是名列前茅。想要健康晚年,酒是绝对要少喝的。
第二、改变主食结构,少吃精致碳水
60以后,在主食的选择上,就要做出改变。大米饭、面粉等加工过后的碳水主食,也要减少食用量。相反玉米面、荞麦面、红薯等粗粮,应该重新端上餐桌。
这些主食中虽然也含有淀粉,但是含量更低。而且含有大米饭所没有的维生素和粗粮纤维,能够促进肠胃的消化吸收。对老人的健康是相当有利的。
第三、拒绝过度治疗,没事少吃药
如今老年病多发,也与药物的滥用有一定的关系。是药三分毒,无论什么药物,服用之后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但是某些私人医院,会为了更高额的利润。无论是大病小病,在药物的选择上都会选择药效更强,价格更贵的药物。虽然都能够治好疾病,但是一方面对身体有所损害,另一方面也浪费了病人的金钱,增大了医疗负担。
年过60以后,应该意识到衰老已经到来。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是情理之中,不要过度医疗,也不要随意吃药。
如果有选择,没有一个人愿意早早地离开人世。对于长寿的渴望,是根治在基因中的冲动。但是相比起对于长寿的渴望,也有部分老人意识到了健康才是最可贵的。
没有健康的长寿,只是在无限地延长痛苦的时间而已。健康与长寿,从来都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双胞胎。
【参考资料】
1、过度医疗,让专家说不·人民日报·2015.2.13
2、钟南山院士这些年的吐槽:过度医疗就是“谋财害命”·健康时报·2018.5.13
3、不同年龄段的“粗粮食谱” 这6个时期的人请对号入座·生命时报·2018.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