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食物立功!科学家发现维持心血管健康成分,来源于豆子和稻米

2022年07月02日13:16:02 健康 1520

自然界给予人类越来越多的生命启发。

屠呦呦团队从黄花蒿茎叶中成功提取青蒿素,帮助许多贫苦、落后地区的人们摆脱了疟疾的困扰。时至今日,我国早已实现了“无疟之国”,并在2021年获得了世卫组织的消除疟疾认证。然而,在我们已经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应对传染源、改善外部环境时,却有新的内在问题摆在了前面。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目前我国罹患心脑血管问题的人数高达3.3亿,并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报告认为,不健康饮食、运动不足、抽烟等生活方式是心血管问题的重要诱因。

自然界又一次给予了我们慷慨的馈赠。

科学家在自然发酵食物纳豆中找到了帮助维护心血管健康的物质:纳豆激酶,该物质被证实可以辅助降低心血管风险标志物,从而帮助更好维持心血管健康 [1]。

发酵食物立功!科学家发现维持心血管健康成分,来源于豆子和稻米 - 天天要闻

“纳豆博士”的“下午2点半实验”

1980年的一天,在美芝加哥从事心血管研究工作的日本心血管专家须见洋行博士,吃早餐时看着从家乡带来的纳豆若有所思:在家乡那边,中老年中心血管问题的比例远远低于芝加哥,会不会和纳豆这种黏糊糊的传统食物有关?

想到这里,须见洋行博士放下早餐,兴奋地冲到实验室,将从纳豆中提取的物质加到人工血栓中。这时,他看了下时间,已是下午2点半。原本计划第二天去记录实验结果。等到下午下班时,须见洋行博士扫了一眼培养皿。他惊讶地发现,仅仅3小时的时间,血栓居然溶解了整整2厘米,相当于过去他采用的尿激酶速度的19倍之多!

进一步研究下,须见洋行博士成功从纳豆中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纳豆激酶,相关研究发布在业内杂志上[1],颇受关注。

这场偶然的实验也成为了心血管健康研究历史上有名的“下午两点半实验”,而须见洋行博士本人甚至被称为“纳豆博士”。

发酵食物立功!科学家发现维持心血管健康成分,来源于豆子和稻米 - 天天要闻

纳豆激酶,呵护心脑血管

此后,越来越多关于纳豆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发布。

科学家甚至进行了一项长达16年的大型队列研究[2],该研究纳入了13355名男性和15724名女性志愿者。结果显示: 高纳豆摄入量与心血管健康的高相关性。

发酵食物立功!科学家发现维持心血管健康成分,来源于豆子和稻米 - 天天要闻

但对于很多人来讲,纳豆的味道有些怪,甚至难以下咽。既然主要发挥作用的是纳豆激酶,那有没有可能直接补充纳豆激酶,达到类似的作用

科学家进行了长达10年的实验。其中2006年发表在《药学杂志》[3]的文章系统证实了纳豆激酶对于血栓的潜在预防能力。血栓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另外也有一些低密度脂蛋白等,纳豆激酶在各类实验中均显示了良好的纤维蛋白溶解能力,这便是纳豆激酶帮助维持血管通畅的原理。

发酵食物立功!科学家发现维持心血管健康成分,来源于豆子和稻米 - 天天要闻

事实上,除了纳豆之外,科学家还在另外一种中华传统的发酵食物——红曲米中发现了可维持心血管健康的提取物莫纳可林(monacolins,MK),并成为了纳豆的好搭档。

中州科技大学的Yang[4]团队一项47人参与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同时补充50mg纳豆激酶+300mg红曲提取物的实验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示出了更高的下降幅度。这就意味着纳豆和红曲联手,相比单独使用一种成分,有望发挥更好作用。

发酵食物立功!科学家发现维持心血管健康成分,来源于豆子和稻米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发酵食物制作过程相对复杂,自行操作可能会出现菌落超标、产生有害物质的情况。面对此问题,全球已有数十家医药健康类企业展开了相关布局,日企小林制药,生物科学研究所、ASTALIVE等相关产业化成果逐步落地,不少当地民众将其作为日常的膳食补充剂使用。

近年来,国内心血管问题日趋严峻。据了解,国内汤臣倍健营养健康研究院亦加大相关研究,或可在心血管问题的预防上发挥作用。

日常养护是关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获取越来越丰富的食物,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了高盐高糖高油的饮食习惯,再加上久坐少动,压力大等诸多因素,越来越多的人罹患心血管问题,甚至造成卒中心衰等严重后果。

尽管现在许多医院针对心血管类高危问题建立了胸痛中心,分秒必争。但心血管问题发展到后期,仍有不低的致残率,致死率,成为家庭、社会的沉重负担。

发酵食物立功!科学家发现维持心血管健康成分,来源于豆子和稻米 - 天天要闻

所谓“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心血管健康的维护需要我们从日常入手,注重心血管健康:经常运动,健康饮食,放平心态。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纳豆激酶、红曲提取物等物质的产业化成果。简而言之,心血管健康,关键在日常保养。

参考文献

[1]Sumi H, Hamada H, Tsushima H,et al. A novel fibrinolytical enzyme (nattokinase) in the vegetable cheese natto, a typical and popularsoybean food in the Japanese diet [J]. Experientia,1987 ,43(20) :1110.

[2] Nagata C, Wada K, Tamura T, Konishi K, Goto Y, Koda S, Kawachi T, Tsuji M, Nakamura K. Dietary soy and natto intak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Japanese adults: the Takayama study. Am J Clin Nutr. 2017 Feb;105(2):426-431. doi: 10.3945/ajcn.116.137281. Epub 2016 Dec 7. PMID: 27927636.

[3] Ming-Wai Tai, Pharm.D., Burgunda V. Sweet, Pharm.D., Nattokinase for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System Pharmacy, Volume 63, Issue 12, 15 June 2006, Pages 1121–1123.

[4] Yang NC, Chou CW, Chen CY, Hwang KL, Yang YC. Combined nattokinase with red yeast rice but not nattokinase alone has potent effects on blood lipids in human subjects with hyperlipidemia. Asia Pac J Clin Nutr. 2009;18(3):310-7. PubMed PMID: 19786378.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 天天要闻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糖尿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警告,仿佛是一个隐藏在生活中的潜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样突如其来,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经意间改变身体的平衡。26岁的张凡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三种症状悄然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让他意识到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 天天要闻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近日,在四川乐雅高速符溪收费站外,一名司机与收费站员工因运输的韭菜薹(俗称韭菜花)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发生争执。有网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费,韭菜薹为何却被收费?高速路公司称,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对此,行业相关专家呼吁,随着农产品种类的丰富和细化,《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也...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 天天要闻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随后,多所医疗机构立即叫停了LVA手术。多名医生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频未删除7月11日下午,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网红医生尚未删除发布在个人账号上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 天天要闻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任何一项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和临床研究验证,在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开展。”7月1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群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人到中年,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瓶颈、健康隐忧,有时,不是你不想放松,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放松。今天,想分享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拥抱一下大树。别笑,这不是迷信,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很多心理学家、健康专家都推荐的“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 天天要闻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7月11日,国家疾控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这样看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表示,近期国家疾控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旨在为公众提供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