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吃“豆”的人,怎么才能减少嘌呤摄入?

2022年06月30日09:39:26 健康 1234

一个爱吃“豆”的人,怎么才能减少嘌呤摄入? - 天天要闻

像被刀割、被针扎、被啃咬、被撕裂……痛风带来的痛,让很多人“生无可恋”。

关于痛风、高尿酸,很多人都知道要忌口,比如,少吃海鲜、少喝啤酒等,一项涉及超过7万国人的研究显示,食用豆类可能与尿酸升高有关。

一个爱吃“豆”的人,怎么才能减少嘌呤摄入? - 天天要闻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豆类食品应该怎么吃,并为预防高尿酸血症总结一份食物嘌呤表。

受访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曾小峰

中国注册营养师 刘静

豆类可能与尿酸升高有关

来自复旦大学和开滦总医院的研究者们,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研究发现,较高的得舒饮食模式评分与高尿酸血症风险下降30%有关,并且,豆类食物摄入与高尿酸血症风险增加有关。

一个爱吃“豆”的人,怎么才能减少嘌呤摄入? - 天天要闻

得舒饮食大致内容为:①摄入足量的蔬菜、水果和低脂奶制品;②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反式脂肪含量较多食物的摄入;③摄入适量的全谷物、鱼、禽肉和干果类;④控制钠、甜点、含糖饮料和红肉的摄入。

此项研究共纳入71893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1.4岁,男性占比80.6%,既往无痛风病史。

研究结果显示: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少摄入脂肪、含糖饮料、豆类、乳制品,与高尿酸血症发病风险降低有关。

本研究表明豆类摄入与高尿酸血症升高有关,实际上,大豆中的嘌呤含量较高。不过,也有一些研究显示,食用豆制品,如北豆腐(嘌呤含量68毫克/100克),豆浆(嘌呤含量29毫克/100克)等,可以降低痛风风险,这可能是因为大豆在经过加工后,嘌呤含量大幅下降。

怎么限制嘌呤摄入?

嘌呤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无色结晶,尿酸正是嘌呤在肝脏中经过分解代谢而来,人体中20%的嘌呤来自食物,80%经体内细胞代谢产生。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清除呈动态平衡。任何原因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或两种机制同时存在,就会造成血清尿酸水平增高。

  • 尿酸生成增多:嘌呤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缺陷,以及高嘌呤饮食,都会造成尿酸生成增加。
  • 尿酸排泄减少:长时间服用利尿药,各种原因引起的酸中毒,以及“三高”、肥胖、慢性肾脏病等,都易引起高尿酸血症。

在正常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男性血尿酸大于420毫摩尔/升,女性血尿酸大于360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体内尿酸值一旦异常,可能引发关节疼痛、排尿困难、血糖升高、血管受损等情况。

日常饮食如何限制嘌呤摄入?生命君为你总结了一份食物嘌呤表↓

向上滑动阅览,长按可保存

一个爱吃“豆”的人,怎么才能减少嘌呤摄入? - 天天要闻

一般人正常膳食每天摄入嘌呤600~1000毫克,痛风急性发作期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毫克以内;缓解期也应遵循低嘌呤的饮食原则。

此外,还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可以在1500~2000毫升范围内;平时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

豆制品应该怎么吃?

俗话说,会吃豆胜吃肉。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豆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实在担心尿酸升高,可以适当吃些豆制品。每种豆制品各有营养特长:

豆浆

豆浆豆香浓郁,保留了原料中大多数有益成分,如大豆异黄酮、豆固醇等,其营养素含量主要是由加水量决定的。一般来说,打豆浆时大豆与水的比例大约为1∶18~1∶20。

一个爱吃“豆”的人,怎么才能减少嘌呤摄入? - 天天要闻

豆腐、豆腐干、豆腐丝

制作豆腐等豆制品过程中,少不了“点豆腐”的工序,有些会用到含钙离子凝固剂,因此成就了一批补钙小能手。

豆腐干的钙含量高达447毫克/100克,豆腐丝204毫克/100克,南豆腐113毫克/100克,北豆腐105毫克/100克。

豆腐乳、豆豉、纳豆

豆豉、豆腐乳等豆制品经过发酵后,其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增加,特别是发酵可产生植物性食品中缺乏的维生素B12。

腐乳中的维生素B2含量比豆腐高出6~7倍。经过发酵,这些豆制品中的可溶性矿物质含量也会增加

需要提醒的是,豆腐乳、豆豉等含盐量较高,只能少量佐餐食用。

腐竹、油豆皮

腐竹和油豆皮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豆浆加热,使其表面水分不断蒸发,大豆蛋白质在豆浆表面会交联成薄膜,将脂肪、糖类等成分包裹起来,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

小贴士

豆制品虽然是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但不宜过量食用,否则可能影响消化,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急性胰腺炎慢性肾病糖尿病慢性胃病、泌尿系结石、高血钾症等疾病的患者,是否能吃豆制品,建议根据病情询问医生。▲

本期编辑:王晓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 天天要闻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糖尿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警告,仿佛是一个隐藏在生活中的潜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样突如其来,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经意间改变身体的平衡。26岁的张凡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三种症状悄然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让他意识到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 天天要闻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近日,在四川乐雅高速符溪收费站外,一名司机与收费站员工因运输的韭菜薹(俗称韭菜花)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发生争执。有网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费,韭菜薹为何却被收费?高速路公司称,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对此,行业相关专家呼吁,随着农产品种类的丰富和细化,《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也...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 天天要闻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随后,多所医疗机构立即叫停了LVA手术。多名医生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频未删除7月11日下午,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网红医生尚未删除发布在个人账号上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 天天要闻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任何一项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和临床研究验证,在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开展。”7月1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群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人到中年,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瓶颈、健康隐忧,有时,不是你不想放松,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放松。今天,想分享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拥抱一下大树。别笑,这不是迷信,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很多心理学家、健康专家都推荐的“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 天天要闻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7月11日,国家疾控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这样看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表示,近期国家疾控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旨在为公众提供精细化...